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藏北凯歌》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6191
颗粒名称: 五十六
分类号: I267;I247;G634
页数: 12
页码: 661-672
摘要: 晚上,扎西听见草滩上一阵急骤的马蹄声,忙跑出帐篷来看,是金珠玛米的骑队飞奔过去了,估计是去打土匪的。他正准备去叫人随同金珠玛米一起去,恰好这时多吉、萨姆及和一些牧民积极分子都跑来了,他们也都愿意帮助金珠玛米打土匪。商议了一下,又分头去找了一些人,不一会就聚集了二十几个男女青年。可是路太远,走去就晚了。萨姆及想出了主意,说:“上次打土匪,金珠玛米俘获了好多马匹,我们去借用一下,金珠玛米一定会同意的。
关键词: 积极分子 副连长 看不见 金珠玛米 大雪山

内容

晚上,扎西听见草滩上一阵急骤的马蹄声,忙跑出帐篷来看,是金珠玛米的骑队飞奔过去了,估计是去打土匪的。他正准备去叫人随同金珠玛米一起去,恰好这时多吉、萨姆及和一些牧民积极分子都跑来了,他们也都愿意帮助金珠玛米打土匪。商议了一下,又分头去找了一些人,不一会就聚集了二十几个男女青年。可是路太远,走去就晚了。萨姆及想出了主意,说:“上次打土匪,金珠玛米俘获了好多马匹,我们去借用一下,金珠玛米一定会同意的。”
  于是他们跑去向金珠玛米借了马匹,问清路线,就急驰而去。可是等他们赶到地方,战斗已经结束好一阵了。
  赵虎这时正和巴图、万明商量追击残匪的问题。扎西要求让牧民参加追击残匪的战斗,赵虎满口答应,并请牧民积极分子参加一起商量。扎西说:“这沟很长,走到头快马要跑一天一夜,慢一点得一天两夜或两天一夜。两面山势险峻,没有岔道,进了这个沟口,只能从那个沟口出去。一出沟口就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如果土匪出沟以后就不好追了。”
  赵虎问:“沟很宽吗?”
  “有的地方宽,有的地方窄。”扎西说,“在离前面沟口十几里的地方有一段很窄的深谷,只有几丈宽。”
  赵虎皱着眉头思考着:“我们从后面追击,地形对我们很不利。要是能调一部分人马迂回到沟的前面堵住,形成两面夹击的形势,那就好了。”他问:“扎西,能不能找条近路过去一部分人,在你说的那段狭窄的地方把残匪堵住?如能找到这条近路,我们就可以前后夹攻,一举全歼逃敌。”
  牧民积极分子们议论着,谁也没想出个主意。扎西思索了一会开了口:“连长,有条近道可以过去。”
  大家听说有近道,眼睛都集中到他身上。
  小刘着急地问:“这条道在哪里?离这有多远?”
  扎西睁大眼睛,扫视一下大家,指着眼前的大雪山说:“这座‘神山’上可以过去。这条沟是围着大雪山绕过去的。从这座雪山翻过去,有条二十来里地的横插小沟,穿过去就又进到这条沟里,离那个狭窄的地方也不远了。”
  牧民们听说要翻越眼前巍峨耸立的“神山”都摇摇头。一个牧民长吁一口气说:“除了神仙谁能过去?”
  这座雪山当地牧民都称它“神山”。夏季云雨迷蒙;冬季风雪弥漫。山上常年积雪不消,从来也没听说有人走过。听了扎西的话,牧民们摇头,这也是很自然的了。但却引起赵虎的极大重视,他兴奋地问:“扎西,这山有人翻越过吗?”
  “有。”扎西肯定地说。
  “谁?”
  “我。”
  “你?!”
  牧民们都惊疑地看着他,似乎有点不相信。
  巴图心里很激动,问他:“你是怎么过去的?”
  扎西兴奋地叙述着翻越这座雪山的经过:
  “这事我从来没对人说过。五年前我领着一些穷苦牧民抗差抗税,索南派人抓我。他们在后面骑着马追,我在前面徒步跑。一直跑到这座雪山脚下,无路可走了,眼看索南的狗腿子就要追到跟前。我没办法,就只好往这座雪山上跑。索南的狗腿子骑着马没法上去。我从这座雪山上翻了过去,终于把他们甩掉了。不过,这座雪山很难翻。”
  战士们听他一说,心里感到高兴,牧民们的脸上也都露出了笑容。王吉成怕土匪跑掉了,心急地说:“连长,我们赶快过雪山吧!”
