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7695
颗粒名称: 1951年
分类号: F832;F426;F822
页数: 2
页码: 27-28
摘要: 2月12~22日,阿山区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承化召开,会议通过发展农牧、沟通商贸、推广定居和逐步成立区乡政府的决议案。
关键词: 哈巴河县 布尔津 吉木乃县 警卫任务 乌斯满

内容

2月12~22日,阿山区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承化召开,会议通过发展农牧、沟通商贸、推广定居和逐步成立区乡政府的决议案。
  2月19日,乌斯满在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被人民解放军活捉,其部溃散。5月1日,乌斯满、贾尼木汗在迪化被依法处决。
  5月1日,阿山专区首次开征牧税。
  5月,阿山建立基层政权试点工作于承化县红墩区开始。至10月,承化、布尔津、哈巴河、吉木乃县先后建立了11个区公所。
  同月,根据中共新疆分局、省人民政府的统一安排,阿山专区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对象为现行反革命分子和坚持与人民为敌的国民党特务分子。其间,全专区共逮捕人犯72名,处决7名。
  6月,阿山专区第二届各族各界代表会议召开。会议通过了《坚决执行省代会收枪指示决议》,至年底共有293人交出各种枪支180余枝、子弹1万余发。
  同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兵团骑兵第七师二十一团一营营部与一、二连奉命进驻可可托海矿区,担负警卫任务。原担任矿区警卫任务的苏联红军营回国。
  7月,阿山专区第二期“地干班”开学,有学员115名。此后,“地干班”除继续培训地方行政干部外,还先后举办翻译、财会、农业技术训练班,培养业务干部。
  同月,阿山专区民族歌舞团成立。
  8月,乌斯满的长子谢尔德曼率残部窜至北塔山,与乌斯满另一残部胡尔曼部会合。
  10月1日,布尔津、哈巴河县分别召开大会,宣布中共布尔津县委、中共哈巴河县委成立。至11月,中共吉木乃县委、中共富蕴县委亦分别成立,
  10月3日,人民币兑换新疆币工作在全区展开。至11月底,兑换工作完毕,共回收新疆币2263万元,兑换人民币792067万元(旧人民币)。
  10月9日,谢尔德曼、胡尔曼部由奇台、孚远(今吉木萨尔)窜入富蕴县库尔特、吐尔洪一带进行破坏活动。新疆军区北疆剿匪指挥部组织阿山、奇台、孚远驻军共同清剿。
  10月,阿山专区第一所中学(即哈萨克族中学)成立。
  12月,原“新盟”阿山专区组织委员会机关报《自由阿尔泰报》(哈萨克文版)改为中共阿山地委机关报,易名《阿尔泰人民报》。
  同月,承化县第一座水电站(装机2×87.5千瓦)扩建工程完工。该工程于1949年开始动工修建,初称承化镇人民电灯公司。
  同月,阿山专区进行牧区社会调查,全专区共有王1名、公1名、贝子3名、台吉12名、乌库尔太24名、扎楞42名、藏根80名。这些部落首领均由属下牧民供给其俸禄。其中王年俸2000只羊、公500只羊,贝子300只羊,台吉100只羊,乌库尔太50只羊,扎楞30只羊,藏根15只羊。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阿勒泰地区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4

《阿勒泰地区志》客观记述阿勒泰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变迁、社会进步的概貌、物产资源和风土人情等内容,特别是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风貌和各项事业的新成就,是了解阿勒泰地区区情的一部资料书。记述时限,上限以事物开端为起点,追溯其渊源;下限截至1995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