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柳中、蒲昌的佛、道文化遗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史上的鄯善》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70010
颗粒名称: 七、柳中、蒲昌的佛、道文化遗存
分类号: G239;G623;I207
页数: 7
页码: 131-137
摘要: 佛教本是外来文明,随着汉传佛教的自成体系,佛教也基本上实现了本土化,且与儒家思想并存不悖。
关键词: 鄯善县 出版社 旧唐书 长方形 阿斯塔那

内容

佛教本是外来文明,随着汉传佛教的自成体系,佛教也基本上实现了本土化,且与儒家思想并存不悖。汉传佛教早在高昌郡、高昌国时期即已盛行,入唐以后,流沙东西实现了政治统一,西州下属的柳中、蒲昌诸县佛教在旧有的基础上更取得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其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寺庙的增多,对此,《西州图经》㉗有明确的记载:
  山窟二院
  丁谷窟有寺一所,并有禅院一所
  右在柳中县界至北山什五里丁谷中,西去州什里寺基依山而构,揆辙疏阶雁塔飞空虹梁饮汉岩峦纷纠丛薄阡眠陌既切,烟云亦亏星月,上则危峰迢递,下则轻溜潺泼寔仙居之圣地谅栖灵霞之秘域见有名额僧徒居焉。
  参稽吐鲁番出土文书,西州寺名可考者即不下数十个,其中包括以姓命名的私人小寺,以及拥有广大僧众的大寺,前者如张寺、冯寺、牛寺、阴寺、员寺、史寺、刘寺、樊寺、裴寺、赵里贤寺、王阿勒寺、赵阿忠寺等,后者如弘宝寺、丁谷寺、树支寺、万寿寺、玄觉寺、崇宝寺、崇福寺、观音寺、西窟寺等。州、县当局为了加强对寺庙的管理,要求各寺都有详细的僧众名册,依其规模大小,少则数人,多至数十人乃至数百人。兹列举阿斯塔那15号墓(唐幢海墓)中出土的一件编号为64TAM15:15(b)文书㉘,其中记录了一座并不十分有名的高昌弘宝寺,其僧众已多达数十人。僧众有上座、寺主、维那、僧众之别,该寺上座由惠审担任,次为寺主法绍,次为维那幢海,维那一意“悦众”,乃处理寺中日常杂务的总管,有纠察众僧之责,说明佛寺中存在着严格的教阶制度。各寺都拥有自身田产,包括农田、菜田和葡萄园,以及供应劳务、杂役的奴婢。僧人男称比丘,女称比丘尼,汉语简称为尼。阿斯塔那225号武周墓出土《长安三年(公元703年)僧尼女官帐》反映,仅高昌一县,拥有的僧侣已多达141人、尼姑32人。宋使王延德出使高昌归来,记载其地有“佛寺五十余区,皆唐朝所赐额”㉙,恐怕也只是大致统计,实际数量应该更多。今鄯善县境(唐西州时期属柳中、蒲昌二县辖境)仍遗存有大量佛寺遗址,由于大都遭到破坏,塔寺倒塌,佛像、壁画无存,难以确定其精密纪年,只能泛定为晋——唐佛教遗址,从吐峪沟现存文化现象分析,这些寺院大都经历了长期的岁月沧桑,但大致而言,其中以始建于唐朝的寺院为多。根据鄯善县文物普查资料,以下四座规模可观的佛塔都被定为始建于唐朝,表述如下:
  另外,有一座佛塔20世纪50年代末尚存,该塔位于村民密集处,因危塔将塌,村干部不得已予以拆毁,今天仅在一外国人所摄照片中得睹该塔壮伟原貌,及往调查,村中老人仍留有在此塔前游嬉的记忆。推测此塔也是唐人所建佛塔,因无确切物证,未列入表内。此外,鄯善南戈壁尚有小阿萨遗址一处,位于鄯善县达浪坎乡拜什塔木村西南约8公里处,地理坐标东经88°44′,北纬42°36′21″,海拔-120米,面积约1万平方米。鄯善文管所最初将其定为古城,其形制与被定为横截城故址的大阿萨遗址明显不同,后改定为佛塔。经实地考察,并非佛塔,实为佛寺,为圆形顶,顶上及四壁都绘有壁画,乃至寺前的基座上也绘有明显属于回鹘风的壁画。
  引人注目的还有重要佛教遗物——塔木禾勒克塔西佛像刻石。“塔木禾勒克塔西”,维吾尔语意为有印记的石头,亦即刻石,位于鄯善县连木沁到鲁克沁的色尔克普厄格孜沟中的无人区,地理坐标东经89°52′~53′,北纬42°50′,1930年4月为黄文弼最先发现。刻石为一块长4.5米、高1.5米、宽8.5米的红色砂岩石,与山上石质全同,有可能从山上自然滚落沟中,现已加栏简单围护。佛像刻石基本呈长方形,顶部剥蚀严重,一端高,一端低,两面刻有佛教内容和其他图案,余皆不见刻画。其宽面一侧上部有上下分布的两排圆孔,上排有9个,孔径5~7厘米,深10~14厘米不等,间距21~23厘米不等,其中有6个保存较好,下排有5个,在一条线上,但小而浅,说明刻石原立于有木椽支撑的佛寺中。圆孔下有许多小龛,多能看出龛形轮廓:
