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藏北凯歌》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6196
颗粒名称: 六十一
分类号: C55;I267;K825
页数: 16
页码: 721-736
摘要: 今天草滩上的景象和往日大不一样,到处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天刚亮,牧民们就起来忙个不停,准备着迎接大军。一张张笑脸,不时望着草原的北边,看看亲人们来了没有。性急的人们三五成群地往连队驻地跑,他们要打听打听大军究竟什么时候能到。先遣连的住房、操场上,到处是人。有的在大声说笑,有的在低声细语。
关键词: 解放军 女护士 卫生队 指导员 金珠玛米

内容

今天草滩上的景象和往日大不一样,到处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天刚亮,牧民们就起来忙个不停,准备着迎接大军。一张张笑脸,不时望着草原的北边,看看亲人们来了没有。性急的人们三五成群地往连队驻地跑,他们要打听打听大军究竟什么时候能到。先遣连的住房、操场上,到处是人。有的在大声说笑,有的在低声细语。
  远处的牧民们,有的骑马赶来了。他们跳下马就着急地问:“大军来了吗?”当他们得到还没有到的回答时,才长出一口气,“哎,总算提前赶来了!”
  加杨格及和五金次仁也骑着马来了。
  扎西、多吉和萨姆及,显得很活跃。他们在人群中跑来跑去,招呼着四面八方赶来的牧民,这里说说,那里讲讲,没有停歇的时候。
  牧民们越来越多。猛然,清脆响亮的集合号音响了。人群拥挤、笑语喧哗的先遣连驻地霎时间变得十分肃静。先遣连的战士们排着整齐的队列,牧民们也自动地排列成两行,一同到草滩上,迎接毛主席、共产党派到西藏来的大军。
  藏北的初夏多么美好啊!阳光是那么和煦,草儿是那么丰美,花儿是那么艳丽。整个草原,就象绿色地毯,一直铺到蔚蓝色的天边。远处巍峨的雪山,披着洁白的银装,屹立在草原的边缘。近处草滩上羊群蠕动,不时传来鞭响和牧羊人的歌声。突然,有谁喊了一声:“大军来了!”
  人们不约而同地向远方望去。在绿色的草原上,湛蓝的天空下,飘动着一面鲜艳的红旗。红旗后面是飞驰着的大队人马。人们的心激动得欢跳起来。
  大军近了,更近了。牧民们全神贯注地凝视着。果然不错,和这里的金珠玛米一个样,全是黄军装,军帽上戴着明光闪耀的红五星,背着枪,挎着战刀,骑着高头大马,容光焕发,十分威武。牧民们赞叹着:“多么威武雄壮的队伍啊!”
  大军来到了眼前,欢迎的人群一下子沸腾起来。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人们振臂高呼着口号:
  “热烈欢迎大军到来!”
  “坚决拥护和平解放西藏!”
  “统一祖国!”
  “坚决把帝国主义势力从祖国的西藏驱逐出去!”
  “中国共产党万岁!”
  “毛主席万岁!万万岁!”
