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清代鄯善驻军及重要战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史上的鄯善》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70035
颗粒名称: 十三、清代鄯善驻军及重要战事
分类号: I267;I227;F426
页数: 3
页码: 195-197
摘要: 鄯善县作为进入吐鲁番的门户,战略地位突出,一直系重兵防守要地。清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五月,鲁克沁郡王府已有清军把守。雍正十年(1732年)正月,清朝于“鲁谷庆(今鲁克沁镇)”、“皮禅(今辟展镇)”驻军约万人以防准噶尔东侵。乾隆十四年(1749年),县境内有驻军800名。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鲁克察克(今鲁克沁镇)”仍驻有清军2000余名,随时待命出发,预派往乌鲁木齐种地的绿旗兵500名当时也暂驻鲁克察克。
关键词: 鄯善县 陕甘总督 鲁克沁镇 吐鲁番 十四年

内容

鄯善县作为进入吐鲁番的门户,战略地位突出,一直系重兵防守要地。清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五月,鲁克沁郡王府已有清军把守。雍正十年(1732年)正月,清朝于“鲁谷庆(今鲁克沁镇)”、“皮禅(今辟展镇)”驻军约万人以防准噶尔东侵。乾隆十四年(1749年),县境内有驻军800名。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鲁克察克(今鲁克沁镇)”仍驻有清军2000余名,随时待命出发,预派往乌鲁木齐种地的绿旗兵500名当时也暂驻鲁克察克。驻扎该地的另有陕甘总督派兵3000名,哈密回兵百名,索伦、吉林、察哈尔兵计1400名。此外,辟展还有屯兵400名。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清朝派兵800名在辟展屯田。次年二月,总兵杨宁带绿旗兵6500名驻辟展,预备开赴平叛前线。二十五年,辟展驻防绿旗步兵330名、差兵404名、台兵294名㊲、屯田兵1890名。四十四年,辟展驻屯兵50名。道光二十年(1840年),裁撤。咸丰元年(1851年),派领队一员驻守鲁克沁,驻满兵500人、汉兵330人。清朝政府对鄯善这个军事要地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其一斑。
  光绪十二年(1886年),清朝仍在鄯善驻兵1营。三十年正月,陕甘总督崧蕃等奏:“……又前调扎吐鲁番、托克逊地方之塔城右旗马队,改隶吐鲁番游击就近统驭,作为吐鲁番左旗守备。又哈协属塔尔纳沁屯田守备,改隶吐鲁番游击,作为吐鲁番右旗守备移驻鄯善。”㊳不久,吐鲁番右旗守备移驻鄯善。三十四年底,鄯善县再三请求增加驻兵,并向镇迪道报请,申文称谓:
  钦加副将衔署理吐鲁番营游府留新尽先补用参府张,为移复事案准,贵府移开案奉:臬宪荣,札饬案据鄯善县知县寻今选,禀请由吐鲁番营分拨步勇一哨及现驻齐克腾木之把总、马勇一并移扎该县城内各等情一案,到司正核批问奉。抚宪批开据,禀请各情阅悉,除原批有案省繁不录外,后开即便,遵照,会营察度地面情形,妥为布置。具报等因准此,查吐营汛地实非他营可比,如齐克腾木历系吐鲁番所属者,因吐营防驻辽阔,故向拨巴里坤移属哈密右旗马队驻扎,自光绪二十八年,以辟展巡检缺改为鄯善县缺,乃西割迪化一百余里,东收镇西四百余里。故哈密右旗迁移七站,扎驻该属之瞭墩驿,是以吐营汛地益长其时,添设敝营右旗马队以填之。迨三十一年冬,将该旗裁撤,仅募马勇二十名,由营派弁带仍分驻鄯善县城内数名,以其护送差使。敝府常以兵单汛长时,虞陨越明知饷事多艰,何敢上请添,惟矢慎矢勒而已。兹鄯善县寻今选,禀请将齐克腾木所驻之马勇一并移驻该县城内,并拨步勇一哨,系属未雨绸缪,智虑周详,但齐克腾木与鄯善县城内似有分别,一则东道太长,冬春固有饷差,夏秋亦有出使及递解各犯,且东往数站均系鄯善属地,再在皆需派勇护送。况齐克腾木向系驻兵之所,似难,一旦空需,至拨步勇一哨碍难分布,盖掣襟露肘,不如仍守成规,是否有当,拟合备文,移复为此合移。贵府请烦。
  作为军政重镇,鄯善县在清朝时期一直系兵家必争之地,战事频仍,值得记载的有以下几次重大兵事。

知识出处

历史上的鄯善

《历史上的鄯善》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7

本书是一部记述鄯善历史变迁的图书,主要内容有鄯善史前文化、两汉、魏、晋时期、南北朝分裂与高昌建国、唐朝西州蒲昌府、柳中、蒲昌县、元明时期的鲁陈、清代鄯善、民国鄯善风云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