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 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8211
颗粒名称: 一、国 营
分类号: S219;S232;F426
页数: 1
页码: 334-334
摘要: 民国23年(1934),成立阿山专区试验农场,引进使用拖拉机和农牧机具。民国27年(1938),在原试验农场的基础上改建为机械化农牧场。据苏联专家斯瓦尼兹帮助盛世才拟定的新疆建设第一期三年计划统计,当时阿山区农牧场共有农机331架。该农场实行工资制。
关键词: 哈巴河县 联合收割机 拖拉机 试验农场 拖拉机站

内容

民国23年(1934),成立阿山专区试验农场,引进使用拖拉机和农牧机具。民国27年(1938),在原试验农场的基础上改建为机械化农牧场。据苏联专家斯瓦尼兹帮助盛世才拟定的新疆建设第一期三年计划统计,当时阿山区农牧场共有农机331架。该农场实行工资制。
  1959年,在哈巴河县农场场址成立第一个国营拖拉机站,机械由原哈巴河县农场的16台拖拉机、1台联合收割机和哈巴河县的2台拖拉机合并而成。拖拉机主要是苏联生产的德特—54型2台79.38千瓦、德特—28型1台20.58千瓦、莫特兹—2型3台88.2千瓦、克特波—35型3台81.59千瓦、民主德国生产的克斯—30型3台124.22千瓦,其他2台是县上的,还有1台CK—3联合收割机(苏联)。该站职工有30名,分3个作业班,担负农场0.13万公顷耕地耕作任务,也为附近乡村代耕作业。由于农机数量少,因此工作量很大,机具利用率高,平均每千瓦年工作量9.97公顷。1960年4月,哈巴河县农场迁往福海,成立阿勒泰专区一农场,拖拉机站随迁。
  1963年,阿勒泰专区拖拉机总站成立。至1966年,各县拖拉机站相继成立。各县国营拖拉机站下设公社机耕队,由拖拉机站统一管理,为各社场服务。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阿勒泰地区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4

《阿勒泰地区志》客观记述阿勒泰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变迁、社会进步的概貌、物产资源和风土人情等内容,特别是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风貌和各项事业的新成就,是了解阿勒泰地区区情的一部资料书。记述时限,上限以事物开端为起点,追溯其渊源;下限截至1995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