  ……
  雷鸣般的掌声,口号声,掠过原野,震荡在辽阔的藏北草原上空。
  加杨格及和五金次仁捧着哈达,向带队的解放军迎了上去。
  带队的部队首长是师政委刘强,他在赵虎的陪同下,迈着矫健有力的脚步,从欢迎的人群中走过,不停地向战士们和牧民们挥手致意。他那张温和慈祥的笑脸,使人感到十分亲切。
  索南捧着哈达迎了上来,他是最后赶到草滩上来的。赵虎忙向刘强介绍道:“政委,这是索南先生。”
  刘强从先遣连汇报工作的电报中已经了解这个人的面目。他接过哈达,把索南上下打量了一番,说:“索南先生,西藏和平解放了,希望你按照协议的精神多做一点有益的事情。”
  “是,是!”索南微弯着腰说,“我拥护和平解放西藏。贵军宽大为怀,我很感激。”
  牧民们簇拥着大军来到操场上。先遣连的战士们和久别的战友热情握手,亲切交谈。牧民们眉开眼笑,把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酥油茶送到亲人们的手里。操场上热浪滚滚,一片欢腾。
  江珠老人昨晚上从几十里外的地方赶回来,要去看杨卫国,路上碰见赵虎,被他劝回去了。他回到家里,连夜宰了一只肥羊。见大军来了,他急忙回家背着羊又返回连队驻地。牧民们见了,也学着他的样子,纷纷跑回家宰羊,不一会就送来了好几十只。另一些牧民送来了一块块的酥油。战士们不肯收,牧民们异口同声地说,这是他们对金珠玛米的一点心意,不收不行。部队首长只好下令收下,并按当地民族习惯,送给他们一些茶叶、白糖作为回礼。
  牧民们高兴地收下了。
  刘强在出发时已经知道杨卫国病重,见他没来迎接大军,心里很急。和战士、群众见完面,就叫赵虎领他急急忙忙向连部走去。师部卫生队的医生,遵照刘强的指示已经先到连部。刘强进了连部走到床边握住杨卫国的手,说:“杨卫国同志,我们来了。”
  “老杨,政委看你来了。”赵虎紧握住杨卫国的另一只手说。
  杨卫国今天一早就昏迷过去好几次,但是他仍然坚持着,他要看看首长,看看大军。现在他终于盼来了大军,盼来了首长。听,政委的声音是多么亲切啊!他多么希望能向首长汇报工作啊!可是不行,他已经张不开嘴,说不出话了。刚才他听到了人群欢呼的声音,眼前仿佛看见了大军在人群中走过;看见了英雄的先遣连高举着红旗在胜利进军。他们翻过了冈底斯山,把红旗插上了喜马拉雅山。他心里一阵喜悦,用力睁开了双眼,但是什么也看不清。现在他想给政委说话,嘴唇动了两下,没说出声来。刘强松开他的手,俯下身子,把耳朵贴到他的嘴边,说:“卫国同志,有什么话你说吧!”
  杨卫国似乎听到了政委的声音,他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断断续续地吐出微弱的语声:“政委,工作日记在……在……”他移动了一下手臂,指了一下枕边。
  刘强伸手从枕边拿起那本厚厚的红皮工作日记,说:“卫国同志,你的工作日记我拿到了。”
  杨卫国微微地点了点头,微笑着闭上了双眼。
  刘强和赵虎沉痛地摘下了军帽。
  先遣连的同志赶来了,沉痛地立在杨卫国的身旁。
  刘强默悼着:“卫国同志,十几年来你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党为人民战斗、工作。你先后立下了六次战功,获得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但是你谦虚谨慎,从不骄傲。无论在多么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你总是怀着饱满的革命热情,抱着必胜的信念,克服艰难险阻圆满完成党交给你的任务。你在解放西藏、统一祖国的伟大事业中呕心沥血,积劳成疾,为党为人民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你是我们党的好儿子。你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赵虎默悼着:“老杨呀,老杨!在过去艰苦的战争年月里,无论是打仗行军,你总是吃苦在先,冲锋在前。在进藏途中,你事事带头,为我们作表率。进入藏北,你日夜操劳,不分昼夜为党工作。你的病情那么严重,我们劝你休息,你总是用革命的道理来说服我们,坚持工作不停息。在你卧床不起的时候,你仍然满怀革命激情,和疾病作斗争。你把全部心血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你是我们学习的光辉榜样。”
  先遣连的同志们默悼着:“我们衷心尊敬爱戴的指导员啊!我们永远忘不了你。你对我们百般爱护,可是对自己却毫不顾惜,忘我地工作直到最后的一口气。你耐心教育我们,热情鼓励我们,使我们不断进步。我们永远牢记你的教导,学习你的榜样,继续战斗,把革命进行到底。”
  牧民们也都陆续走来,沉痛地静立悼念:“金珠玛米啊,你为了解放我们贫苦牧民,翻山越岭,吃尽辛苦,来到藏北,把我们当作一家人,处处为我们贫苦牧民着想,关心我们。贫苦牧民永远也忘不了你的好处啊!”
