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县玻璃制品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6735
颗粒名称: 五、县玻璃制品厂
分类号: F426;F203;F293
页数: 2
页码: 224-225
摘要: 地处和什托洛盖镇南端。1986年县第三煤矿与江苏省干余县协作,建立玻璃马赛克厂。1988年10月,从第三煤矿分出,单独成立玻璃马赛克厂,有职工96人。该厂有固定资产51.5万元、流动资产27.92万元。1989年开始建玻璃熔炉,投入生产,产品有玻璃家具、糖缸、灯具等,产量17.2吨,产品销往伊犁、博乐、塔城、阿勒泰地区。
关键词: 玻璃马赛克 玻璃熔炉 玻璃器皿 乌鲁木齐市 塑料编织

内容

地处和什托洛盖镇南端。1986年县第三煤矿与江苏省干余县协作,建立玻璃马赛克厂。1988年10月,从第三煤矿分出,单独成立玻璃马赛克厂,有职工96人。该厂有固定资产51.5万元、流动资产27.92万元。1989年开始建玻璃熔炉,投入生产,产品有玻璃家具、糖缸、灯具等,产量17.2吨,产品销往伊犁、博乐、塔城、阿勒泰地区。
  1989年底,该厂交二轻局主管,1990年仍继续生产,因生产成本比销售价高1倍多,造成生产越多亏损越大的局面。至4月底,玻璃熔炉报废,临时工人也大部分辞退,从此停止玻璃器皿的生产。
  1991年5月,该厂购进一批原材料,用两个月时间,烧制出马赛克2万多平方米,当年加工成品11749平方米,产品质量明显提高,销往塔城、伊犁地区。
  1992年7月,从乌鲁木齐市塑料编织总厂购买了一部分生产设备,加上从县二轻局调来的部分设备,建立一套完整的塑料编织袋生产线,乌市塑料编织总厂派来4名技术人员负责安装设备,并培训生产工人。当年9月,该厂生产的编织袋打入市场,产品销往县境的膨润土厂、盐场、化工厂、水泥厂及乌尔禾化工厂、福海等地,但还是产大于销,仍未改变亏损局面。
  该厂开采的石英砂,除用作生产玻璃器皿和马赛克的主要原料外,经过宣传推销,逐渐扩大销售量,如今已销往奎屯、独山子、石河子、沙湾、乌苏、昌吉、吉木萨尔、乌鲁木齐市等地,1992年销售量599吨。

知识出处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志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9

本志客观地记述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等各方面的历史与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载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各族人民战天斗地,改造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伟大业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