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机构沿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沙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7507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机构沿革
分类号: C829;TP311;F426
页数: 2
页码: 363-364
摘要: 1954年5月至1956年,县人民政府下设统计科,负责全县的土地、人口、粮食、牲畜等方面情况的统计,并作统计分析和综合汇总报告。其间,农村使用化肥量的统计工作开始于1954年,社会商品零售额的统计工作始于解放初期的1950年。其中:按经济形式分,包括国营、合作商店、供销社、私营;按行业分,包括生活日常用品、饮食业(1992年纳入统计业务)、工业零售额(1962年纳入统计业务)、其他行业。
关键词: 统计局 抽样调查 综合统计 统计业务 统计分析

内容

1954年5月至1956年,县人民政府下设统计科,负责全县的土地、人口、粮食、牲畜等方面情况的统计,并作统计分析和综合汇总报告。其间,农村使用化肥量的统计工作开始于1954年,社会商品零售额的统计工作始于解放初期的1950年。其中:按经济形式分,包括国营、合作商店、供销社、私营;按行业分,包括生活日常用品、饮食业(1992年纳入统计业务)、工业零售额(1962年纳入统计业务)、其他行业。
  1956~1962年,统计业务由原来的农业资料统计扩大到农业、商业、税收、基建、物资、劳动工资、物价、文化教育等8项,作综合统计、统计分析、汇总报告。与此同时,进行农作物产量抽样调查、农牧民生活水平抽样调查、城镇人民生活水平抽样调查。
  1962~1964年,统计科与计委合署办公,改称计统科,分管农业、工业、基建、物资、劳动工资、综合统计7项业务,其他如商业购销、人口、粮食、土地、税收等由其主管单位负责,农村抽样工作停止。每项业务由专人负责计划与统计双重工作。亦有1人兼两项业务的。
  1964~1967年11月,计统科又分署办公,业务类同于1962~1964年。
  1966年,统计科撤销,归并于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分属的综合组,具体业务仅限于农业、工业、商业3项,资料不全。
  1972~1984年8月,统计业务由1973年始逐年恢复,各项统计指标在逐年增加和变动,逐步恢复到1962~1964年间的七项内容上来。其间,1977年7月,县革委会撤销“四大组”,恢复局、委、办、科建制,统计纳入县计划委员会。
  1984年8月,成立统计局,各乡、镇、农牧场、工交、财贸、工矿企业、文教卫生各系统配备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1988年,各乡(镇)、农牧场设置统计委员会,在编人员及各农牧乡场统计工作人员8名,与县统计局组成统计网络。作为全县的统计资料与数据库的统计局,对全县自新政权建立以来的农业生产、人口变更、土地增减、工业生产、财贸金融、交通、文教卫生等各方面的情况均统计汇总、分析、上报。
  1984年,完成工业普查,1982年、1990年完成第三、四两次人口普查,并每三年协同公安局、民政局完成人口年度统计任务。

知识出处

沙雅县志

《沙雅县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5

本书实事求是地反映沙雅县行政区域内自然地理、人口、农业、工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财税金融、商贸、经济、城乡建设、党派群团、政权政协、民政、政法、劳动 人事、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 体育和民族 宗教等,比较全面系统的历史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