二、公共秩序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沙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75239
颗粒名称: 二、公共秩序管理
分类号: D631;D92;F426
页数: 2
页码: 479-480
摘要: 1950年3月23日,建立县公安局后,公安机关针对城乡治安秩序混乱的情况制定依靠单位的党政领导,发动群众,搞好安全宣传,共同维护社会秩序;建立各级治保组织,抓好治安联防,加强值班、巡逻、堵卡工作;坚持对各种公共场所的安全大检查,及时消除隐患,防止违反治安事故发生;加强对危害公共秩序的违法犯罪分子的现实情况和活动规律的调查研究,认真地采取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公共场所 治保组织 治安管理处罚 公安局 安全大检查

内容

1950年3月23日,建立县公安局后,公安机关针对城乡治安秩序混乱的情况制定依靠单位的党政领导,发动群众,搞好安全宣传,共同维护社会秩序;建立各级治保组织,抓好治安联防,加强值班、巡逻、堵卡工作;坚持对各种公共场所的安全大检查,及时消除隐患,防止违反治安事故发生;加强对危害公共秩序的违法犯罪分子的现实情况和活动规律的调查研究,认真地采取相应的对策。1952年9月,公安局在全县范围内建立治保组织,全县4个区共建立治保组织18个,有委员123人,治安小组51个,组员248人。同时制定“巴扎”天干警值勤制度。在商场(商店)、集贸市场维持秩序,严防违法分子的犯罪活动。1956年3月23日,对基层治保人员分批进行业务培训工作,要求被培训者做到:1.监督被管制人员、地主、富农,老老实实生产劳动、遵纪守法。2.加强对一切反革命分子和各种犯罪分子的控制工作;3.积极开展以乡治保会为基础的刑事侦破工作;4.向群众进行“四防”教育工作;5.作好对反革命家属的争取教育工作。1962年元月23日,公安局向全县发出通知要求:1.结合社教运动和其他各项工作,教育职工群众提高警惕,克服麻痹思想,严格遵守治安守则,加强要害部门的保卫工作,切实做好预防犯罪活动。2.对地、富、反、坏分子密切掌握其动态,加强监督改造,严防破坏。3.开展以防火为中心的安全大检查,宣传工作要作到家喻户晓。4.对自流人员一律收容,节日期间应特别加强管理,防止他们到处乱窜,危害治安。5.加强治安管理,取缔黑市,对于一贯投机倒把牟取暴利者以严厉打击。6.严禁赌博。在赌博活动频繁的地方,应出禁赌布告;对一贯好逸恶劳,不务正业经常参与赌博的赌头、赌棍应依法处理;7.严密机关内部的会客、值班、保密制度,做好对政府机关、主要集会的保卫工作。1979年4月21日,县公安局发布“关于执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通告”。1986年3月16日,县政府以《行政发〔1986〕第75号》文件批转公安局《关于加强治安防范工作的报告》的通知。
  在42年里,根据各个时期不同情况,不同的社会状况,制定不同的治安工作细则和措施,整顿农贸市场、集市、电影院、影剧院等公共场所的秩序。加强酗酒闹事、打架斗殴、扒窃、赌博等违反治安行为的管理处罚。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认真贯彻执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及“严打”的政策。

知识出处

沙雅县志

《沙雅县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5

本书实事求是地反映沙雅县行政区域内自然地理、人口、农业、工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财税金融、商贸、经济、城乡建设、党派群团、政权政协、民政、政法、劳动 人事、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 体育和民族 宗教等,比较全面系统的历史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