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工商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沙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7508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工商管理
分类号: F426;F203;F326
页数: 2
页码: 378-379
摘要: 建县伊始,英买里、玛扎霍加、老其满等巴扎市场由乡约管理,沙雅镇市场由伯克管理。此制执行多年,直到1937年成立工商会之前,先后均由伯克、知县、县长兼管。民国年间玛扎霍加、英买里设税卡,派稽查管理税务兼管市场,其他乡村巴扎设交易员管理市场。城镇市场则由先后成立的警察局、税务局、平价委员会分司管理,各尽职责。民国3年(1914)、民国36年(1947),沙雅县政府曾两次行文布告,禁止外县商人购买牛羊肉外运,以利市场肉类供给。
关键词: 农贸市场 农副土特产品 集市贸易 市场商品 市场管理

内容

建县伊始,英买里、玛扎霍加、老其满等巴扎市场由乡约管理,沙雅镇市场由伯克管理。此制执行多年,直到1937年成立工商会之前,先后均由伯克、知县、县长兼管。民国年间玛扎霍加、英买里设税卡,派稽查管理税务兼管市场,其他乡村巴扎设交易员管理市场。城镇市场则由先后成立的警察局、税务局、平价委员会分司管理,各尽职责。民国3年(1914)、民国36年(1947),沙雅县政府曾两次行文布告,禁止外县商人购买牛羊肉外运,以利市场肉类供给。
  沙雅县限于地域偏僻,人口稀少,市场规模皆小,县城镇亦然。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沙雅镇只有一条销售商品杂货的依盖尔其街和一条销售鞍马套具及皮张的昆其买里斯街,故而市场较为稳定。更因离大城市较远且交通不便,市场商品种类较少,营业量亦小。鉴于上述情况,直到1945年,沙雅市场物价在正常年份(非兵乱及天灾)较稳定,秩序较好,商品种类少且以土特产、农副产品为主;工业产品及生活必需品价格昂贵或以落后的自产品代替,市场管理较为粗放。
  与此同时,巨贾豪富的囤积居奇,行霸的欺行霸市,奸商的投机、钻营等亦为普遍,官吏们为了统治的需要和自身的利益,有时也采取一定的打击和抑制办法,试图恢复良好的秩序来繁荣市场,但终因官商勾结,每次的抑制措施皆成为狐裘羔袖,很不相称。
  1945年~1949年间,民国政府横征暴敛。市场商品匮乏,物价昂贵,更加滥发纸币,市场管理一片混乱。总的形势如此,但与库车及迪化相比,又稍有稳定。
  新中国成立之后,市场管理逐步加强。1952~1957年间,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实施,政府对工商业、手工业者发放贷款,加之交通条件较以前有了改善,社会秩序井然,工业品都在市场可见;土特产、农副产品市场充沛且价格便宜,市场逐步繁荣。1953年12月,成立县市场管理委员会(简称市管会),市场秩序逐渐条理化。自1950年5月,成立贸易公司后,先后成立供销社(1952年)、畜产品收购站(1956年)、食品公司(1957年)、花纱布公司等国营商业机构,大批工业、轻工业产品源源不断地供应市场,农副土特产品大批收购外运,市场繁荣。1956年,开始对私营工商业进行改造,组建许多联合商店,公私合营商店。国营商业、集体和联合商业成为市场的主力。
  1958~1962年间,家庭副业生产受到限制,部分农村集市(巴扎)关闭,流通体制形成国营与集体经营垄断,农副土特产品由国营和集体商业统揽,包收包销,市场商品紧缺,供应紧张。基本生活物资限额限量销售,食品和粮食制品价格上扬,市场一度萧条。1959年8月,自治区下达指令,粮、棉、油、畜为一类物资,毛皮、牲畜为二类物资,由国家统一经营。其时的市场管理的主要职责成为抓一、二类物资的贩运,名为抓“投机倒把”。
  1962年后,对农村放宽“三留”(自留地、自留畜、自留果园),使农村庭园经济稍有恢复和发展。1963年,恢复和新辟农村的集市贸易,并为农牧民办理二、三类农副产品的自产自销证,支持农民在完成国家收购任务后凭证参加集市物资交流。
  “文化大革命”期间,视集市贸易为“资本主义的土壤”,严加限制;对准许上市的如蔬菜、鸡、蛋之类的副产品,只准在县境范围内集市交易,不准跨县贩运。各交通要道设卡置哨,日夜盘查;沙雅通向新和的公路上,建有英买里、央瓦力克两道路障,检查来往车辆的“禁运”物资,关闭英买里、红旗、托依堡等所有的农村巴扎,禁止集市贸易。城镇的巴扎日也由每周的星期五改为星期日,市管会的成员成为“抓资本主义尾巴”的警察,而且是许多造反派人员充任,在此期间内,市场萧条,供应紧张。
  1978年,恢复农村的集市贸易,以服务抓管理,用服务促管理,陆续开辟一些农村集市。1985年10月,建成位于铁热克街和依盖尔其街之间的中心农贸市场。1987年5月,修建位于景旁街之南、古力巴格路南端的牲畜交易市场。对城镇和乡村的农贸市场的摊位进行合理规划建设。
  全县工商所在逐步建设的同时,开办政策咨询、信息咨询,开展文明经商的教育宣传与竞赛活动,用“给方便,创条件”等多种方法鼓励和吸引外来客商上市经营。同时,查禁腐烂霉变的食品上市,查禁伪劣假冒商品,取缔淫秽音像和书刊,设置“公平秤”、“公平尺”,打击违法经营,调解交易中发生的纠纷。农贸市场、中心农贸市场、牲畜交易市场和各乡村集市均设有工商人员办公室,处理工商事务,并挂牌公布《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廉洁守则》、《违纪经商处罚办法》、《基本生活商品今日限价》等法规纪律的告示,以便群众监督。
  1976~1993年,市场管理逐步完善,由于行政管理变为服务型管理,同时,调整划行规市工作。柴草市场限在托依堡路和其乃巴格街交汇处,以利于运送;牲畜市场建于城郊,以利县城卫生;肉铺、菜摊、水果市场均在指定地点摆设,以便消毒、清扫。

知识出处

沙雅县志

《沙雅县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5

本书实事求是地反映沙雅县行政区域内自然地理、人口、农业、工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财税金融、商贸、经济、城乡建设、党派群团、政权政协、民政、政法、劳动 人事、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 体育和民族 宗教等,比较全面系统的历史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