  江珠老人分开人群,跌跌撞撞地走到杨卫国身边,捧着杨卫国的手,滚滚热泪从他饱经风霜满脸皱纹的面庞上滴落在杨卫国身上。眼前浮现出第一次和杨卫国见面以后的一幕幕情景。他相信象这样的好人,会永远活在草原人们的心上的。
  人们在为杨卫国的牺牲痛惜落泪,但也更加坚定了他们继续进军,夺取更大胜利的信心,更加激发了他们顽强战斗的革命意志和勇气。一个人倒下去了,千百个人站起来,踏着烈士们的血迹,奋勇前进。他们安葬了自己的战友,又投入了新的战斗。
  赵虎走进连部,刘强正在详细翻阅杨卫国整理的工作日记。见赵虎进去,让他坐下,关切地问:“赵虎同志,现在同志们的体质怎样?”
  “都还好,请首长放心。”赵虎回答。
  “你这个连长,再当尖兵,继续前进有困难吗?”刘强问。
  赵虎站起身,坚定地说:“没有困难,坚决完成任务。”
  刘强满意地点点头说:“还是老样子,一点没变。”
  政委心里很高兴,这么艰苦的环境,连队的精神面貌如此旺盛,不用问就可以知道,他们的党支部发挥了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他注视着赵虎说:
  “你们连在完成统一祖国,驱逐帝国主义势力,解放西藏这一艰巨任务中,为党为人民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了表彰你们的功绩,上级党委决定授予你们‘先遣英雄连’的光荣称号。我代表师党委和全师的同志,向你们表示祝贺。希望你们保持荣誉,再当尖兵,胜利前进。现在还不能马上给你们连配备指导员,你把支部书记的工作重担也挑起来。”
  “坚决完成党交给我们的任务!决不辜负党的希望!”赵虎站起身来,向首长作了保证。
  “嗯,应该这样。我们的部队,在党和毛主席领导下,不论在任何时候,都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刘强停了一下,问:“你们副指导员怎么没来?”
  “他正在给同志们安排食宿。”赵虎说,“我去叫他来。”
  赵虎转身要走,刘强叫住说:“不用了。我正要到班里去看看大家。”刘强说着,站起身来。
  赵虎陪着刘强向战士们的住房走去。
  下午,赵虎去找政委汇报工作。刘强说,你不要说了,卫国同志整理的工作日记已经详细汇报了。赵虎走出政委房门,叫上旺堆,特意跑去看望随着大军一起回来的去年押送俘虏去师部的十几个同志。他们这次是给大军带路的尖兵班。赵虎和旺堆走进他们的住房,大家齐声招呼着他们,和他们亲切握手。
  赵虎紧紧握住巴图的手说:“老巴,听政委说,去年押送俘虏的时候,你们的脚都冻坏了。可是你发来的电报并没说这件事啊。”
  “不厉害,住了几天的医院就好了。”巴图笑着说,“本来不用住院的,首长们都很关心,硬让去,只得去了。”
  “这次继续进军我们连又是尖兵。”赵虎兴奋地说,“老巴,你看这个任务怎么样,还满意吧?”
  “什么时候出发?”巴图兴奋地问。
  “后天。”赵虎说。
  “这次翻越冈底斯山,我来当尖兵。”巴图立即提出了要求。
  “好呀,脚还没好利索,又抢开任务了。”赵虎笑着说,“这个任务再轮不上你了。”
  战士们听说这次进军又当了尖兵,心里万分高兴,都要求立即回到班里去。恰好这时各班的同志都跑来了,各自拉着本班的同志,帮着扛行李,拿东西,说说笑笑地回班里去。
  赵虎、巴图、旺堆三人亲密地说着话,向连部走去。巴图问:“连长,你见才仁杰没有?听首长说这次参观对他教育很大。他提出要给部队继续进军带路哩。”
  “见着了。”赵虎说,“我让他回去看看彭措和卓桑去了。”
  萨姆及今天跑了一天。她天没亮就忙着把酥油茶打好了,从草滩到先遣连驻地往返几次,直到中午才把大军迎来。然后,她又和卓玛两人领着一帮妇女,把酥油茶给新来的金珠玛米送去。一直忙到现在,天都黑了,她才有了点空闲时间。
  这几天萨姆及的脑子里不断地在想,旺堆经常对她说,解放军不分民族,不分男女,只要是决心永远跟着毛主席、共产党闹革命的穷苦劳动人民,都可以参加。革命是什么呢?旺堆给她解释过,解放西藏使奴隶翻身是革命,打土匪消灭反动派也是革命……。李成也经常给她讲革命道理,告诉她解放军里有好多好多女医生。萨姆及想了几天,觉得这样的队伍是天下最好的了,她决心要参加解放军。她向阿爸一说,阿爸不反对,还说当年红军里就有不少女兵,她心里更加高兴了。今天下午她几次想找连长说说,但是连长忙得一点空也没有,直到天黑也还没找到机会。她决定先去找旺堆说说。
  天黑好一阵了,萨姆及找到了旺堆,把他叫到操场上,焦急地说:“旺堆,我要革命,和你一样,参加解放军,你收不收我呀?”
