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宣传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沙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75166
颗粒名称: 一、宣传工作
分类号: F426;D64;D261
页数: 2
页码: 423-424
摘要: 1950年4月,县委结合接收、改造、教育旧政权起义人员,开展肃清暗藏特务分子和反革命分子工作的同时,在城镇各族居民中宣传《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和党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宗教政策,向城乡人民进行抗美援朝教育,开展爱国增产节约运动。1951年,宣传工作开始深入农村,124人的减租反霸征粮工作队向农民宣传减租反霸的意义、方法和政策。
关键词: 人民公社 工作队 民族团结 精神文明建设 一届三中全会

内容

1950年4月,县委结合接收、改造、教育旧政权起义人员,开展肃清暗藏特务分子和反革命分子工作的同时,在城镇各族居民中宣传《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和党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宗教政策,向城乡人民进行抗美援朝教育,开展爱国增产节约运动。1951年,宣传工作开始深入农村,124人的减租反霸征粮工作队向农民宣传减租反霸的意义、方法和政策。1952年,土改试办工作队进驻四区央艾日克乡后,分别召开群众大会,农民协会、妇女会、访贫问苦,广泛宣传《土改法》。许多贫雇农向工作队反映地主、富农情况,积极参加土改斗争。翌年5月,抽调参加“三反”运动的工作人员211人。开展“三反”运动宣传工作的同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五反”教育,密切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1953年,国家颁布《宪法》,结合普选宣传《宪法》、《婚姻法》,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1954年以后,在宣传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础上,学习宣传党中央和毛主席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指示和文件,使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社会有了初步的认识。全县农民和手工业者,在中央精神的鼓舞下,纷纷加入合作社或转入高级社。1957年底,全县农民90%都加入高级农业合作社。430家私营工商业者和手工业者纳入公私合营或合作社组织。翌年,县委传达学习毛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和党中央《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1958年,大力宣传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全县掀起大办人民公社热潮,以一个月的时间,全县92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成15个人民公社。1959年10月,县委传达学习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精神,大力宣传大炼钢铁的重要意义,全县共抽调劳力485人,上山采矿炼铁。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向全国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县委作出决定在全县城乡广泛深入地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群众活动,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广大干部、学生积极参加积肥、送肥、为烈军属和残疾人挑水扫地,个个争当雷锋式的好青年、雷锋式的好干部。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中接连不断的庆祝大会、游行活动,从机关到大街两旁,竖满了大批判专栏,呈现一派无政府状态。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来。为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县委通知全县城乡机关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宣传学习全会精神。
  1983~1990年,在全县城乡开展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教育月、民族政策、“三优一学”、“五讲、四美、三热爱”等活动的宣传教育工作。县委先后成立了民族团结领导小组、“五四三”活动委员会和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等机构,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共举办县、乡、村级各种学习班48期,培训骨干5486人,下发学习材料15967份。召开全县民族团结表彰大会3次,共表彰先进单位211个,先进个人398人。1988~1989年,沙雅县连续两年被地区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1990年11月25日,沙雅县被阿克苏地委、阿克苏地区行署命名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
  1991~1992年,县委继续宣传贯彻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精神,结合学习党的十三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进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教育。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宣传教育。

知识出处

沙雅县志

《沙雅县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5

本书实事求是地反映沙雅县行政区域内自然地理、人口、农业、工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财税金融、商贸、经济、城乡建设、党派群团、政权政协、民政、政法、劳动 人事、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 体育和民族 宗教等,比较全面系统的历史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