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器时代遗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史上的鄯善》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9973
颗粒名称: 一、石器时代遗址
分类号: K878;K876;TU
页数: 2
页码: 10-11
摘要: 石器时代是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当时人们用石、木、骨制造工具和武器。石器时代分为以使用打制石器为主的旧石器时代、以使用细小石器为主的中石器时代和以使用磨制石器为主的新石器时代,时间为距今300万年到5000年前。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早也有晚。中石器时代的细小石器在鄯善县已发展为新石器时代的代表性文化,甚至延续使用到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其代表性地点有迪坎儿、洋海阿斯克勒买来遗址,克孜尔库木、塔西肯艾热克也均有发现。
关键词: 细石器 刮削器 石制品 细石叶 早期铁器时代

内容

石器时代是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当时人们用石、木、骨制造工具和武器。石器时代分为以使用打制石器为主的旧石器时代、以使用细小石器为主的中石器时代和以使用磨制石器为主的新石器时代,时间为距今300万年到5000年前。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早也有晚。中石器时代的细小石器在鄯善县已发展为新石器时代的代表性文化,甚至延续使用到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其代表性地点有迪坎儿、洋海阿斯克勒买来遗址,克孜尔库木、塔西肯艾热克也均有发现。
  迪坎儿遗址位于迪坎儿乡迪坎尔村东南的马力克阿奇和木匝坎尔井自然村之间、库姆塔格西缘的戈壁上。遗址所处地貌经过风蚀高低不平,形成一些东南至西北走向的沙沟地形。从风蚀的剖面看,最上面为沙层,中间为保存不完整的黄土层,下层是浅绿色含赤色点的沙层,厚不见底,下层中还发现有动物骨骼。石制品的分布面积南北长3公里、宽1公里左右,尤其在低凹处分布比较集中。采集到的石制品有数百件,多数为硅质岩。石器中有石核、刮削器、细石叶等。石核可分为锥形石核、半圆柱形石核。刮削器中以圆刃刮削器最为典型。采集到的石制品中细石叶所占比例最大,石叶也比较宽,不见陶片,属典型的细石器遗址。
  洋海阿斯克勒买来遗址位于吐峪沟乡洋海阿斯克勒买来村西北3公里的戈壁沙丘地带,在南北长3公里、宽1公里的范围内都有分布,随处可以采集到石制品。石制品有细石核、细石叶,也有尖状器、刮削器,这些显然是新石器时代细石器文化的遗存。同时,在细石器散布的区域,还可见到大量的红陶片,其中彩陶片也不鲜见。还有不少的石磨盘、石杵、石球。
  克孜尔库木遗址位于连木沁乡丘旺克尔村西南约3公里、火焰山北坡山前戈壁地带。石器散布面积约有0.5平方公里,采集到的石制品有石核、细石叶、手斧等,地面还散布有夹砂红陶片。
  塔西肯艾热克遗址位于鲁克沁镇三个桥村南1公里处,石器散布面积0.6平方公里,有各种形状的石核和细石叶,还有刮削器、敲砸器、箭镞等,地面同样也散布有夹砂红陶片。
  二村遗址位于东巴扎乡二村南1公里称为“阔什吐尔”的地方,地表为戈壁和新月形沙丘,石器散布面积达0.3平方公里,有细石核和细石叶,还有刮削器。地面散布着夹砂红陶片和夹砂黄褐色陶片。
  阿克提热克遗址位于辟展乡开契克村东南1公里处,分布面积为0.4平方公里。由于三面有沙山,中间有一条流向东南的小河,石制品仅限于地表采集,有刮削器和尖状器,也采集到少量的夹砂红陶片,没有发现过细石器。
  细石器是一种形状细小的打制石器,一般都是采用间接打击法产生的细石核、细石叶及其加工品,如刮削器、尖状器、石镞等。细石器文化在世界各地分布非常广泛,并分为以地中海为中心的几何形细石器系统和以东亚、北美为主的细石叶系统,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上述鄯善县境内的细石器地点有细石核、细石叶、刮削器、尖状器、石镞等器型,属后者中典型的中国北方细石器文化系统,与新疆其他地方的细石器遗存一致,时间可能会到延续青铜时代或早期铁器时代。这时的经济形态以采集野生植物种子、游牧和狩猎为主,细石叶经加工后可以成排地装在木柄上用以切割兽皮和骨肉,石镞则用来射猎。
  新疆的细石器文化遗物发现丰富,但大多为地面采集,缺少明确的年代依据。目前有共存关系的出土物发现在阿勒泰克尔木齐、孔雀河古墓沟、哈密天山北路青铜时代墓葬和早期铁器时代的木垒四道沟遗址中,在尼勒克穷科克早期铁器时代墓葬迭压的下层也发现有细石核,具体年代早不过青铜时代。因此,鄯善县细石器文化的年代下限也应在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①。

知识出处

历史上的鄯善

《历史上的鄯善》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7

本书是一部记述鄯善历史变迁的图书,主要内容有鄯善史前文化、两汉、魏、晋时期、南北朝分裂与高昌建国、唐朝西州蒲昌府、柳中、蒲昌县、元明时期的鲁陈、清代鄯善、民国鄯善风云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