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国时期的边防部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9185
颗粒名称: 一、民国时期的边防部队
分类号: K825;K827;K265
页数: 1
页码: 950-950
摘要: 民国元年(1912),阿尔泰办事长官帕勒塔添募巡防营数队,分驻阿尔泰各地,负责边界防务。民国4年(1915),阿尔泰办事长官刘长炳查明,阿尔泰与俄分界地有鄂博8处,故设卡伦8处,并招募步兵300名、马兵200名充实防务。民国8年(1919),阿尔泰改隶新疆省管辖,道尹周务学命营长闫定帮驻守哈巴河铁热克提、喀纳斯,营长刘文绣驻防吉木乃。
关键词: 哈巴河县 阿尔泰 吉木乃 喀纳斯 哈巴河

内容

民国元年(1912),阿尔泰办事长官帕勒塔添募巡防营数队,分驻阿尔泰各地,负责边界防务。民国4年(1915),阿尔泰办事长官刘长炳查明,阿尔泰与俄分界地有鄂博8处,故设卡伦8处,并招募步兵300名、马兵200名充实防务。民国8年(1919),阿尔泰改隶新疆省管辖,道尹周务学命营长闫定帮驻守哈巴河铁热克提、喀纳斯,营长刘文绣驻防吉木乃。
  民国10年(1921),杨增新命艾林郡王和哈那皮亚贝子各率3营军兵,艾林郡王负责哈巴河、吉木乃与苏俄的边境防务,哈那皮亚贝子负责青河至乌尔莫盖图一带的中蒙边境防务。由各部落抽丁出马,政府调拨给养军饷,并派汉族书记官、参谋长及文书人员协守。
  民国17年(1928),魏镇国任道尹和师长,其部队分别守边驻城。
  民国23年(1934)秋,阿山区行政长兼警备司令沙里福汗的蒙(蒙古)哈(哈萨克)族自卫队被盛世才整编为阿山边卡大队,有官兵600余人,大队分为9个分队,分驻乌尔莫盖图、苏木达依热克、西岔河、红山嘴、库尔木特河等中蒙方向各边卡。次年中蒙方向哨所有乌尔莫盖图、西岔河、库尔木特、加勒克孜阿尕什、哈依尔特、克尔根窝把、哈拉巴拉其克、卡依奇;中苏方向有铁热克提、喀纳斯、吉木乃。
  民国33年(1944),国民党警察局在哈巴河县阿克吐别克、克孜勒乌英克设立边防站。“三区革命”爆发后,阿山各边卡撤销。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阿勒泰地区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4

《阿勒泰地区志》客观记述阿勒泰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变迁、社会进步的概貌、物产资源和风土人情等内容,特别是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风貌和各项事业的新成就,是了解阿勒泰地区区情的一部资料书。记述时限,上限以事物开端为起点,追溯其渊源;下限截至1995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