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红星”在牧民心中闪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9549
颗粒名称: 三、“红星”在牧民心中闪光
分类号: R472;R473;R
页数: 2
页码: 1190-1191
摘要: 1984年6月22日,哈巴河县铁热克提公社(现铁热克提乡)牧民哈斯木在修房子时,不慎斧头砍在左膝上,5厘米长的伤口露着膑骨。由于当时处理不当,仅用一块羊羔皮包扎,导致伤口感染、化脓,整个左腿肿得象根柱子,一按一个坑,他高烧达41度,不时发出微弱的呻吟。祸不单行,哈斯木在公社小学当教师的女儿回家时又从马上掉入湍急的河中,被冲走150多米才抓住一树稍爬上岸来,她周身被撞得青一块、紫一块,划破的道道口子,流血不止。
关键词: 哈巴河县 面容憔悴 解放军战士 一会儿 边防站

内容

1984年6月22日,哈巴河县铁热克提公社(现铁热克提乡)牧民哈斯木在修房子时,不慎斧头砍在左膝上,5厘米长的伤口露着膑骨。由于当时处理不当,仅用一块羊羔皮包扎,导致伤口感染、化脓,整个左腿肿得象根柱子,一按一个坑,他高烧达41度,不时发出微弱的呻吟。祸不单行,哈斯木在公社小学当教师的女儿回家时又从马上掉入湍急的河中,被冲走150多米才抓住一树稍爬上岸来,她周身被撞得青一块、紫一块,划破的道道口子,流血不止。病人在等待着救治,天不亮叶尔肯便赶到白哈巴边防站去请医生。
  边防站卫生员陈元荣赶到哈斯木家时已是中午时分,看见躺在床上的两位面容憔悴的病人,没顾上喝口茶便从卫生包内取出镊子、钳子、注射器、双氧水,为他们清洗、包扎伤口,整整忙了两个多小时。下午他一直守候在哈斯木床边,一会儿查体温,一会儿给病人打针、服药。经过小陈两天精心治疗,哈斯木退烧了,腿也渐渐消了肿。可小陈却因两夜没合眼,双眼布满了道道血丝。看见小陈那疲倦的面容,哈斯木的老伴眼睛湿润了。小陈临行前,她拿出20元钱作为酬谢,经小陈再三解释才罢。面对这年青的解放军战士,她默默地凝视着他军帽上那颗闪亮的红星。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阿勒泰地区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4

《阿勒泰地区志》客观记述阿勒泰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变迁、社会进步的概貌、物产资源和风土人情等内容,特别是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风貌和各项事业的新成就,是了解阿勒泰地区区情的一部资料书。记述时限,上限以事物开端为起点,追溯其渊源;下限截至1995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