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阿克苏地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71440
颗粒名称: 总序
页数: 2
页码: 1-2

内容

李黔南
  阿克苏是镶嵌在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雄踞于新疆西南部的天山中段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东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接壤,南连喀什,北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毗邻,西隔天山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交界。13.25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各民族和睦相处。这里气候宜人,水肥草美,素有“塞外江南”和“鱼米之乡”美誉。
  早在12000~4000年前,阿克苏地区境内就有远古人类活动。公元前3世纪,龟兹之名已载于古印度阿育王朝时期的佛教经书。西汉神爵二年(前60),龟兹地区(阿克苏地区的故地)正式归入中国版图。在其后的近千年的时间内,龟兹人民始终维护了祖国的统一,接受了中央王朝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和推动。比较发达的龟兹经济和光彩夺目的龟兹文化,促进了整个西域的稳定和发展,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同时对世界历史产生过深远的影响。龟兹人民与汉族人民之间的血肉团结,共同谱写了维护祖国统一、生死与共的光辉历史篇章。
  唐代之后,创造了博大精深、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龟兹文明,在岁月的风雨中,一度蒙上了尘埃。龟兹故地的人民在封建统治的桎梏下,生产力落后,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每况愈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给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息的阿克苏地区各族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阿克苏地区的历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特别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阿克苏地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山河变得更加秀美,人民生活蒸蒸日上,龟兹历史遗存摆脱衰老而又熠熠生辉。当家作主的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阔步迈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
  编纂阿克苏地区地方志丛书,继承中华民族编史修志的优秀文化传统,用志书真实地记载阿克苏地区的历史变迁和发展进程,扬故土之美、表桑梓之杰,是阿克苏地区三个文明建设事业中的一件大事、要事,也是地区各级史志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阿克苏地区地方志(含专业志、部门志)丛书将在地区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关怀下,由地、县两级史志机构和各相关单位通力合作编辑出版,为世人了解阿克苏提供地情资料,为“存史、资政、育人”发挥积极作用,为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阿克苏地区各族人民再造辉煌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中共阿克苏地委副书记、地委党史地方志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知识出处

阿克苏地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志

《阿克苏地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地:2004

本志客观地、真实地记述阿克苏地区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历史和现状,力求反映出阿克苏地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特点与特色,是为各级领导、各相关部门和计划生育系统提供参考、借鉴的人口与计划生育资料书。上限自汉唐起下限到2003年9月。重点记述阿克苏地、县(市)两级成立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以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状况,乡村两级计划生育工作只记述简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