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机 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896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机 构
分类号: D628;F426;D627
页数: 1
页码: 825-825
摘要: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1988年,阿勒泰地区政协工作由统战部具体负责。1950~1952年,各县分别召开各族各界代表会议,成立各族各界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及协商委员会,积极参与民主协商建政、恢复和发展牧区经济、民族团结和各项社会工作。
关键词: 阿勒泰地区 自治州 县政协 政协工作 政协委员

内容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1988年,阿勒泰地区政协工作由统战部具体负责。1950~1952年,各县分别召开各族各界代表会议,成立各族各界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及协商委员会,积极参与民主协商建政、恢复和发展牧区经济、民族团结和各项社会工作。
  1953年3月,承化县首先成立县政协委员会。1955~1956年末,各县先后召开县政协首届委员会议,建立健全县政协委员会。1956年10月至1965年5月,阿勒泰、吉木乃县召开两届,福海县召开三届,哈巴河县召开四届,布尔津、富蕴、青河县召开五届政协委员会,政协配合党委的中心工作,广泛团结社会各阶层人士,在改造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县政协委员会尚能开展工作,1967年后政协工作瘫痪。此后10余年未举行政协会议。1979年7月至1981年10月,各县恢复政协委员会。1980年7月至1981年10月,各县分别召开县政协委员会议,县政协组织全部恢复,政协工作全面展开。
  1988年6月,成立阿勒泰地区政协工作联络处,县级建制。受自治区政协委员会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政协委员会的业务指导,负责联络在本地区的自治区、自治州政协委员和指导本地区各县(市)政协工作。
  1992年1月,阿勒泰地区政协工作联络处升格为政协阿勒泰地区工作委员会,地级建制,受自治州政协和中共阿勒泰地委双重领导,以地委领导为主,负责传达上级政协重要会议精神和地委的工作部署,组织和推动在本地区的上级政协委员开展学习、视察及调查研究活动,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办理政协委员提案,检查指导地区各县(市)政协的工作,协助地委做好县(市)政协的换届工作。到1995年,本地区共有各级政协委员564人。其中自治区政协委员10人,自治州政协委员43人,地区政协工委委员11人,县(市)政协委员500人。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阿勒泰地区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4

《阿勒泰地区志》客观记述阿勒泰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变迁、社会进步的概貌、物产资源和风土人情等内容,特别是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风貌和各项事业的新成就,是了解阿勒泰地区区情的一部资料书。记述时限,上限以事物开端为起点,追溯其渊源;下限截至1995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