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阿克苏地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71466
颗粒名称:
分类号: F426;F127;C924
页数: 2
页码: 2-3
摘要: 根据对库车县的哈拉墩遗址和温宿县的喀拉尤勒滚遗址考古认定,早在新石器时代,阿克苏地区就有人类活动。
关键词: 出生率 年均增长速度 实行计划生育 生育高峰 阿克苏地区

内容

根据对库车县的哈拉墩遗址和温宿县的喀拉尤勒滚遗址考古认定,早在新石器时代,阿克苏地区就有人类活动。
  自古以来阿克苏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人口多迁移。
  自远古到新中国成立前,阿克苏地区的人口发展缓慢。从有较详细记载的数据比较,清宣统元年(1909),《中国经营西域史》对阿克苏道及所属府、州、厅、县的人口记载为376734人(未计现为库尔勒管辖的焉耆府、新平县、若羌县、轮台县的人口),民国5年(1916)为368571人,民国33年(1944)为503972人,这期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63%和1.15%。
  新中国成立到2000年,阿克苏地区的总人口从632315人(未含阿合奇县)发展到2050294人,51年人口净增141.80万人,年均增长速度为2.33%。其中前26年由于未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出生属无政府状态,加之迁移人口的影响因素,人口呈高速增长态势,年均增长速度为3.08%,年均净增2.92万人。后25年由于实行了计划生育,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年均增长速度为2.63%,年均净增2.63万人。
  阿克苏地区在未实行计划生育前,人口增长经历了缓慢增长和高速增长两个阶段,并形成了2次生育高峰。
  人口缓慢增长阶段 20世纪50年代由于人民生活有保障,年平均出生率高达31.85‰;随着医疗卫生工作的开展,危害人民生命的急性传染病得到控制,人口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是由于当时社会经济刚刚走向稳定,受医疗条件所限,死亡率仍然很高,平均为17.10‰;平均自然增长率为14.75‰,年均增长速度为2.79%,年均净增1.23万人。形成了阿克苏地区的第一次生育高峰。
  1959~1961年三年困难期间,阿克苏地区的平均出生率为25.31‰,平均死亡率为19.92‰,平均自然增长率只有5.69‰,其中1960年还出现了人口负增长。
  人口机械变动以迁入为主,1953年、195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军五师改制,更名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一师;驻守和田的步兵15团、巴楚的原步兵第四师12团部分会合农一师;南疆军区生产管理处并入农一师。河南、山东、江苏、湖南、湖北等地的青壮年农民,大批复员转业军人和国家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参加阿克苏地区的建设,增加了阿克苏地区的青壮年人口。
  人口高速增长阶段 1962~1974年阿克苏地区经过三年困难时期后,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死亡率迅速下降,人口代偿性地增长;上海、江苏大量支边青年进疆,参加阿克苏地区的经济建设,育龄期人口的迅速增加,促使人口增长速度加快。此期间人口平均出生率为34.40‰,最高年份1965年达39.08‰;平均死亡率为11.23‰;平均自然增长率为23.25‰。年平均增长速度为4.33%,年均净增4.38万人。形成阿克苏地区的第二次生育高峰。
  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阶段 1976年和1986年阿克苏地区先后在汉族、少数民族群众中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出生率从1974年34.99‰下降到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7‰左右;人口年均增长速度为1.56%,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的遏制。
  1975~1990年阿克苏地区的人口年均增长速度为1.33%。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汉族下降到1.61,少数民族从5.68下降4.73。改革开放初期,飞速发展的东部沿海地区,吸引了地区大量人口“孔雀东南飞”,使得阿克苏地区机械变动以迁出为主;1978~1989年的11年间净迁出7.98万人。
  1991~2000年阿克苏地区的人口年均增长速度为1.91%,人口增长速度比实行计划生育工作前大大减缓,但由于阿克苏地区的人口基数大,第二次生育高峰期间出生的人群陆续进入婚育期,使得“九五”期间面临第三次生育高峰,所以虽然人口增速减缓,但人口总量减少得并不多。少数民族人口1990年为138.23万人,2000年为157.16万人,10年增加近20万人,增加13.69个百分点。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吸引了内地大量人才与劳动力到阿克苏参加建设,人口机械变动以迁入为主,累计达10.26万人。
  阿克苏地区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已控制在政策生育率2.79以内,1979~2000年汉族实行计划生育的21年间少出生8.41万人(以1977年汉族出生率19.88‰计算);1990~2000年少数民族实行计划生育的10年间少出生22.40万人(以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少数民族出生率31.45‰计算),汉族、少数民族合计少出生30.81万人;为家庭节约抚养费58.34亿元,为国家节约抚养费9.12亿元,合计节约67.46亿元抚养费。

知识出处

阿克苏地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志

《阿克苏地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04

本志客观地、真实地记述阿克苏地区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历史和现状,力求反映出阿克苏地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特点与特色,是为各级领导、各相关部门和计划生育系统提供参考、借鉴的人口与计划生育资料书。上限自汉唐起下限到2003年9月。重点记述阿克苏地、县(市)两级成立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以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状况,乡村两级计划生育工作只记述简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