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刑事侦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沙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75236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刑事侦捕
分类号: D631;K825;K827
页数: 1
页码: 478-478
摘要: 在县委的统一部署下,1954年,县公安局充实力量,加强对现行反革命分子的调查摸底工作。发现全县有76人与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势力有联系,其中流窜在群众中的26人,政府机关中3人,逃往国外的有47人。在这些人中属于侦查对象已建立专案的6人。1955年11月23日,县公安局进行第一次搜捕,捕获反革命分子1人,不法地主1人,刑事罪犯30人,截至1956年9月,先后逮捕各种刑事犯罪分子49人,对37名不应打击和可捕可不捕的特务,在其交代问题的基础上,分别给以管制、留用、交群众监督等处理。
关键词: 刑事犯罪分子 现行反革命 反革命分子 统一部署 公安局

内容

在县委的统一部署下,1954年,县公安局充实力量,加强对现行反革命分子的调查摸底工作。发现全县有76人与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势力有联系,其中流窜在群众中的26人,政府机关中3人,逃往国外的有47人。在这些人中属于侦查对象已建立专案的6人。1955年11月23日,县公安局进行第一次搜捕,捕获反革命分子1人,不法地主1人,刑事罪犯30人,截至1956年9月,先后逮捕各种刑事犯罪分子49人,对37名不应打击和可捕可不捕的特务,在其交代问题的基础上,分别给以管制、留用、交群众监督等处理。1957年到1958年,结合肃反工作,采取边打击边处理的方法逮捕反革命分子2名,不法地主54名,劳动教养5名,依法管制16名。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反革命分子趁机作乱,1966年到1976年10年中,共发生反革命案件15起,破获8起。
  1983年9月,根据中央、公安部的统一部署,沙雅县开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的运动。到1987年1月,先后历时4年零5个月,共进行“三战八仗”,搜捕各类刑事犯罪分子215人。

知识出处

沙雅县志

《沙雅县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5

本书实事求是地反映沙雅县行政区域内自然地理、人口、农业、工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财税金融、商贸、经济、城乡建设、党派群团、政权政协、民政、政法、劳动 人事、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 体育和民族 宗教等,比较全面系统的历史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