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编 政权政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沙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75188
颗粒名称: 第十二编 政权政协
分类号: D625;F426;D92
页数: 23
页码: 435-457
摘要: 沙雅建县前称“沙雅尔”,属库车直隶州管辖的一个村镇。清初实行军府制与伯克制度,由清廷封派三品级阿奇木伯克1名处理民事,下设喀孜伯克、都管伯克及明伯克(千户长)、玉孜伯克(百户长)等官员处理基层民间事务。1884年新疆建省,取消伯克制度。光绪二十八年(1902)沙雅置县,设知县1人,典吏1人。县下建东、西、北三乡,各设乡约1人。民国初年称知县为县知事,民国16年(1927),改称县长。
关键词: 文化大革命 伯克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 沙雅县 人民委员会

内容

第十二编 政权政协
  沙雅建县前称“沙雅尔”,属库车直隶州管辖的一个村镇。清初实行军府制与伯克制度,由清廷封派三品级阿奇木伯克1名处理民事,下设喀孜伯克、都管伯克及明伯克(千户长)、玉孜伯克(百户长)等官员处理基层民间事务。1884年新疆建省,取消伯克制度。光绪二十八年(1902)沙雅置县,设知县1人,典吏1人。县下建东、西、北三乡,各设乡约1人。民国初年称知县为县知事,民国16年(1927),改称县长。民国8年(1919年),县下设区,置多伯格(区长),全县设6区,51庄。1945~1949年,改区为乡,乡下实行保甲制,全县计6乡1镇,52保,790甲,2个街公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沙雅县实行人民代表会议制度。1950~1953年召开县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5届。1954~1993年召开11届人民代表大会。1981年12月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沙雅县人民代表常务委员会,至1993年换届4次。
  沙雅县人民政府于1950年成立,哈德罗夫为第一任县长,全县设4个区、13个乡。1955年10月,县人民政府改称人民委员会。1958年10月,撤销区乡建制,成立6个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期间县人民委员会受冲击而瘫痪,先后成立“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人民武装部生产办公室”。1969年4月,成立沙雅县革命委员会。1981年,恢复沙雅县人民政府。1984年8月,改公社为乡人民政府。1985年11月,撤销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沙雅县委员会始建于1957年2月。1957~1965年历经4届,因“文化大革命”,政协停止办公。1981年,恢复政协。至1993年,共计召开9届政协会议。

知识出处

沙雅县志

《沙雅县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5

本书实事求是地反映沙雅县行政区域内自然地理、人口、农业、工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财税金融、商贸、经济、城乡建设、党派群团、政权政协、民政、政法、劳动 人事、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 体育和民族 宗教等,比较全面系统的历史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