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妇联主要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沙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75185
颗粒名称: (二)妇联主要工作
分类号: F426;F127;D61
页数: 2
页码: 433-434
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大各族妇女逐步摆脱反动政权、族权、夫权、神权的压迫,冲破封建家法的精神枷锁,改变和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在党的领导下,县妇联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的作用,广泛开展妇女社会活动。
关键词: 计划生育工作 商品经济生产 社会政治地位 合作社 涌现出

内容

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大各族妇女逐步摆脱反动政权、族权、夫权、神权的压迫,冲破封建家法的精神枷锁,改变和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在党的领导下,县妇联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的作用,广泛开展妇女社会活动。
  50年代初,各级妇联组织建立后,配合党的各项中心任务开展工作。组织妇女参加减租反霸、土改、农业合作化运动。在运动中,全县妇女积极参加社会政治变革和生产劳动,使自身得到了锻炼,涌现出一批乡村女干部。1957年,加入合作社的妇女27827人,占入社总人数的46.4%。担任合作社领导的妇女92人,各农业社场有1名妇女担任领导。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全县各条战线涌现出大批女劳模、生产积极分子。仅1964年,全县就命名“三八红旗手”87名,生产女能手134名。1971年,县妇联恢复后,组织动员妇女参加农业学大寨运动,提倡移风易俗新风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县各级妇联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开展妇女工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教育。在广大妇女中普遍进行“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和“四自”(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教育,以增加妇女自强意识,提高她们参加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开展“三八”红旗手、“五好”家庭等活动和计划生育工作。鼓励妇女学文化、学技术、勤劳致富,动员组织各族妇女冲破小农经济传统的束缚,积极投身于商品经济生产中,锻炼出一批有胆识、善经营、会管理的女能人。50年代以来,妇女的社会政治地位发生显著变化,大批妇女成长为工程师(技术员)教师、医生、经济师等科技干部,有的妇女还当上了县、乡和部门的领导。

知识出处

沙雅县志

《沙雅县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5

本书实事求是地反映沙雅县行政区域内自然地理、人口、农业、工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财税金融、商贸、经济、城乡建设、党派群团、政权政协、民政、政法、劳动 人事、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 体育和民族 宗教等,比较全面系统的历史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