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粮油加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沙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75053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粮油加工
分类号: F426;F326;S816
页数: 1
页码: 349-349
摘要: 一、粮食加工民国年间,粮食加工靠手工推磨、石磨、水磨。民国31年(1942),全县有专营磨房51家。1950年,全县有水磨133盘,石磨66盘,手推磨3000余盘。1958年,建粮食加工厂,有3扇立式磨2台,日产面粉350千克。机动钢磨3台,日产面粉3500千克。1960年,安装100马力柴油机1台,6千瓦发电机1台,日产面粉4500千克,1965年,建面粉车间1座,磨面机5台,洗麦、刷面机各1部,日产面粉11250千克。
关键词: 劳动服务公司 粮食加工 榨油机 饲料加工 粮食加工厂

内容

一、粮食加工民国年间,粮食加工靠手工推磨、石磨、水磨。民国31年(1942),全县有专营磨房51家。1950年,全县有水磨133盘,石磨66盘,手推磨3000余盘。1958年,建粮食加工厂,有3扇立式磨2台,日产面粉350千克。机动钢磨3台,日产面粉3500千克。1960年,安装100马力柴油机1台,6千瓦发电机1台,日产面粉4500千克,1965年,建面粉车间1座,磨面机5台,洗麦、刷面机各1部,日产面粉11250千克。1985年,建面粉厂,年产3200吨,1993年,面粉年产量4253.7吨。
  二、油脂加工
  食油加工相沿旧法,维语谓“居尕子”,每日产油不足15千克。民国三十一年(1942),全县有油房92家,居尕子713个。1958年,始安装榨油机3台,棉籽脱壳机1台。1960年,建成小型榨油车间1座,1969年,改装榨油设备,次年,产食油127.5吨。1990年,建成日产棉油12吨的榨油厂1座,1993年,建成并投产相同规模的第二油厂,食油投入自治区内外市场。
  三、饲料加工
  1957年前,牲畜饲料自给,1958年后,骡马全年留料150千克,牛120千克,驴48千克。1984年,粮食局劳动服务公司筹建饲料加工,只粉碎玉米,按油渣10%,麸皮55%,玉米粉35%售配合饲料,规模小,设备差,人员及素质低下,所生产饲料限于县食品公司猪场、牛羊场使用,且时断时续。1985年,县畜牧局建一饲料厂,配备粉碎机、搅拌机、榨油机,亦因上述情况,经营惨淡。

知识出处

沙雅县志

《沙雅县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5

本书实事求是地反映沙雅县行政区域内自然地理、人口、农业、工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财税金融、商贸、经济、城乡建设、党派群团、政权政协、民政、政法、劳动 人事、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 体育和民族 宗教等,比较全面系统的历史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