  1号龛呈方形,残留浮雕痕迹,周围有植物纹,隐约可见魏体字两排,左留有竖写五字——“迎天神□欲”,“天”字又似“大”字,因其上有许多晚期刻画,难于确切辨识,右有四字——“□国六年”。
  2号龛在1号龛之左,长方形,高53厘米、宽45厘米,龛楣为拱形,龛内雕一结跏跌佛坐于一须弥山座上。
  3号龛在2号龛左,亦为长方形,高60厘米、宽47厘米,下方刻有二浮雕佛像,高45厘米、肩宽23厘米、头高15厘米、宽12厘米。除龛楣边缘有放射性划纹外,龛形造像皆同于2号龛,佛之项光和身光较清晰。
  4号龛又在3号龛左,且在5号龛之上(至此龛分为上下二层),龛高45厘米、宽40厘米。龛内是一结跏趺坐佛,佛座有裂纹。
  5号龛在4号龛下,亦长方形,高50厘米,龛楣似垂帐形,龛底残。龛内雕一交脚弥勒坐佛,项光和身光均用阴线刻表现。
  6号龛在4号龛左、7号龛之上,长方形,高60厘米、宽55厘米。内雕交脚弥勒坐佛,龛楣残。6号、5号和4号龛之间的角上又有一小龛,内雕结跏趺坐佛。
  7号龛在6号龛下、5号龛左侧,横长方形,高40厘米、宽55厘米,龛楣两端各浮雕一圆形图案。龛内上部雕五弟子举哀图,下雕佛涅槃像,佛右靠脚处亦雕一举哀弟子。
  7号龛与6号龛之左原来也有刻像,现已剥蚀不清。2号和3号龛下刻有一些图案,皆模糊难辨。在刻石狭面圆孔上则另凿有羊形岩画,与佛刻无关。狭面右侧是一人工磨平的宽面石,上有两个大方框,其中左框高86厘米、宽80厘米,内刻上下四层佛像,每层各四尊,合计16尊;右框与左框大小相近,但顶部接近石顶,故剥蚀,也是上下四层小佛像,每层各四尊,合计亦16尊。在两方框下还刻有一万字符号。
  据此判断,刻石应当原立于山上,四个魏碑体字,说明其时代很早,应是高昌郡时代的产物,“天神□欲”中的“欲”字依假借法与“谷”字通,可释读为“天神丁谷”,亦即丁谷天,属古老的车师人拜祭袄教天神的遗物。后来粟特人的大坞阿摩天神崇拜成为袄教天神的正宗,丁谷天下降成为一种地方神。而佛教兴起后又利用这块巨大的石料雕成了浮雕佛像,开始筑寺礼佛,成为柳中县的一大名寺。至佛教败落,寺院倒坍,无人护理,刻石遂从山上滚落山沟,保存至今。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也是一种最为混杂的多神教,它实质上是糅合我国古代的巫教、谶纬、方士等驳杂的荒诞不经之谈,又吸收佛教的某些仪式、教团组织,而形成为一种宗教的。虽然几乎谈不上什么高深、系统的教义,总是作为佛教的附庸而存在,但却是凡有汉人的地区,就存在着它发展、传布的社会土壤。尽管高昌国时期道教的咒语“急急如律令”已广泛出现于随葬文书中,但入唐后,因唐朝王族姓李,而道教尊崇李耳为教主,引为同宗,故朝廷曾大加提倡,道教始大盛于碛西。
  道教的西传实乃始于唐朝。据有关学者统计,入唐之后,已有大批正规的道教经典,在西州故境出土㉙。其中原被大谷探险队题名为《唐钞神仙传断片》、现已查明实为道教基本经典的《道德经序诀》,以及受佛教影响而形成的道教经典《太上业报因缘经》,都是出土于今鄯善县境内的吐峪沟,同属大谷文书的《洞渊神咒经》也应是同一地点出土的道教经卷。可见吐峪沟不但是汉地天神崇拜、车师丁谷天、粟特袄教天神崇拜中心和西州早期佛教圣地,至唐兴之后,又是西州道教的重要据点。
  西州道观的建立,是道教在吐鲁番盆地确立的重要标志,阿斯塔那188号墓出土的编号为72TAM188;59号文书背面就记载了西州高昌县“有道士六十七,女官十九”的文字,男女道士业已俱全。阿斯塔那193号墓出土文书中还明确记录了“道士张潼”的名字。《伊州地志残卷》中也记载伊州有祥葬观、大罗观,柔远县有天上观,皆属道教庙宇,说明道教已拥有众多的信徒。除此之外,据学者们辑录,西州境内尚有如下道观名称:紫极宫、龙兴观、安昌观、总玄观、唐昌观。遗憾的是,在此已知西州的五个道观中,紫极宫、龙兴观置于高昌县,安昌观置于天山县,余尚有两个道观总玄观与唐昌观所隶县境不甚清楚。唐昌观的名称政治色彩很浓,见于阿斯塔那509号墓出土的《唐昌观申当观长生牛羊数状》,未必位于唐西州东境,而总玄观见于阿斯塔那184墓出土的《唐开元八年麴怀让举青麦契》,从观名看,似有总辖西州道观的涵义,依此判断,很可能就建于吐峪沟一带。
