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编 经济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沙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75067
颗粒名称: 第九编 经济管理
分类号: F127;F426;F124
页数: 30
页码: 355-384
摘要: 沙雅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曾是古丝道上经济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但长期受封建制度的束缚、封建割据的战乱及历史存在的多种反动势力等因素的影响,自宋以来经济发展迟缓,直到目前,仍然是以农业为主,牧业为辅的农牧县。
关键词: 生活物资 物价暴涨 乡土志 经济发展 县级经济

内容

第九编 经济管理
  沙雅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曾是古丝道上经济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但长期受封建制度的束缚、封建割据的战乱及历史存在的多种反动势力等因素的影响,自宋以来经济发展迟缓,直到目前,仍然是以农业为主,牧业为辅的农牧县。
  农业生产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大宗,《新疆乡土志·产物》中记述:“以小麦、稻谷、包谷为主”,但为自供自给而略有不足,如遇干旱、冰雹、虫害等灾难年份,饥馑即刻来临,农牧民时有糠菜不能果腹的惨象。清末民初,经济的发展依旧处于听之任之的自然状态,官府无一促进举措。据《乡土志》记载:“皮毛实出口之第一大宗,多为俄英洋商贩运出境,无从查考实数。……进口以洋商布匹……洋铁、洋漆、洋瓷各器皿……”,其时王公贵族、封建伯克、宗教上层的各种盘剥压榨,俄英奸商的巧取豪夺,致使经济濒于不堪忍受的窘境。
  民国初年又有兵祸。地方割据,政权更迭,横征暴敛相继,更为雪上加霜。盛世才主政新疆后的前期,面临崩溃的经济危机,迫使他不得不请进中国共产党来帮助他整顿经济秩序,恢复与发展生产;更因其羽毛未丰,采取欺骗手段,伪装进步,以骗取人民的信任。此时他制定的“六大政策”,使新疆经济有一些起色。但随着其反动本质的暴露,则变本加厉地对人民进行盘剥,经济又趋向破败。其后,在民国政府彻底崩溃的前夕,物价暴涨,生产及生活物资奇缺。
  1949年之后,沙雅从乱到治,经济日趋改善。其后,实行减租反霸、土地改革、农牧业、手工业、私营工商业改造等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从而达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巩固,经济有较大发展。但由于受体制的影响,各方面积极性未得到充分发挥。经过不断实践,逐步地加强管理,使县级经济在健康与稳定的轨道上前进。无可置疑,经济发展是受大气候影响的;至1993年的43年里并非总是保持直线上升的趋势,它有波折,有跌起,如1958年底到1962年初,浮夸风甚为严重,物价暴涨,生活物资奇缺。1966至1976年的10年中,经济又滑坡下降。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级经济在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步入正规、健康的发展轨道。

知识出处

沙雅县志

《沙雅县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5

本书实事求是地反映沙雅县行政区域内自然地理、人口、农业、工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财税金融、商贸、经济、城乡建设、党派群团、政权政协、民政、政法、劳动 人事、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 体育和民族 宗教等,比较全面系统的历史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