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拥军优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沙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7521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拥军优属
分类号: F832;F426;D632
页数: 1
页码: 463-463
摘要: 民国32年(1943)7月,沙雅县奉令劝募,慰军,第一期募捐鞋袜819双,银元19982.12元,其中募得新币折合银元16380元。1944年3月,又配合全省的献马运动,捐献战马开赴抗日前线。同年8月,沙雅县人民集资捐献飞机1架,命名为“新疆沙雅号”参加抗日战争。
关键词: 人民解放军 沙雅县 复员军人 拥军优属 人民币

内容

民国32年(1943)7月,沙雅县奉令劝募,慰军,第一期募捐鞋袜819双,银元19982.12元,其中募得新币折合银元16380元。1944年3月,又配合全省的献马运动,捐献战马开赴抗日前线。同年8月,沙雅县人民集资捐献飞机1架,命名为“新疆沙雅号”参加抗日战争。
  1949年后,拥军优属成为政府及民政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沙雅县在每年的“八一”建军节和春节期间,都向驻扎在县内的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及老红军、老八路、三区革命老干部、革命伤残军人、复退军人和军属进行慰问,赠送慰问品、召开茶话会、燃放鞭炮、悬挂光荣牌匾等。1951年5月20日至12月24日,沙雅县各族各界为支援抗美援朝共捐金元券250671元,人民币27868985元,新币1203元;银元3492块,元宝42个;黄金二两一钱七分。1952年1月15日至12月7日,共捐人民币4486850元。1951年3月至8月,根据中央“要使每个人都受到抗美援朝的教育”的指示,抽调干部下乡召开座谈会,示威游行大会、“新盟剧团”下乡演出等形式进行宣传。参加示威游行的群众3千余人次,听众达13000余人次。
  1950年,为宣扬人民解放军在解放全中国,特别是万里长征,解放新疆的功绩,库、新、沙三县人民共同向驻扎在库车的人民解放军官兵献旗致敬,同时赠送军鞋850双,丝袜350双。沙雅县支助库车驻军生产,献麦种120石、油料籽种5石,豆种1500斤、稻种40石、各样菜籽40斤、羊600只、鸡500只、木料280根。1953年成立区乡优抚委员会。3月,召开烈军属代表大会;“八一”建军节在城区召开庆祝大会和烈军属座谈会,给全县的9户烈属、157户军属、32户复员军人、30户公安战士都挂了光荣牌。并由群众自愿捐献人民币6980700元(旧币)、杂粮111562.5千克。在土改中优待分配土地240.97亩、房屋9间、耕畜9头、杂粮275千克、农具38件等。
  1955年4月至6月,对全县军烈属、残废复员军人进行调查登记,并检查其生活情况。查明当年全县有烈属2户2人无耕畜劳力;军属56户291人(其中公安战士家属31户),复员军人51人,残废复员军人4人,其中三等甲级在职的1人,三等乙级在职的2人,一等在乡的1人,对其中生活困难的给予抚恤和补助。
  1959年下半年召开全县复员、残废军人座谈会,选出2名出席自治区先进工作者会议代表。
  1973年1月5日,成立县拥军优属委员会及办公室。
  1982年1月11日,成立县拥军优属领导小组。
  1985年春节、古尔邦节、八一建军节,县“双拥”领导小组成员率县文工团亲赴驻军,对部队全体指战员进行了慰问,县党政领导亲自登门拜访11位“三老”人员。
  1985年3月,在阿克苏地区召开的民政工作会议上,沙雅县被评为民政工作先进县,奖锦旗一面。1989年,开展“拥军优属”慰问活动开支4380元。

知识出处

沙雅县志

《沙雅县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5

本书实事求是地反映沙雅县行政区域内自然地理、人口、农业、工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财税金融、商贸、经济、城乡建设、党派群团、政权政协、民政、政法、劳动 人事、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 体育和民族 宗教等,比较全面系统的历史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