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盔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7356
颗粒名称: 四、盔甲
分类号: G279;G271;G27
页数: 2
页码: 521-522
摘要: 和布克赛尔县档案馆保存古代盔甲4副,原保存6副,其中2副被地区文管所收藏。其盔甲共有2种,一种大环铁甲,一种小环合金甲,头盔仅保存一副。
关键词: 内直径 准噶尔部 锁子甲 和布克赛尔县 噶尔丹

内容

和布克赛尔县档案馆保存古代盔甲4副,原保存6副,其中2副被地区文管所收藏。其盔甲共有2种,一种大环铁甲,一种小环合金甲,头盔仅保存一副。
  大环铁甲 该甲共1副,甲身前片长63厘米,后片长60厘米,肩宽54厘米,袖长30厘米,袖宽20厘米,腰围52厘米。领围由四铁圈环套,每个铁圈直径1.5厘米,厚0.1厘米,中间圈孔直径0.9厘米,圆环一面镌刻有“∽”花纹,另一面刻有文字。
  整个甲身由大小两种铁环连缀打铸而成,每4个大环中间缀连一小环,大环外直径1.5厘米,内直径1~1.2厘米,小环外直径1.2厘米,内直径0.8厘米,每个大环内面均刻有文字图案。甲衣前领开口长度为18厘米,可以环扣。甲衣下边前后各有一衣襟,长为13厘米。前衣襟上边由36个小环组成的方块图案,该甲重8425克。
  小环合金盔甲 该甲现保存3副,甲身前片长83厘米,后片长89厘米,腰围59厘米,肩宽62厘米,袖长25厘米,袖口宽23厘米。衣领下端为交叉开口领,交叉处7厘米,开口长26厘米,上领连有一铜一铁小钩,上左下右排列。小钩长1.5厘米至2厘米,两小勾相距10厘米,前衣下沿衣襟长19厘米,后衣下沿中衣襟长13厘米,整个甲衣全是由几个相等的小合金圆环相扣连缀铸成,每环直径0.8厘米,甲重6950克。
  头盔,高11厘米,直径20×19.5厘米,头盔下沿镶有银边,银边宽2.5厘米,上银边处有16个铆钉与盔体均匀相铸,上银边有一圈小花纹图案,盔体有从上向下辐射的12片扇形花瓣图案,后侧一花瓣图案处刻有双道花纹,中间有一桃形图案。盔顶处另铸一薄层铝皮,高为5×5.5厘米,下边用12个铆钉均匀铸牢,铝皮上顶边有3个铆钉孔,盔顶略偏前有一孔,直径是0.5×0.5厘米,估计是盔缨孔。头盔下沿均匀铸有101个小孔,孔距是0.5厘米与盔距离0.5厘米,各用小环与护脖甲相缀。护脖甲共两片连为一体,高度为35厘米,两片后下开口长11厘米,每片宽36厘米,前护额环高6.5厘米,宽15厘米,护脖甲环直径1厘米,盔重1520克。
  据历史资料看,此甲为清康熙年间所制,系准噶尔部巴图尔珲台吉第六子噶尔丹所造,噶尔丹生于清顺治元年至二年(1644~1645)间,早年曾投达赖喇嘛习沙门法,并于西藏削发为僧,达赖五世授于其呼图克图尊号。清康熙十年(1671)准噶尔部首领僧格在内讧中被杀,噶尔丹以替兄复仇为名,返回准噶尔部,驱兵占据哈密、吐鲁番等地,使天山南北广大地区均在噶尔丹统治之下。据梁玢:《西陲今略》、《嘎尔旦传》记载:“嘎尔旦资用极备,作小连环锁子甲,轻便如衣,射可穿则杀工匠”,又云:“其甲士持鸟枪、短枪腰弓矢佩刀,橐驼驮火炮。出师则三分其国人以更番。”和布克赛尔县档案馆保存的5副锁子甲与此相同。

知识出处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志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9

本志客观地记述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等各方面的历史与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载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各族人民战天斗地,改造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伟大业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