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现金出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沙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74997
颗粒名称: 第八节 现金出纳
分类号: F426;F832;I267
页数: 2
页码: 307-308
摘要: 1950年,县人行成立后(1953年1月1日),支行发行库批准建立,保证货币发行工作的正确实施。1950~1992年,全县现金收入116185万元,付出145874万元,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对现金的需要。除1991年托依堡勒迪信用社向塔南分社送款发生“11·13”特大现金抢劫案外,基本上没有发生大的责任事故。县农行从1980~1992年共投放现金9.44亿元,比人行(工行)从1951~1992年,35年总投放4.9亿超过近一倍。
关键词: 维吾尔文 金银收兑业务 责任事故 自行车 货币发行工作

内容

1950年,县人行成立后(1953年1月1日),支行发行库批准建立,保证货币发行工作的正确实施。1950~1992年,全县现金收入116185万元,付出145874万元,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对现金的需要。除1991年托依堡勒迪信用社向塔南分社送款发生“11·13”特大现金抢劫案外,基本上没有发生大的责任事故。县农行从1980~1992年共投放现金9.44亿元,比人行(工行)从1951~1992年,35年总投放4.9亿超过近一倍。
  库款运送是银行的一大任务,50年代,银行往基层机构送款是马车,1人武装护送,60年代照旧,70年代,加用自行车送。1980年开始,农行配置东风车,但仍满足不了需要,还需要用马车、自行车、摩托车送款。1985年,配置面包车,停止使用马车、自行车送款。1988年,开始配置运钞车,从此结束其他方式送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拥币拒银”严禁金银计价流通时,县人行就开办金银收兑业务,1952年,收兑黄金纯重每市两(16两制,下同)人民币95~100元,白银纯重每市两0.60~0.80元,银元甲类0.60~0.80元/枚,乙类0.57~0.76元/枚,新疆天罡按甲类银元价收兑,新疆省造维吾尔文银元及仿造袁大头均按乙类银元价计。1952~1982年,共收兑黄金18488克,白银1416665两,银元6676枚,杂银6886两。1982年以后停止收兑。

知识出处

沙雅县志

《沙雅县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5

本书实事求是地反映沙雅县行政区域内自然地理、人口、农业、工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财税金融、商贸、经济、城乡建设、党派群团、政权政协、民政、政法、劳动 人事、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 体育和民族 宗教等,比较全面系统的历史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