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小儿“两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9455
颗粒名称: 二、小儿“两病”
分类号: R151;R544;R725
页数: 1
页码: 1132-1132
摘要: (一)佝偻病 又名软骨病,是维生素D缺乏的一种临床表现。1980年,地区妇幼保健站组织人员对阿勒泰县3岁以下小儿进行佝偻病普查,患病率为30.94%。同年,福海县抽样调查171人,其中有轻度佝偻病者88人,占调查总数51.5%;中度者50人,占总数的29.2%,总发病率为80.02%。1980年开始,各级妇幼保健部门重视佝偻病防治,发现患儿给予骨化醇肌注或葡萄糖酸钙及维生素D2口服治疗。
关键词: 福海县 佝偻病 不完全统计 缺铁性贫血 患病率

内容

(一)佝偻病 又名软骨病,是维生素D缺乏的一种临床表现。1980年,地区妇幼保健站组织人员对阿勒泰县3岁以下小儿进行佝偻病普查,患病率为30.94%。同年,福海县抽样调查171人,其中有轻度佝偻病者88人,占调查总数51.5%;中度者50人,占总数的29.2%,总发病率为80.02%。1980年开始,各级妇幼保健部门重视佝偻病防治,发现患儿给予骨化醇肌注或葡萄糖酸钙及维生素D2口服治疗。1990年对儿童进行系统管理,佝偻病患病率逐年减少。福海县1989~1995年佝偻病患病率分别为34.55%、33.94%、36.7%、37.04%、32.7%、16%、11.3%。布尔津县1985年检查小儿410人,佝偻病患病率4.7%。1995年全地区不完全统计,佝偻病平均患病率为25%。
  (二)缺铁性贫血 是一种营养性贫血,由于缺乏铁所致。1983年福海县对6个月至7岁儿童普查219人,其中红蛋白每百毫升10~11克者42人,占总数的19%,8~9克者170人,占77.63%,6~7克者7人,占3.20%,总发病率90%。妇幼保健部门为患儿以口服与注射铁剂治疗,宣传母乳喂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增加铁的吸收。福海县1989~1995年小儿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分别为21.74%、19.32%、20.9%、26.6%、20.8%、11.6%。1982年,地区进行大规模小儿“两病”查治,经各县选点调查统计,全区小儿缺铁性贫血患病率28.3%。1985年,布尔津县对410人检查,小儿贫血患病率为10.7%。1995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地区小儿营养性缺铁贫血患病率为19%。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阿勒泰地区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4

《阿勒泰地区志》客观记述阿勒泰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变迁、社会进步的概貌、物产资源和风土人情等内容,特别是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风貌和各项事业的新成就,是了解阿勒泰地区区情的一部资料书。记述时限,上限以事物开端为起点,追溯其渊源;下限截至1995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