  “我哪能收呢?”旺堆说。
  “你不是副指导员了吗?收个人还不行吗?”萨姆及望着旺堆。她想,只要旺堆说一声同意,事情可能就成了。
  “不行,不行!”旺堆说,“这个事连里决定不了。”停了一下,旺堆给她出了个主意,说:“这样吧,你先去找连长说说,把他说通,事情就好办了。”
  “今天找了半天,他都没空,你帮我说说不行吗?”萨姆及说。
  “最好是你自己去。一定要有决心,态度要坚决。”旺堆说,“不答应,你就不走。”
  萨姆及听旺堆一说,有了主意,信心更足了。她和旺堆分了手,回到家里,一心想着参军的事,一夜没睡着。
  好不容易挨到天亮,她急着跑到先遣连驻地。先遣连正在开胜利进军的誓师大会,师政委刘强刚宣布了授予先遣连为“先遣英雄连”的称号。场上掌声雷动,口号声接连不断。
  萨姆及见连长在前面,不好马上去找他说话,就在一个女护士身旁找了一个地方坐下来。萨姆及的眼睛凝视着女护士好一阵,问她:“金珠玛米,你在部队里做什么工作?”
  “我在卫生队里当护士。”女护士说。
  萨姆及不知道护士是干什么的,接着问:“当护士要做些什么,我怎么没听李成门巴说过。”
  女护士说:“护士、门巴都是医务工作。”
  萨姆及一听,心里分外高兴,忙说:“金珠玛米,我要参加解放军,和你在一起,你愿意吗?”
  那个女护士看她这样热情,拉住她的手说:“欢迎、欢迎!”
  “我参加了解放军也穿你这样的衣服吗?”萨姆及问。
  “那当然。”
  一阵激烈的掌声、口号声打断了她们的说话。大会结束了。萨姆及站起来,准备跑去找连长。女护士抓住她的手不放,问她:“哪里去?”
  “找连长,参加解放军。”
  “我和你一起去。”
  萨姆及和这个女解放军已经交上朋友了,两个人手拉手地向先遣连的连部跑去。
  赵虎和刘强刚由操场回到连部,正在说话,萨姆及和女护士手拉着手跑了进来。两人诧异地把眼光转向闯进来的人。赵虎正要开口问话,萨姆及却抢了先,说:“连长,我要参加解放军!”
  “谁叫你来的?”赵虎心里已经明白了,笑着问。
  “我自己。”萨姆及说。
  “你阿爸同意吗?”赵虎问。
  萨姆及急促地回答道:“同意,同意!”
  “他怎么没来?”赵虎问。
  萨姆及听了这句话心里急了。忙说:“不信,我叫阿爸去。”
  说完转身就跑。赵虎叫了两声也没叫住。萨姆及头也不回地一直向草滩跑去。
  赵虎望着刘强说:“政委,我们想收几个藏族牧民参军,你看行不行?”
  “条件成熟了?”刘强问。
  “都是我们的骨干,苦大仇深。”赵虎说。
  “这个姑娘呢?”
  “她爷爷给我们红军带过路,被土司杀害了……”接着,赵虎把情况详细地介绍了一遍。
  刘强满意地点了点头。
  “她还能说好多汉话哩!”女护士在旁边插了一句。
  “她很聪明,帮我们做了不少工作,学了不少汉语。”赵虎停了一下又说:“她在李成那里学了一些医务知识。不错,是个好学上进的姑娘。”
  女护士心里更加喜欢了,忙说:“政委,把她给我们卫生队吧!她还可以给我们当翻译哩!”
