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沙雅县志》 图书 |
唯一号: | 320020020210075057 |
颗粒名称: | 第三节 外贸商品 |
页数: | 8 |
页码: | 350-357 |
摘要: | 一、畜产品;沙雅畜产品皆以原料出口。1985年,建成皮革厂,但因引进陈旧设备及管理不善于1992年破产。沙雅山羊皮板大、坚韧,是同类皮张中的佼佼者,故而为市场抢手。;二、马鹿茸;沙雅塔里木河两岸有野生马鹿,民国年间及其前多为狩猎取茸,家庭驯养马鹿取茸的很少。1962年,托依保勒迪公社开始创办驯养马鹿场,其时捕获和收集私人马鹿11头。1978年3月11日,纳入县外贸产品基地,其时除托依保勒迪公社有3个饲养场外,海楼、古勒巴格、县直属、医药公司还有4个场,全县共有马鹿1465头,产茸1361千克。1982年后,由于鹿茸的国际市场不畅,加之分散承包饲养的个体户技术差,鹿的存栏数及产茸量逐年下降。;三、安息茴香;县内引进种植的时间较长,大面积种植已有20多年。维吾尔族叫“孜然”,是烤羊肉串的必备佐料。沙雅产安息茴香,味辛,芳香油、茴香油的含量高,国际市场的信誉好。销往马来西亚、新西兰、荷兰、西德和北非。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业实行间作套种,年产量大。其后实行两熟配套的耕作技术及扩大棉花种植量,产量下降。1974年,收购376吨,1990年后,年收购量不足百吨。;四、啤酒花;1973年,开始种植啤酒花。其时有托依保勒迪、海楼、红旗、英买里4个公社,共有面积150亩。1975年,以上4个公社为生产基地,逐年扩大。1986年,啤酒花国内市场饱和国际市场滞销,红旗、英买里两乡的生产基地被砍。保留种植面积580亩,年产量在100吨左右。出口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及西德等地。沙雅县啤酒花品种系“641”酒花,味苦无籽,淡绿色,花色均匀,光泽新鲜,有浓郁的清爽香味。;五、地毯;沙雅原民间生产地毯,多仿和田地毯的样式和图案。1975年12月8日,外贸公司成立地毯厂,该厂为集体所有制企业。除外贸局设置织造地毯的厂房外,多为分散织造,由外贸局下发图纸、原料。按质量定价收购后出口和内销。1987年12月,该厂因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和管理不善而停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