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关于车师人的发祥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史上的鄯善》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9990
颗粒名称: 二、关于车师人的发祥地
分类号: G634;G623;I267
页数: 4
页码: 57-60
摘要: 车师乃活动于今都善——吐鲁番绿洲的西域古族,这早已得到学术界的公认,但是其发祥地究在何地,却并未进行深入探讨。《汉书·西域传》记道:
关键词: 吐鲁番盆地 鄯善县 苏贝希 政治中心 洋海墓地

内容

车师乃活动于今都善——吐鲁番绿洲的西域古族,这早已得到学术界的公认,但是其发祥地究在何地,却并未进行深入探讨。《汉书·西域传》记道:
  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去长安八千一百五十里。户七百,口六千五十,胜兵千八百六十五人。辅国侯、安国侯、左右将、都尉、归汉都尉、车师君、通善君、乡善君各一人,译长二人。西南至都护治所千八百七里,至焉耆八百三十五里。
  迄今车师史研究者大都以此记述为准,既然车师前国治在交河,车师当然应发祥于今吐鲁番盆地了。其实,车师初无前、后部之分,车师分化为二乃是汉开西域之后的产物。上引传文中出现的辅国侯、安国侯、左右将、都尉、归汉都尉、车师君、通善君、乡善君、译长等大量汉式官号,更资证实。车师徙都交河是在车师降汉之后,绝非在其降汉之前,仅凭这一记载尚不足以证实车师发祥于今吐鲁番盆地。
  赵破奴主持的历史性进军乃是姑师首次遭受汉军打击,在此之前史册中并无关于姑师或车师的任何记录,此次行军中所记姑师方位应即车师初兴时原始方位。从记载中得知,当时车师尚未移都交河,其政治中心显然在今鄯善县境,而不是吐鲁番盆地。
  关于这次进军的始末,前引《汉书·西域传》未记时间,《资治通鉴》则明确记载此役发生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
  冬十二月,雷雨雹,大如马头。上遣将军赵破奴击车师。破奴与轻骑七百馀先至,虏楼兰王,遂破车师。
  赵破奴于冬十二月取大海道渡大沙海西征,绝不可能出现“雷雨雹”的天气,何况在这种“大如马头”的“雨雹”中也很难行军,上述记载必须批判对待。度其理赵破奴必利用冬十二月冰雪,解决了行军中人畜的饮水问题,穿越了敦煌以西的大沙海,自今鄯善南戈壁北端的迪坎尔出碛,史书所记初“破车师”之地,应即今鄯善县境。但赵破奴所统汉军只有700精骑,未必就能平定其国。似乎很快就折道南下,对楼兰奇袭得手,“击虏楼兰王,”⑩凯旋。所报战绩中没有提及斩获任何车师要人,以故此后史书所记“五争车师”皆不包括此役。依此判断,赵破奴此次进军,实仅重创楼兰,初步显示了汉军的强大实力,进攻车师虽然初战传捷,但并未收效全功。以上引述足以证实,当时车师的政治中心应在今鄯善县境,徙居交河是此后连遭汉军打击的结果。
  再以鄯善、吐鲁番两地的古代遗址论证车师文化的发祥地不在吐鲁番而在今鄯善县境。
