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统战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沙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75168
颗粒名称: 第五节 统战工作
分类号: D613;K825;F426
页数: 2
页码: 424-425
摘要: 50年代初,县委即重视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在历届各族各界代表会议中,民族、宗教、工商业、知识分子、民主党派的代表占有一定比例,初步形成全县性的统一战线队伍,他们既行使了人民代表参政议政的权利,又充分发挥了统一战线组织的作用。在减租反霸、土改普选中,县委进一步扩大统战范围,召开民族、宗教界知名人士、地主开明绅士座谈会,学习统一路线方针政策,调动各族各界人士积极参加减租反霸和土改运动。
关键词: 统一战线工作 工商业 统战工作 宗教人士 起义人员

内容

50年代初,县委即重视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在历届各族各界代表会议中,民族、宗教、工商业、知识分子、民主党派的代表占有一定比例,初步形成全县性的统一战线队伍,他们既行使了人民代表参政议政的权利,又充分发挥了统一战线组织的作用。在减租反霸、土改普选中,县委进一步扩大统战范围,召开民族、宗教界知名人士、地主开明绅士座谈会,学习统一路线方针政策,调动各族各界人士积极参加减租反霸和土改运动。促进民主改革的顺利进行,稳定新生的人民政权。
  1956~1958年,国家对工商业、牧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由于县委对统战工作极为重视,在对工商业、牧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发挥了极积的作用。
  县委对宗教人士的统战工作十分重视,1966年后,每周召开宗教人士座谈会1次,学习党的有关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同时,先后选送42名宗教知名人士到自治区、地区、库车等地参观学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统一战线工作拨乱反正。县委积极采取措施,纠正冤假错案和处理“文化大革命”中破坏的寺院、歧视的侨眷、台属、国民党起义人员等问题,落实党的统一战线政策。87名国民党军政起义人员的工作得到落实,其中37名由上级专项指标进行安排,对12名起义人员的子女安排工作。平反29名错划的右派分子和地方民族主义分子,其中给20人安排工作。已经死亡的补发埋葬费和抚恤金,4人补发工资。对政协委员、工商业者、宗教人士及非党知识分子等40人的错案给予平反。落实政策后,共发放补助金额129196元,重新开放426座清真寺。大胆使用知识分子,使人尽其才,调动各类知识分子的工作积极性。

知识出处

沙雅县志

《沙雅县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5

本书实事求是地反映沙雅县行政区域内自然地理、人口、农业、工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财税金融、商贸、经济、城乡建设、党派群团、政权政协、民政、政法、劳动 人事、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 体育和民族 宗教等,比较全面系统的历史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