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民政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沙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75207
颗粒名称: 第三章 人民政协
页数: 7
页码: 455-461
摘要: 第一节 县政协机构;1957年2月,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沙雅县委员会(简称县人民政协),“文化大革命”期间,县政协受冲击而瘫痪。1981年12月25日,恢复。1984年8月,设立政协办公室。1986年8月,增设政协学习委员会、提案委员会、日常工作委员会、历史资料收集委员会等机构,各委员会主任由政协副主席兼任。1993年,编制14人,实有13人。;第二节 历届政协会议;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1957年2月至1993年2月,共召开9届12次政协沙雅县委员会议。其中“文化大革命”前召开4届4次政协沙雅县委员会议,“文化大革命”后,召开政协沙雅县5届8次委员会议。县人民政协从50年代到9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泛团结各族各届、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其他爱国人士以及宗教上层人士,在民主改革、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发展沙雅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节 政协工作;人民政协工作是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积极献计献策,参政议政。历届政协委员列席历次县人民代表大会,听取并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就全县政治、经济、文教、卫生、科技、司法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转送有关部门办理;协商、讨论人大、政府、政法、政协组成人员。

知识出处

沙雅县志

《沙雅县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5

本书实事求是地反映沙雅县行政区域内自然地理、人口、农业、工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财税金融、商贸、经济、城乡建设、党派群团、政权政协、民政、政法、劳动 人事、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 体育和民族 宗教等,比较全面系统的历史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