  扎西也催促着说:“快走吧连长,我给你们带路。”
  “我们也一起去。”多吉和一些牧民积极分子要求着。
  赵虎圆睁炯炯有神的大眼,坚决果断地说:“好,立即行动!有扎西给我们带路,胜利完成翻越雪山,干净彻底地消灭残匪的任务就更有把握了。”
  巴图要求道:“连长,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赵虎用手在大腿上拍了一下,紧接着巴图的话说:“行,就这么办。你带领两个班,立即出发,翻越大雪山,一定要在明天中午前赶到扎西说的那个地方,构筑好工事,坚决堵住逃窜的残匪;我在后面追,来个两面夹击,关着门打狗,决不让逃走一个。”
  “我们也一起去!”牧民积极分子们又一次提出了要求。
  赵虎和蔼地望了望他们,转过脸来对多吉说:“多吉,现在请你们帮忙办件事情。”
  多吉干脆利落地说:“连长,要我做什么,你就说吧!”
  “由你负责领着这些乡亲,带上缴获的武器,把俘虏押送回驻地交给指导员。”赵虎见多吉有些迟疑,知道他一心要去打土匪,接着解释道:“现在我们抽不出人来押送俘虏,这个事情也很重要,只得依靠你们了。”
  多吉想,这也对,可不能让这些已经抓到手的土匪溜掉。他坚决地说:“连长,你放心,保证这些家伙一个也跑不掉。”说着,叫上牧民积极分子们背上枪押送俘虏去了。
  萨姆及一心要去打土匪,别的人走了她却站在那里没动。她想,扎西给金珠玛米带路翻雪山,我可以给金珠玛米带路进沟。她说:“连长,我给你们带路进沟。这沟里我放过好多次羊,可熟悉了。”
  赵虎也正在考虑找一个牧民带路。他觉得萨姆及机灵勇敢,上次打羊场也带过路,而且还做了不少事情,让她去倒也合适。但又考虑她毕竟是个女孩子,最好不让她受累,是不是另找个人呢?萨姆及见赵虎没说话,心里急了:“连长,你还不相信我吗?这条沟哪里宽哪里窄,哪里是石头滩,哪里是平地,我全清楚。”她见赵虎还没开口,气鼓鼓地说:“你不让我带路,我也要去。”
  “好,让你去,快去准备准备。”
  萨姆及欢天喜地转身走了。
  赵虎对巴图说:“集合人马,准备出发。”
  巴图跑去集合人马去了,赵虎大步走到加杨格及和五金次仁身边对他们说:“我们要立即出发,继续追击土匪,一举把他们彻底消灭光。你们两位就不必再去了。牧民们的牛羊必须马上让他们领回去,这件事就请你们协助办理一下。”
  五金次仁和加杨格及连声道谢。牧民们激动万分,含着眼泪,热情地握着赵虎的手,要求消灭了土匪之后一定到他们家里去做客。
  队伍集合好了。赵虎急步走过去,向巴图说了声“出发”,两队人马同时开始行动了。
  巴图带着两个班来到大雪山脚下。这时风停雪止,星月当空。高大的雪山,云雾遮顶,在月光下,使人感到神秘莫测。战士们一个个迈开大步往山上爬去。爬到半山腰,渐渐接近云雾,看不见星星和月亮了。越往上爬,云雾越浓,仿佛在云雾中穿行。王吉成突然转过头来,高兴地说:“副连长,都说孙悟空能腾云驾雾,现在我们和他相比,你说怎么样?”
  巴图还没来得及回答,张志德抢过话头说:“他连个火焰山都过不去,还要去借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子!”
  王吉成笑着问:“他到西天取经是走的这条路吗?”
  “他决不会翻这座雪山,一定是从沟里绕过去的。”张志德好象满有根据地说。
  巴图听着战士们风趣的对话,心里高兴,笑着问张志德:“你怎么知道,问过他吗?”
  “我想,他既然怕火,一定也怕雪。”张志德笑着说,“你们不信问问他去!”
  “照你这么说,唐僧取经没走这里罗!”王吉成紧追着不放。
  “那当然,他们根本过不去。”张志德豪迈地说,“我们是毛主席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什么火焰山、雪山、冰山、‘神山’、‘鬼山’,统统都要被我们踩在脚下。”
  大家说说笑笑,忘记了劳累和寒冷,一个紧跟一个向雪山顶上爬。由于高山缺氧,越往上越觉得气短胸闷,呼吸急促,但都咬着牙坚持前进。大家正一步一步地往上走着,扎西忽然惊喜地说:“到了,到顶了!”