  “啊,人还没收下,就抢开了。”刘强笑了。接着对赵虎说,“这要看看先遣连连长的意见了。”
  “连长,刚才在操场上她已经和我说好了,愿意和我在一起工作。”女护士说。
  “啊?你们早就联系好了吗?”赵虎笑着说,“政委都没说的,我还有啥意见。”
  “那就算我们的人了!”女护士高兴得跳了起来。
  “不要忙,等会儿还得听听她阿爸的意见。”赵虎说。
  “准成。我给她准备东西去。”女护士转身向门外跑去了。
  女护士跑出去之后,赵虎说:“政委,原来老杨和我商议过,我们部队应该为党多培养一些当地民族干部。现在让他们在部队里锻炼,将来需要的时候,再把他们转送到地方上去。”
  “有远见,应该这样做。”刘强说,“这是我们的一个重要任务。现在西藏和平解放了,但是阶级斗争不会熄灭,有时可能更加激烈。帝国主义不会甘心,西藏少数反动上层分子也不会就此罢休。我们在这个地区必须要有一批当地民族骨干队伍。”
  赵虎正和政委说着话,卫生队的指导员和刚才那个女护士一齐跑来了。一进门,卫生队的指导员就高声说:“政委,给我们的人呢?”
  “你这个指导员也太性急了嘛!”刘强笑了,“兵还没到,接兵的倒来了。”
  “政委,我们那里没有配备翻译,给老乡看病,话也说不通,把人急死了。”卫生队的指导员说,“这个姑娘懂一点汉语,又学了一些医务知识,到我们那里去最合适,一定得给我们。”
  “没翻译你们自己培养嘛,光向组织伸手还行!”刘强说。
  “政委,你把这个姑娘给我们,一定把她培养成一个护士、医生兼翻译。”
  卫生队指导员的话还没完,顿珠和萨姆及来到了连部。萨姆及一进屋就冲着赵虎说:“连长,你问问我阿爸同不同意?”
  萨姆及把两只眼睛转向阿爸。顿珠还没来得及开口,萨姆及又说话了:“阿爸,你说说,说话呀!”
  顿珠笑着说:“连长,让她去吧!她参加我们自己的队伍,我打心里高兴。”
  “她走了,你怎么办?谁照顾?”赵虎问。
  “我身子还很硬朗,没问题。”顿珠说。
  萨姆及听赵虎仍然不同意,心里着急了,就说:“你不同意我也不走了。我和这个解放军说好了,和她在一起。”
  卫生队的指导员听萨姆及的汉话说得不错,又见她十分纯朴,性格开朗,心里乐开了花,说:“萨姆及同志,我们欢迎你!”
  “快走,走呀!”女护士拉住萨姆及的手往外就跑。
  顿珠见解放军对萨姆及这样亲热,心里说不出的高兴。他跟随在萨姆及她们后面走出来,望着女儿离去的背影。啊,想起来了,那匹马应该让萨姆及骑去。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他紧跟着跑到卫生队,叫上萨姆及一起回到家里。亲自把马刷打得干干净净,让女儿骑上,又把她送到卫生队,就转身走了。这可把卫生队的指导员难住了,怎么能收老乡的马呢?他跑到先遣连连部找政委,请示如何处理。赵虎把这匹马的来历说了一遍。刘强说:“这样吧,这匹马收下,让后勤设法买一头牦牛给顿珠送去。”
  赵虎和政委研究起明天出发需要找向导的问题,多吉走来了。两眼扫视一下屋里的人,然后说:“连长,大军明天要走吗?”
  “要走。”
  “你们也走吗?”
  “走。”
  “我的事怎么办?”
  赵虎知道多吉说的是参军的事。昨天已经找过他两次了。但是,他总是想,香孜阿妈年岁大了,多吉一走,家里没人照顾。赵虎说:“是参军的事吧?”
  “是。”
  “你走了香孜阿妈怎么办?”
