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红山嘴口岸管理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9219
颗粒名称: 二、红山嘴口岸管理处
分类号: F426;D92;F127
页数: 1
页码: 967-967
摘要: 红山嘴(中国)——大洋(蒙古)口岸是中蒙两国间的历史通道。清朝时期,是居住阿尔泰山两侧哈萨克人的游牧便道。这里是我国西部重要的产金地区之一,清末就有人在这里采金。民国年间,这里有过活畜等易货交易。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两国间的人员来往。1960年以后关闭此通道。1991年6月24日,中蒙两国政府签订协议,开放红山嘴口岸。1991年9月20日,红山嘴口岸实现临时过货。
关键词: 阿勒泰地区 中蒙两国 福海县 口岸管理 新中国成立

内容

红山嘴(中国)——大洋(蒙古)口岸是中蒙两国间的历史通道。清朝时期,是居住阿尔泰山两侧哈萨克人的游牧便道。这里是我国西部重要的产金地区之一,清末就有人在这里采金。民国年间,这里有过活畜等易货交易。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两国间的人员来往。1960年以后关闭此通道。1991年6月24日,中蒙两国政府签订协议,开放红山嘴口岸。1991年9月20日,红山嘴口岸实现临时过货。1992年2月25日,国务院以国函〔1992〕17号文批准红山嘴为一类口岸对外开放。1992年7月,正式开通。当时塔克什肯口岸管理委员会兼管红山嘴口岸事宜。1992年9月,成立了隶属阿勒泰地区口岸委的红山嘴口岸管理处。
  1995年,红山嘴口岸管理处有4名专职人员。是年,口岸区常年驻有红山嘴边防会晤站和红山嘴边防连。附近为福海县夏牧场,每年7~9月有牧民到此处放牧。每年开关时,地区口岸委红山嘴管理处,红山嘴边防检查站和驻阿勒泰其他各查验单位,从事边贸经营单位,福海县公安、工商、税务等部门以及小商贩等各方面人员云集这里。最多时可达7千余人。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阿勒泰地区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4

《阿勒泰地区志》客观记述阿勒泰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变迁、社会进步的概貌、物产资源和风土人情等内容,特别是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风貌和各项事业的新成就,是了解阿勒泰地区区情的一部资料书。记述时限,上限以事物开端为起点,追溯其渊源;下限截至1995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