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玉米品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8089
颗粒名称: 三、玉米品种
分类号: F326;F426;S513
页数: 2
页码: 250-251
摘要: (一)农家(地方)品种
关键词: 播种面积 福海县 阿勒泰 阿勒泰市 原产地

内容

(一)农家(地方)品种
  “本地黄”(小黄玉米),1955年前是本地主栽品种,生长期短,产量低,各县均有种植,以福海县面积较大,每年有167公顷左右,一般每公顷产1500~2625千克。1958年以后更换为“白马牙”品种。
  (二)引进品种
  1.“白马牙” 1956~1958年引进,原产地苏联。1958~1965年福海县每年平均播种面积233.33公顷左右,平均每公顷产2625千克。1965~1984年哈巴河县每年播种面积13~60公顷。每公顷产2250~3000千克。阿勒泰县1956年引入,每年播种面积多至600余公顷,少则十几公顷,每公顷产3000~3750千克,1968年停种。该品种被“维尔42”所代替。
  2.“明尼苏达” 1957年由苏联引进,原为美国种子。中早熟,马牙型,首先在农建二十八团推广,后来地方亦引种。每公顷产在3750~4500千克之间。
  3.“维尔42” 1964年引进,原产地苏联。1965~1966年从奎屯引进,在本地福海、阿勒泰、哈巴河、布尔津、吉木乃等县种植。阿勒泰县引进后,推广面积1066.67公顷,一般每公顷产3750~5250千克。布尔津县面积也曾达到666.67公顷,哈巴河县只有几百公顷。福海县推广面积最大,1966年1333.33公顷,到1989年还有676.67公顷的面积。1990年全地区面积706.67公顷,1991年933.33公顷,1992年600公顷,1993年266.67公顷,1994年326.67公顷,一般每公顷产3375~4500千克。1995年停种。
  4.“金皇后” 1965年引进。1965年引入阿勒泰县种植,面积333.33公顷左右,一般每公顷产3000千克上下。60年代末期停止种植。
  5.“81—4” 1974年引进,为新疆“八一”农学院培育之杂交品种。1974~1976年引入阿勒泰、哈巴河、福海县种植,每年播种面积333.33公顷,平均每公顷产2625~3000千克,1980年后基本停种。
  6.“奇单3号” 1982年引进,为新疆奇台县农技站杂交选育。在阿勒泰、布尔津、哈巴河等县种植。1982年全地区面积314.67公顷。1983年126.67公顷,1984年52公顷,1985年30公顷,1986年98.67公顷,1987年10公顷,1988年停种。生育期120天左右,一般每公顷产4500~5250千克。
  7.“墨单8621” 1987年引进,原产地新疆墨玉县农技站。阿勒泰市种植面积60~70公顷,平均每公顷产3750~4500千克。
  8.“京早8号” 1987年引进,为北京市农科院培育。1988年全地区种植面积264.67公顷,1989年387.67公顷,1990年160公顷,1991年466.67公顷,1992年20公顷,1993年基本停种。一般每公顷产3750千克左右。
  (三)自育品种
  1.“阿单一号” 亲本为维尔44×维尔115B,由农十师一八一团农科所罗思华、王昌芬于1973~1982年培育。1986年本地种植143.33公顷,1987年种植185.73公顷,1988年种植103.66公顷,1989年866.67公顷,1990年1666.67公顷,1991年2266.67公顷,1992年3066.67公顷,1993年2266.67公顷,1994年1980公顷,1995年2653.33公顷。一般每公顷产4500~6000千克。
  2.“阿单二号” (亲本为五月黄×广69)1986年开始种植,选育单位及主持人为阿勒泰地区农科所焦维忠于1976~1982年培育。1987年全地区种植7.33公顷,1988年推广种植146.07公顷,一般每公顷产4500~6000千克。
  3.“阿单三号” (亲本为711×蛋1—1—2—1)是农十师一八一团农业科试验站于1979年育成的玉米单交种,组合是北良711为母本,蛋1—1—2—1为父本,1991年7月经阿勒泰地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命名。该品种属硬粒型玉米杂交种,品质好,食味较佳,耐冷性能较好,较抗黑穗病,植株茎秆略有曲折,抗倒伏较差,株高250厘米,公顷株数为67500株左右,总叶数16片,叶色深绿,叶脉明显。穗位高85厘米,穗长19厘米,穗粗5厘米,每穗16~18行,籽粒黄色,百粒重375克,生育期110天。该品种命名后,在农十师推广660余公顷,地方推广60余公顷。因制种不宜,没有推广开。
  4.“中南2号” (其亲本为103A×OS1172/02)是由新疆农科院粮作所育成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半硬质胚乳的高赖氨酸玉米单交种。该品种生育期104天左右,株高170厘米,穗位40~50厘米,穗长14~16厘米,1994~1995年在品种比较试验中单产达10950千克以上,1995年阿勒泰市红墩乡10队1.67公顷平均每公顷产12000多千克,1995年阿勒泰市推广130余公顷,平均每公顷产9000千克以上,布尔津县冲乎尔乡种66.67公顷,平均每公顷产9000千克以上。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阿勒泰地区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4

《阿勒泰地区志》客观记述阿勒泰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变迁、社会进步的概貌、物产资源和风土人情等内容,特别是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风貌和各项事业的新成就,是了解阿勒泰地区区情的一部资料书。记述时限,上限以事物开端为起点,追溯其渊源;下限截至1995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