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冰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柯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72967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冰雹
分类号: S858;F326;D92
页数: 2
页码: 69-70
摘要: 县境西北山区中低山带为阿克苏地区冰雹发源地之一,冰雹区由此向东南延伸。柯坪县境为中雹区,平均每年下雹1~5次,重雹灾一般10年一遇。
关键词: 西北山区 光绪十七年 最大直径 阿克苏地区 经济损失

内容

县境西北山区中低山带为阿克苏地区冰雹发源地之一,冰雹区由此向东南延伸。柯坪县境为中雹区,平均每年下雹1~5次,重雹灾一般10年一遇。
  清光绪十七年(1893)5月14日巳时,柯坪庄所辖12村遭冰雹,历时1小时,小麦、杂粮损失严重。
  1957年8月25日下午3时,降雹,历时20分钟,受灾农田281亩。
  1959年8月8~10日,每日白天下冰雹,全县1684亩作物受灾,红旗3公社齐兰大队庄稼受灾严重。
  1960年5月23日,县境降雹,持续4~21分钟,冰雹最大直径2厘米。
  1963年5月10日,县城及附近公社遭雹灾,雹粒最大直径3厘米,五一公社16959亩作物受灾(7356亩改种),杏子、苹果减收50~90%,粮食基本无收,牲畜死伤2000余头(只),经济损失40余万元。
  1966年7月14日,降雹15~20分种,冰雹最大直径2厘米,灾情较重。
  1972年5月,十一公社境内降冰雹,砸毁玉米1350亩、高粱157亩、棉花75亩、油料157亩、瓜137亩。
  1979年7月24日16时54分~17时06分,十一公社境内下雹,受灾玉米400亩、甜瓜300亩。
  1981年7月18~19日,降雹10~60分钟,冰雹最大直径4~5厘米,地面积雹1.5~3.0厘米,农作物受灾严重。
  1982年6月2日,降雹10~20分钟,冰雹最大直径3厘米,地面积雹4厘米,作物受灾,牲畜有伤亡。
  1984年9月19日,降雹12分钟,粮食、棉花、果品损失严重。
  1985年5月12日,降雹20余分钟,雹粒最大直径4~5厘米,地面积雹3厘米。

知识出处

柯坪县志

《柯坪县志》

出版者:新疆大学出版社

出版地:1992

本志实事求是地记述柯枰县自然、社会的历史与现状。《柯坪县志》是柯坪历史的再现,它真实地记录了柯坪的苦难过去,全面地反映了柯坪欣欣向荣的今天,它将有助于人们认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从而在社会主义大道上迈开更加坚实的步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