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财政收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沙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7494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财政收入
分类号: F812;F127;F426
页数: 1
页码: 287-287
摘要: 清朝时期,因沙雅地处偏僻,经济落后,财政收入廖廖无几,光绪二十九年(1903),全县财政收入仅折银6060余两。
关键词: 农业税收 财政收入 五年计划 第一个 总收入

内容

清朝时期,因沙雅地处偏僻,经济落后,财政收入廖廖无几,光绪二十九年(1903),全县财政收入仅折银6060余两。
  民国时期,因战事频繁,统治者经常更换,虽横征暴敛,然财政收入也极为有限,民国8年,全县财政收入为93841元(银元),其中地方收入只有37528元。
  1949年后,财政收入逐年增加,即由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的239万元,增至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年)的1069.53万元,增长4.8倍,平均每年净增28万多元。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县农业税收入比重占82.59%,以后逐年减少,至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农业税收比重占34.9%;而工商税类收入却逐年增长,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为12.85%,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比重达到84.8%。“七五”时期,企业收入-272.9万元,占总财政收入比重的-23.66%。企业收入从第四个五年计划(1971~1975年)起,出现亏损状况。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亏损47.8万元,占总收入的107.4%,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亏损126.7万元,占总收入的24.38%,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亏损133万元,占总收入的20.83%,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亏损272.9万元,占总收入的23.66%。

知识出处

沙雅县志

《沙雅县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5

本书实事求是地反映沙雅县行政区域内自然地理、人口、农业、工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财税金融、商贸、经济、城乡建设、党派群团、政权政协、民政、政法、劳动 人事、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 体育和民族 宗教等,比较全面系统的历史状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