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三五九旅光辉战斗历程》 图书 |
唯一号: | 320020020210072462 |
颗粒名称: | 四、开展大生产运动 |
页数: | 31 |
页码: | 19-49 |
摘要: | (一)伟大的号召;1938年广州和武汉失陷后,日本侵略者对蒋介石采取诱降政策,逐渐将其主要军事力量转向解放区战场。1941年以后,侵华日军以75%的兵力对我各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扫荡”,实行了极其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妄图毁灭我抗日军民的生存条件。日军在山西占领了军渡、风陵渡等黄河渡口后,企图突破我陕甘宁河防。国民党顽固派则从1939年夏天起,增派了20万大军,修筑了五道封锁线,对陕甘宁边区采取了军事包围、经济封锁等手段,企图把我边区党政军民困死。;(二)艰苦创业;陕甘宁边区在抗日战争时期一直是党中央、毛主席所在地,是我军及各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三)南泥湾屯垦;九旅从1940年开始进行农业生产。但因部队在绥德、米脂、吴堡等驻地人稠地少,各单位只能在驻地附近商借寺庙、城墙、坟地周围零星土地试种一些蔬菜。供给部曾统一组织在清涧县开了100多亩荒地种粮,平时由少数人员经营管理,春播秋收大忙季节抽调部队参加抢种抢收。由于播种较晚,又缺水、肥和农具,因而收获粮食不多。1940年冬天,朱总司令指示我们到南泥湾一带去屯田,这样,著名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便展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