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民国时期物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柯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7317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民国时期物价
分类号: K825;K827;K265
页数: 2
页码: 204-205
摘要: 民国时期,市场萧条,纸币贬值,物价飞涨。杨增新统治新疆时期,现金死滞,麦面1斤价银1钱数分,其他货物无不昂贵。民国24年(1935)6月,麦面每百斤价银8000两,清油每斤价银300两,较之往年上涨10倍,贫民生计毫无,啼饥号寒。
关键词: 市场萧条 市场金融 国民党政府 中国共产党人 阿克苏地区

内容

民国时期,市场萧条,纸币贬值,物价飞涨。杨增新统治新疆时期,现金死滞,麦面1斤价银1钱数分,其他货物无不昂贵。民国24年(1935)6月,麦面每百斤价银8000两,清油每斤价银300两,较之往年上涨10倍,贫民生计毫无,啼饥号寒。
  民国26~29年(1937~1940),中国共产党人参与阿克苏地区和县内行政领导,从事经济建设,市场金融物价趋于稳定。民国32年(1943),国民党政府势力进入新疆,由于国民党的腐败统治,物价暴涨,市场凋蔽,民不聊生,民国31年(1942)5月30日至民国35年(1946)4月30日,全县物价上涨百倍或数百倍。大布每疋由2.5元涨至280元,上涨111倍;毡子每条由15元涨至1000元,上涨65倍;马蹄掌每付由2.5元涨至800元,上涨319倍。

知识出处

柯坪县志

《柯坪县志》

出版者:新疆大学出版社

出版地:1992

本志实事求是地记述柯枰县自然、社会的历史与现状。《柯坪县志》是柯坪历史的再现,它真实地记录了柯坪的苦难过去,全面地反映了柯坪欣欣向荣的今天,它将有助于人们认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从而在社会主义大道上迈开更加坚实的步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