  注 释
  ①《旧唐书·高昌传》中这段文字原置于武德七年献拂菻狗之后、贞观四年朝觐之前,移用于此亦可,因为西突厥统叶护可汗曾与唐朝结盟共反东突厥,受西突厥影响,早期的麴文泰也曾兼臣于唐,至贞观八年才发生了实质性的政策改变。
  ②《旧唐书》卷109《阿史那社尔传》。
  ③《旧唐书·高昌传》。
  ④《册府元龟》卷1000《外臣部·亡灭》。
  ⑤《贞观政要》卷9。
  ⑥《贞观政要》卷9。
  ⑦《文馆词林》卷669,适园丛书本。
  ⑧《文馆词林》卷664,适园丛书本。
  ⑨《文馆词林》卷664,适园丛书本。
  ⑩黄文弼:《高昌疆域郡城考》,收入《鄯善历史文化论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⑪《吐鲁番市志》第十五编《交通》第一章《古道》第一节《西汉时期古道·五船道》。
  ⑫巫新华:《唐代西州沟通周边地区的主要交通路线》,载《鄯善历史文化论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⑬陈国灿:《斯坦因所获吐鲁番文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62页。
  ⑭陈戈:《新疆古代交通路线综述》,《新疆文物》,1990年第3期,羊毅勇意见与陈戈相同。
  ⑮见薛宗正:《北庭春秋》“汉疏勒城”专节,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⑯[日]比野丈夫:《新获の唐代蒲昌府文书たついつ》,载《东方学报》(京都)45册,1973年,第366页。
  ⑰陈国灿:《唐蒲昌府防区内的镇戍与馆驿》,载《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
  ⑱《太白阴经》卷5《马铺土河篇》第47页记云“每铺相去四十里如驿,近逮于要路山谷间,牧马两匹,与游奕计会,有事警急,烟尘入境,则奔相报致土河,于山口贼路横截道凿之,横阔二丈、深二尺,以细沙散土填平,早夜行检,扫令平净,有狐兔入境,亦知足迹多少,况于人马乎?”
  ⑲陈国灿:《唐西州蒲昌府防区内的镇戍与馆驿》,武汉大学编《魏晋南北朝隋唐资料》第17集。
  ⑳《全唐诗》卷198~30。
  ㉑《全唐诗》卷199~41《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㉒《全唐诗》,卷199~8。
  ㉓《旧唐书》卷109《李嗣业传》。
  ㉔《旧唐书》卷109《李嗣业传》。
  ㉕《辛卯侍行纪》卷6“余按唐地志,罗护西百九十里至赤亭守捉,王延德高昌记鬼谷口西主泽田寺,窃意赤亭、泽田,皆七克腾之本音也”。岑仲勉:《吐鲁番一带汉回地名对证》、日人安部健夫《西回鹘国史研究》、孟凡人《北庭史地研究》、钱伯泉《高昌国郡县城镇的建置及其地望考实》皆肯定其说,黄文弼《高昌疆域郡城考》也将赤亭的地望定在七克台。
  ㉖王尧、陈践编著:《敦煌吐鲁番文书论集》,四川民族出版社,P..T1083、1085文书,1988年。
  ㉗据王仲荦著,郑宜秀整理《敦煌石室地志残卷考释》所收 2009号《西州图经》残卷释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㉘《吐鲁番出土文书》第四册。
  ㉙《宋史》卷490《高昌传》引《王延德西使记》。
  ㉚荣新江:《唐代西州的道教》,收入《吐鲁番学新论》,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

知识出处

历史上的鄯善

《历史上的鄯善》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7

本书是一部记述鄯善历史变迁的图书,主要内容有鄯善史前文化、两汉、魏、晋时期、南北朝分裂与高昌建国、唐朝西州蒲昌府、柳中、蒲昌县、元明时期的鲁陈、清代鄯善、民国鄯善风云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