  “没关系,现在有了牛羊,她自己可以生活了。”多吉说。
  “她乐意吗?”
  “乐意。”
  正说着,香孜阿妈急急忙忙跑来了。她拉着赵虎的手说:“连长,让多吉去吧!没有金珠玛米,我们穷人活不成啊!去年要不是金珠玛米来,我也活活饿死了,哪能活到今天。”
  是啊,多少年来的苦难生活使香孜阿妈体验到,只有共产党、毛主席派来的金珠玛米才是一心为穷苦牧民的。这样的队伍人人爱戴。她决心把儿子送去参加解放军。
  赵虎很理解香孜阿妈的心情,她是一个在苦水里泡了一辈子的人啊!见政委没有吱声,他没有马上表态,想请示政委以后再定。他说:“多吉,你和香孜阿妈先回去,我们研究以后再告诉你。”
  “连长,说什么也得让我去。”多吉说。
  “让他去吧!”香孜阿妈说,“有了共产党毛主席派来的金珠玛米,我们穷人才有了依靠。”
  赵虎把香孜阿妈和多吉送出了连部,刚转回来坐下,扎西随脚走进来。赵虎猜想,准是为参军的事来的。
  扎西一进来,往当中一站,说:“连长,我扎西参加解放军的事,定了没有?”
  “没有。”赵虎随口应道。
  “不管你们定不定,我扎西坚决跟着金珠玛米走!”扎西坚决地说,“就是走到天边,上刀山、下火海也和金珠玛米在一起。”
  虽然是简单的两句话,可是包含着多么深厚的阶级感情啊!赵虎心里很受感动,说:“扎西,你走了,多桑大叔、卓玛他们怎么办?”
  “连长,共产党、毛主席派解放军来救了阿爸,救了卓玛,救了我扎西全家,我怎么能离开解放军呢。我扎西坚决跟着共产党、毛主席走,跟着解放军走!”扎西说得十分恳切坚定。
  “好,你先回去,我们研究以后再告诉你。”赵虎说。
  扎西转身走了。
  刘强坐在那里,一直静心地听着这几个人说出的火热的语言,观察着他们的举止行动,特别是听了扎西说的一番话,他被深深感动了。他脑子里转动几下,猛然想起了扎西这个名字。他问赵虎:“这个扎西,是不是你们在电报中说的那个?”
  “就是他。”赵虎回答道。“性情很豪爽。”
  “是条硬汉子。”刘强称赞道。
  “刚才那个多吉,也是我们电报里提到过的。”赵虎说。
  “是的,他和桑珠救出了小刘,桑珠牺牲了。我看了你们的报告。”刘强说。
  赵虎接着把扎西、多吉的情况,和桑珠为救小刘而牺牲了的情况都详细作了汇报。
  刘强心里十分满意。从这两天看到的情况,可以感觉到先遣连的群众工作做得十分出色。尤其在这个藏北地区,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做到这种程度,是很不容易的。他们不愧为英雄的连队,起到了我军战斗队、工作队、宣传队的作用。刘强想,刚才研究的给几路部队找向导的事,还成什么问题呢?他说:“赵虎同志,我看刚才这几个牧民就是很好的向导嘛!”
  “政委,我想他们应该既是向导又是我们部队的一员。”赵虎说。
  “我同意你的意见。”刘强高兴地说,“你们安排去吧!”

知识出处

藏北凯歌

《藏北凯歌》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79

这部小说,写的是一九五〇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的一支骑兵先遣连进军西藏北部,为我大部队从藏北进军、配合各路大军解放西藏开辟通路,侦察敌情而英勇战斗的故事。这支英雄连队在民族隔阂很深、社会情况复杂、不适应高原气候和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积极开展群众工作,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挫败了反动派的种种阴谋诡计,消灭了乌斯满残匪,终于在藏北站稳了脚跟。在统一祖国,驱逐帝国主义势力,解放西藏的斗争中,为人民立了大功。作者描写了连队指导员杨卫国、连长赵虎、战士小刘和藏族战士旺堆、郎久等英雄群像;描写了解放军战士英勇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藏族人民与解放军之间的鱼水深情。语言朴实,情节生动感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