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党员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沙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7515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党员活动
分类号: D267;D262;D263
页数: 3
页码: 416-418
摘要: 1951年5月,中共沙雅县委机关在选举中产生第一个基层党支部。。同月发展张多祉等4名党员。
关键词: 党的基层组织 各级党组织 少数民族 党组织 社会主义建设

内容

1951年5月,中共沙雅县委机关在选举中产生第一个基层党支部。。同月发展张多祉等4名党员。
  1952年9月至1953年6月,沙雅县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土改工作队本着“积极慎重”的建党方针,在农村开展了建党工作。1952年12月,在四区(现英买里乡)进行土改试点工作中,发展库尔班、艾合买提等14名新党员。同时,建立四区党支部。1953年底,全县发展党员87人(其中:男83人,女4人;汉族32人,少数民族55人)。
  1956年,通过整党,严肃党纪,纯洁组织,纠正党员中的某些错误倾向。同时,县委还根据上级党委的“积极慎重”的建党方针,开展较大规模建党工作。截至同年底,党员发展到622名,其中:少数民族党员578名,占党员总数的92.8%,女党员45名,占党员总数的7.2%。
  1956年,开始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由于受其后的“大跃进”、“反右倾”及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等左倾思潮影响,使县级经济处于困境。1962年,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以后,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党员,团结各族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各种困难,渡过难关,使工、农、牧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这一时期,经过整党建党,党员教育,使党组织不断扩大。从党政、企事业单位到农村的各条战线上都有党的基层组织。截至1966年底,党员总数已达2134人,其中:男1838人,女296人;少数民族1816人,汉族318人。
  “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全县各级党组织的发展工作和党员的组织生活处于瘫痪状态。1971年1月,县委恢复工作后,开始整党建党,逐步恢复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的组织生活。全县共有党员2106人,其中:工业系统党员47人,交通运输系统党员18人,农林牧水利系统党员1608人,商业系统党员137人,文教卫生系统党员50人,党政群团系统党员237人,其他党员9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委根据上级整党决定精神,对全县党组织进行整顿和对党员普遍地进行一次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党组织更加巩固壮大,党员素质显著提高。在党的组织建设和发展中,拨乱反正,坚持党员标准,成熟一个发展一个。重视接纳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以及妇女中的先进分子入党。至1987年底,全县有党员3516人,其中:男3083人,女433人;少数民族2997人,占党员总数的85.2%。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1993年,涌现出先进党支部28个,优秀共产党员79人,其中:优秀妇女共产党员6人,少数民族优秀党员66人。

知识出处

沙雅县志

《沙雅县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5

本书实事求是地反映沙雅县行政区域内自然地理、人口、农业、工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财税金融、商贸、经济、城乡建设、党派群团、政权政协、民政、政法、劳动 人事、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 体育和民族 宗教等,比较全面系统的历史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