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县查斯托洛盖煤矿(县第一煤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志》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6717
颗粒名称: 二、县查斯托洛盖煤矿(县第一煤矿)
分类号: F426;F293;TM621
页数: 2
页码: 214-215
摘要: 始建于1958年,位于县城南部36公里的和什托洛盖盆地北缘,交通方便,距阿勒泰市至乌鲁木齐市公路6公里,距克拉玛依市用煤大户150公里,距县主要用煤单位水泥厂、火电厂等只有1~2公里。该煤矿的兴建主要是为了适应1958年大炼钢铁的需要,土法上马,建简易井1对,由柴油机供电,镐头挖煤,人力运输,有工人60名。当时矿名为和丰煤矿,1985年改为县一煤矿,1990年改为现名。
关键词: 劳动服务公司 乌鲁木齐市 克拉玛依市 砖混结构住宅 刮板运输机

内容

始建于1958年,位于县城南部36公里的和什托洛盖盆地北缘,交通方便,距阿勒泰市至乌鲁木齐市公路6公里,距克拉玛依市用煤大户150公里,距县主要用煤单位水泥厂、火电厂等只有1~2公里。该煤矿的兴建主要是为了适应1958年大炼钢铁的需要,土法上马,建简易井1对,由柴油机供电,镐头挖煤,人力运输,有工人60名。当时矿名为和丰煤矿,1985年改为县一煤矿,1990年改为现名。该矿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煤炭储量约950万吨,按现在设备、技术力量可采30年左右。矿部下设5个科室、1个劳动服务公司。现有生产矿井6口,采煤巷道总长1800米,其中有5口井分布在生活区的西面,1口无烟煤井分布在离矿南约12公里处。1992年,全矿有450人,其中职工人数208人。
  1958~1992年,共产煤100余万吨,实现利润541万元,实现销售税金100万元,1970年以后连续8年盈利。矿工计酬是以吨煤工资、岗位工资、档案工资相结合,用工制度采取固定工、合同工、农村季节工结合使用。财务结算是以各井口为单位,实行多劳多得制度。井下有防爆设备、通风设备、刮板运输机,现有货车2辆、小车2辆、两个机修点、1台地磅。有职工浴池、矿子女学校校舍。近年来正式职工陆续住进了砖混结构住宅,户均面积60平方米,住宅安装了自来水,解决了多年吃水难的问题。

知识出处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志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志》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9

本志客观地记述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等各方面的历史与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载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各族人民战天斗地,改造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伟大业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