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息谢尔德曼武装叛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9158
颗粒名称: 一、平息谢尔德曼武装叛乱
分类号: D625;D92;F426
页数: 2
页码: 936-937
摘要: 1951年,乌斯满被俘以后,他的长子谢尔德曼于1951年8月窜入北塔山地区,纠集乌斯满旧部再次作乱。10月9日,谢尔德曼、胡尔曼由奇台、吉木萨尔窜入富蕴县库尔特、吐尔洪一带活动。后在青河县与当地公安部队遭遇,2名公安战士在战斗中牺牲。经人民解放军第五军骑兵第一团不断追击,谢、胡部逃向奇台南山一带。在六军十七师四十九团、五军十四师四十团不断追剿下,谢、胡部在奇台无法立足,于1952年5月3日回窜至富蕴县库尔特、苏甫特草原一带。
关键词: 王金玉 吐尔洪 库尔特 大南沟 副团长

内容

1951年,乌斯满被俘以后,他的长子谢尔德曼于1951年8月窜入北塔山地区,纠集乌斯满旧部再次作乱。10月9日,谢尔德曼、胡尔曼由奇台、吉木萨尔窜入富蕴县库尔特、吐尔洪一带活动。后在青河县与当地公安部队遭遇,2名公安战士在战斗中牺牲。经人民解放军第五军骑兵第一团不断追击,谢、胡部逃向奇台南山一带。在六军十七师四十九团、五军十四师四十团不断追剿下,谢、胡部在奇台无法立足,于1952年5月3日回窜至富蕴县库尔特、苏甫特草原一带。之后,便勾结一些部落的头目,在牧民中散布谣言,说:“共产党、解放军要消灭宗教,要把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全部杀掉”,“我们是保护宗教的宗教军,有美国的援助”等等。他们成立“宗教政府”,强征青壮年牧民450人组成“宗教军”,四处抢劫。5月18日,100余人在萨尔布拉克伏击骑七师二十团送马部队,抢走军马112匹。并派人假扮向导,将驻富蕴的五军骑兵第一团一营一连40余人,诱入塔木拜勒其尔北面山沟中全部杀害。
  为平息谢、胡叛乱,阿山军分区于1952年5月初调14个连,北疆剿匪指挥部派来3个连共17个连队,组成3个骑兵支队,由骑七师师长何家产任剿匪总指挥。第一支队以骑兵第七师二十一团为主,由副师长田辅臣和二十一团团长蒋治龙率领;第二支队以骑兵第七师二十团为主,由骑兵第七师保卫科长马梦根和副团长宋彦亭、王金玉率领;第三支队以北疆剿匪指挥部派援的三个连为主,分别进入指定地域,执行平叛任务。
  5月14日,一支队四连在富蕴库尔特与谢部遭遇,连长苏更茂令部队迅速抢占有利地形,谢部利用黑夜冲锋数次,均被击退。谢部被毙伤50余人。次日,支队长田辅臣带领六连、机炮连赶赴增援,又毙伤数十名。5月27日,第一、二支队抵库威西北沟会合,向盘踞在石根特之谢部发起猛攻,谢部不支而逃。6月22日,二支队在大南沟堵住谢部,激战间,一支队赶到,两面夹击,战斗持续六个小时,夺回羊3000余只、牛3000余头、马170匹、驼130峰,毙伤谢部数十人。谢部向森塔斯方向逃窜,剿匪部队尾追至大南沟口时遭伏击。6月28日,第二支队进驻西岔河时遭袭击,副团长王金玉中弹牺牲。
  7月5日,一、二支队在奴尔图侦知谢部准备设伏,以掩护主力和畜群逃窜。二支队迅速以一连兵力夜袭准备潜伏之敌,歼其一部。然后以五个连在敌之四面埋伏,以一支队主力对敌实施攻击,迫使敌主力退入伏击圈。一、二支队四面合击,激战数小时,毙伤谢部220余人,解救被裹胁的牧民1300余人,夺回马1800余匹、牛1861头、羊1.7万余只、驼57峰。谢尔德曼、胡尔曼潜逃。
  谢、胡经剿匪部队数次打击和政治瓦解,内部出现分裂,胡尔曼主张投降,谢尔德曼不肯放下武器,遂分为两股。7月20日,因马匹问题,在卡其里火并,各有损伤。8月初,谢、胡又重新合为一股。8月中旬,一支队3个连在富蕴吐尔洪追上谢部,3个连同时发起攻击,连占8个山头,毙30余人,谢余部拼死逃窜。
  剿匪部队在军事打击的同时,积极开展政治攻势,先后两次派员前往谢、胡处劝降。第一次劝降无果。9月7日,阿山专员公署、阿山军分区再次派出以副专员阿布都热合曼、分区政治部副主任傅恒一、公安处长桑斯拜等5人为代表,前往谢、胡处谈判。9月10日,谢、胡答应投降,派胡尔曼等8名代表到承化商谈投降条件。9月15日,谢、胡率100余人到承化向人民政府投降。9月下旬,青河县胡赛音也率25人到承化投降,交机枪1挺、步枪7枝。平叛结束。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阿勒泰地区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4

《阿勒泰地区志》客观记述阿勒泰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变迁、社会进步的概貌、物产资源和风土人情等内容,特别是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风貌和各项事业的新成就,是了解阿勒泰地区区情的一部资料书。记述时限,上限以事物开端为起点,追溯其渊源;下限截至1995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