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物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沙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75074
颗粒名称: 第三章 物价
页数: 11
页码: 365-375
摘要: 第一节 沿革;1937年,县成立工商联合会(简称工商会),除管理商业事务及税收情况外,也兼负物价的管理。其后,县政府下设平价委员会。工商会及其下属的平价委员会的工作成员绝大部分为各行业资金较为雄厚的商人兼任,操纵着物价,群众称其为“行霸”,为虎作伥,根本不可能平抑物价。在清末民初的很长时间里,英、俄帝国的商人进入沙雅,操纵牛羊皮、毛及其他畜产品市价。;第二节 物价管理;50年代以前市场物价多由私商垄断和操纵。各业资金雄厚的商人,依靠其财力物力,垄断市场,囤积居奇,低价收购高价销售,人民苦不堪言。英、俄商人早在清末即进入新疆市场,贩运牛羊皮、毛等畜产品,并运来纺织、搪瓷、石油及火柴、肥皂等日用品,掌握了地方物价升降的权力。沙雅虽然地处边远,但俄、英商人通过迪化、喀什的领事馆及其属下商务人员,以经商的形式在库车、沙雅勾结代理商,渗入和参与操纵市场物价。;第三节 价格变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上沿的多年里,物价波动很大。其具体表现为:战乱年份,工业品价格暴涨幅度较大。灾荒年代里食品类商品价格昂贵,一般成倍或数倍上涨。不论什么类商品在战乱和天灾的年代里又都有上涨的情况。一般年份里,农产品中的粮、油、棉及蔬菜瓜果等物价皆比其他地区稍低,尤其是畜皮、羊毛和禽蛋更比其他地区市场价低。工业产品、轻工业产品,尤其是纺织品、日用化妆品、日用小百货则比其他地区高数成乃至于数倍。

知识出处

沙雅县志

《沙雅县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5

本书实事求是地反映沙雅县行政区域内自然地理、人口、农业、工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财税金融、商贸、经济、城乡建设、党派群团、政权政协、民政、政法、劳动 人事、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 体育和民族 宗教等,比较全面系统的历史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