  自上世纪以来,在吐鲁番地区进行了多次大规模发掘,发现了大批古代遗址和墓葬,文化上具有鲜明的共同性,显然是同一族群的历史遗迹。两相比较,今鄯善县境内的遗址普遍早于吐鲁番绿洲。根据吐鲁番地区历次的考古调查、发掘报告,今鄯善县现存古代石器时代遗址多不胜数,而吐鲁番市境内较早的石器时代遗址仅雅尔崖古城沟西细石器遗址一处。今鄯善县境内发现的墓地也普遍早于今吐鲁番市,其中苏贝希Ⅱ号墓地尤与洋海墓地在文化上呈相同性质,足以代表车师的成熟文化,而这两个典型的车师古代文化遗址都位于今鄯善县吐峪沟乡的地域范围,与赵破奴初次进军所见姑师人的活动范围相合。
  文献中的车师是一个正在由游牧向定居转型的部族,苏贝希——洋海文化充分反映了这一特点。出土于洋海墓地的一具长方形马鞍,以若干小块厚皮缝串而成,鞍面上用皮条缝出成排的扣花,鞍桥两端各缀四副8件磨光成桃形和S形的带孔骨扣,上面有细皮条穿出,马鞍腰间仅有一根皮带固定鞍身,鞍下有毡鞯,用白色薄毡裁成,非常考究。并发现了马衔、马笼套等骑马用具。同一墓地出土的木桶上还画有羊群的场面。衣物主要以毛、皮类制成,出现了彩色和平纹、斜纹交错的毛织品和雕花皮件、环编发罩等,陶器以圜底器为主,反映了游牧在车师的生产、生活中仍然占据主要地位。苏贝希遗址中没有发现农业工具,但在洋海Ⅱ号墓地口上盖有葡萄藤,这是我国最早发现的同类植物标本,虽然难以判断这些葡萄究竟是野生的还是人工种植的。
  车师人除广泛使用石器、金属器、陶器以外,还大量制作木器,皆以圆木砍、削、挖、刮而成,已出现了大口浅底的圆形木盆和独木挖空的木桶,乃至木梳。墓葬中大量发现盛有羊腿、羊肋或羊头的木钵,说明羊肉已是车师人的主要食物。这些木器的制作离不开金属工具,其中青铜器占有重要地位,诸墓葬中出土了管銎战斧、管銎啄戈、管銎斧、刀、镞等兵器。此外,还出土了小铁刀、铁锥、铁针、铁牌、铁镞、铁笄、铁环、铁带扣等铁器,说明车师人已进入金石并用时代。
  洋海墓地发现的木雕人像,以一块圆木雕成,只雕出头部、五官,头部轮廓略呈长方形,双眼呈柳叶状,直鼻,小嘴。洋海墓地还发现了一件泥塑的人头像,系用胶泥在短木头上塑成,面宽16.8厘米,通长40厘米,也是小嘴,双眼紧闭,鼻子与额头平齐。据此判断,车师应当属于混血型的小月氏人。男子披发,女子梳辫,服饰男女有别:男子头戴盔形毡帽或护耳毡帽,上身穿圆领毛织衫,左衽,外套大翻领绵羊毛皮大衣,下身穿粗毛布裤,足穿外皮内毡长筒靴;女性上身穿圆领红边长衫,下穿粗毛布拖地筒裙,足穿翻毛短筒皮靴,外罩类似藏袍的羊皮大衣。
  车师人应当属于信仰万物有灵的族群。1988年洋海Ⅰ号墓地发现了头骨穿孔现象,孔缘整齐,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形式。乌鲁木齐阿拉沟墓地、乌鲁木齐柴窝堡墓地、阿拉沟东风厂墓地等地都有类似发现。这种风俗属于原始巫术范畴,并同萨满教的灵魂不灭观念有关。车师人具有共同的墓地,但多行二次葬,这种风俗似与逐水草游牧的社会经济形态有关,因游牧人常死于外地,故须初葬于临时墓地,返回冬窝子后始举行二次葬礼。苏贝希墓葬中的随葬品数量悬殊不大,说明车师的贫富分化尚不激烈。
  以上苏贝希、洋海两大墓群具有极为类似的考古文化共同性,说明这支文化就是古代车师文化的历史遗存,进而证实今吐峪沟一带就是古代车师早期政治中心所在地。

知识出处

历史上的鄯善

《历史上的鄯善》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7

本书是一部记述鄯善历史变迁的图书,主要内容有鄯善史前文化、两汉、魏、晋时期、南北朝分裂与高昌建国、唐朝西州蒲昌府、柳中、蒲昌县、元明时期的鲁陈、清代鄯善、民国鄯善风云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