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沙化原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策勒县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70532
颗粒名称: 一、沙化原因
分类号: I267;S792;P426
页数: 2
页码: 185-186
摘要: 策勒县南靠昆仑山,三面被沙漠包围,自然形成干燥的封闭性气候,南部青藏高原的隆起阻碍了湿润气候的进入,因而形成极端干旱、少雨的气候特征,年均降雨量为35毫米,而年均蒸发量高达2595毫米,蒸发量是降雨量的74倍,植被覆盖度低,这些自然因素构成沙化的重要内因。
关键词: 植物分布 生长量 策勒县 昆仑山 风的作用

内容

策勒县南靠昆仑山,三面被沙漠包围,自然形成干燥的封闭性气候,南部青藏高原的隆起阻碍了湿润气候的进入,因而形成极端干旱、少雨的气候特征,年均降雨量为35毫米,而年均蒸发量高达2595毫米,蒸发量是降雨量的74倍,植被覆盖度低,这些自然因素构成沙化的重要内因。
  土壤的成土母质,冲积平原多为第四纪沉积物,多数是结晶带原生物,粘土物质很少,细粉为主。因而质地轻、沙性大,极易在风的作用下,风蚀及沙化。
  风是沙漠移动的动力,也是引起沙化的主导因子,策勒县灾害风盛行,主要是西北风和东南风,以春季为主。8级以上大风一般年份3~5次,最多年份9次,沙暴天气每年19~64天,浮尘日170多天,经常风沙弥漫,尘土飞扬。
  县境灌溉用水主要来自昆仑山,而昆仑山雪雨水受气候的制约,春季没有,夏季过剩,分配不均,因此使策勒乡春播面积少,大片土地裸露,在大风作用下,沙随风起。
  策勒县植物分布的特点是沿河流分布,一般植物分布在河床两岸1~2千米范围。1970年先锋调节水库的建成,拦截了策勒河的洪水,致使下游的胡杨,柳约3万亩枯死。加上人为的打柴,流沙裸露,在风的作用下流沙淹没了绿洲,使托帕提利克买的耕地沙化,农民内迁。
  人为打柴、放牧和毁林开荒导致沙化。由于人口的增加,燃料及耕地不足,不可避免的从沙漠中樵采大量的胡杨、红柳。据统计年樵量450万斤,约等于2.2万亩灌木的生长量,樵采量大于植物的生长量,使境内植物逐年减少,导致沙丘活化。开荒一般在原有植被的地方开垦,使植物减少,开荒后由于水源不足,又被迫弃荒,沙化更加严重。

知识出处

策勒县志

《策勒县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5

本志忠实地记载了策勒各族人民共同走过的历史路程,真实地书写了策勒在不同历史年代所发生的历史性变化。上限追溯事物的发端,下限至2000年,全书包括概述、大事记、33篇专志和附录,客观记载了策勒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