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电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策勒县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7118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电视
分类号: TN943;G229;G222
页数: 2
页码: 659-660
摘要: 1982年,策勒县筹建电视差转台,设备有差转机2台,功率合计为400瓦。1985年开始改为录像转播。
关键词: 有线电视 电视台 策勒县 电视差转台 维吾尔语

内容

1982年,策勒县筹建电视差转台,设备有差转机2台,功率合计为400瓦。1985年开始改为录像转播。
  进入90年代后,贯彻党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新闻工作方针,在各级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坚持“办、用、管”相结合精神,积极探索电视发展的新途径,策勒县电视事业快速发展。
  1994年,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采用集资和贷款的办法,筹建了策勒县有线电视台。从此改变了群众只能在晚上收看无线发射的只有两个频道的电视节目状况。
  有线电视进入家庭后,最初能看到8个频道的节目。此后随着设备的不断更新,频道的数量不断增加,同时开办了自办节目频道。到1998年,县电视台有线电视节目增加到20个频道,有线电视入户1500多户;无线录转台年播出时间近1500小时;年播出故事片、电视片达116部;新闻制作从建站最初的广播消息记录,出版广播消息报,发展到自行监制,制作新闻年近800篇;每年制作专题节目10余部。
  县城有线电视入户基本普及后,农村电视的启动开始于1996年10月。首先在人口相对密集、经济基础较好的平原区开展小片有线电视网的创建工作。山区四乡分别建立了有线电视收视站;山下三乡一镇部分农民家庭接通了有线电视,看上了内容丰富的有线电视多频道节目。固拉哈玛乡有线电视接收站开通后,填补了南疆地区乡镇无有线电视的空白。随后,达玛沟乡和汉族农场相继建立了有线电视接收站,广大农民群众可以全天候收看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
  1999年,策勒县广电局拥有摄像机、编辑机、监视器、录像机、场强仪、字幕机、1千瓦的维吾尔语录像发射机等电视专用仪器设备共17套(台)。
  2000年,广电局全体职工从8月至10月奋战75天,原有的同轴电缆被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所取代,使有线电视节目由原来的20套增加到36套,跃居和田地区节目频道之首。有线电视入户达到2200多户。全县33个广播电视盲点村的广播电视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得民心”工程圆满结束,策勒县广播电视局荣获自治区“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先进集体”称号。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全县总人口的84%,位居全地区先进行列。
  附:策勒县电视差转台概况
  策勒县电视差转台始建于1983年6月,占地17多亩,位于县城北部,策勒乡干渠两侧,三闸口与四闸口之间,南与原县种猪场相邻。
  电视差转台主要是接收和田电视台信号,放大后向外转播。电视差转台于1983年6月动工筹建,同年11月基本竣工,汉语转播主机于11月20日投入试播,主机功率为100瓦,由鞍山广播器材厂出品,接收和田电视台6频道汉语节目,9频道播出。维吾尔语主机及天线铁塔,于1984年7、8、9三个月组装、调试,1985年元旦维吾尔语频道投入试播,维吾尔语差转机功率为300瓦,由北京广播器材厂出品,接收和田电视台一频道维吾尔语节目,在4频道播出。维吾尔语差转铁塔连同天线本身高度为70米,天线采用蝙蝠式天线装制,4、9频道各两层。发射塔建成后,覆盖范围包括县城和山下3个乡(策勒乡、固拉哈玛乡、达玛沟乡)。
  电视差转台建台初,主机房建筑面积为251平方米,架设米线900多米,自备1台柴油发电机投入使用。

知识出处

策勒县志

《策勒县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5

本志忠实地记载了策勒各族人民共同走过的历史路程,真实地书写了策勒在不同历史年代所发生的历史性变化。上限追溯事物的发端,下限至2000年,全书包括概述、大事记、33篇专志和附录,客观记载了策勒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