  巴图抬头一看,可不,已经到了一个马鞍形的地方,扎西说过应该从这里下山。他转过头来,向跟在后面的战士们喊道:“同志们,快呀!到顶了。”
  这时每个同志的腿上都添了一把劲。一个紧跟一个呼哧呼哧地爬上了山顶。
  他们越过鞍部来到了雪山背面,放眼望去,简直是冰雪的世界。黑夜里,白光闪烁,究竟积雪有多厚谁也闹不清。冰坂光溜溜的,使人不敢落脚。扎西走这样的冰山有经验,他领着同志们三绕两绕,就把云层绕过去了。月亮又和他们见面了,星星睁着大眼在欢迎他们。
  慢慢下到了山腰,走过一段雪坡来到了山崖边。扎西对巴图说:
  “副连长,这里很危险,要特别注意。记得五年前,我从这里摔下去过,差点把命丢了。”
  巴图往下看了看,底下是悬崖绝壁,绝壁下面是深浅莫测的雪沟。山崖边上有冰层,人必须从冰上过去,绕着山往下走。巴图决定自己先试试,他还没迈步,扎西已试探着往前走了。巴图一把抓住他说:“扎西,你下来!”
  扎西没有理解巴图的意思,他转过头看看他,没有动,问:“副连长,不过啦?”
  巴图说:“那里危险,我先走。”
  “我来!”张志德抢上一步说。
  扎西明白了他们的意思,说:“过这样的大坂,我有办法,还是我头里走。”坚决不让他们两人先走。
  巴图觉得争取时间要紧,扎西过雪山冰坂有经验,还是让他先过吧。他嘱咐说:“扎西,你先过,可千万小心!”
  扎西高兴地说:“副连长,你就放心吧!”
  扎西十分谨慎地前进着,有时弯着腰往前挪脚步,有时趴下去,用手先清除覆盖在冰上的积雪,再往前走。他一面往前挪动,一面转过身来向巴图介绍情况:哪里危险,哪里必须用手帮着才能过。
  巴图在后面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他。扎西安全地过去了,他站在对面向巴图招手。巴图向战士们说:“一个接着一个,要象扎西那样小心谨慎。”说着,他带头踏上冰坂,沉着地前进,遇到不好过的地方,就向后面的同志打着招呼:“这个地方要小心!”
  走在最后的是张志德,他的前面是王吉成。两个人都走得很慢。
  由于前面过去的人很多,冰路磨得更加光滑了。张志德感到非常吃力,他走两步就得停下来,待脚踏实了以后再往前挪。他一面吃力地走着,一面还提醒王吉成说:“慢点,踩稳了再挪步。”
  张志德走着走着,突然听到前面“吱”的一声,抬头一看,见王吉成两脚一滑,身子一歪,眼看就要滑到悬崖下面去了。张志德毫不迟疑,两步跑上前去,双手用力撑住王吉成的身子,使王吉成稳住了脚步。可是,张志德自己却站立不住,两脚失去了控制,直往下滑。他赶忙弯下腰,想用手抓住点什么东西稳住身子。可是,冰坂光滑得象玻璃,没有可抓的东西,直向崖下坠去。站在崖边的同志都一齐惊呼起来:“张班长!张班长!”
  没有回声。他们又拚命地向崖下喊叫:“张班长!张班长!”
  呼呼的寒风吞没了他们的声音。夜雾遮掩了张志德的身影。
  巴图看着张志德掉下了冰崖,心急火燎。他站在崖边,向下望着,什么也看不到。他又喊了两声,仍然没有回响。
  王吉成含着泪水,难过而激动地说:
  “副连长,让我下去看看吧!”
  “副连长,我们赶快下山,派人到沟里去找吧。”郎久着急地说。
  “这个办法可行。”巴图带着人跟随扎西,绕着山腰往下跑。
  张志德坠下冰崖,生死不明,同志们心里都沉甸甸的,谁也不说话,闷着头往前赶路。
  到了山脚下,巴图决定让王吉成去沟里找张志德,其余的人继续前进。
  急走一阵,天色已经大亮了。扎西停住脚对巴图说:
  “前面已经到横插的小沟了。”
  巴图边走边对身后的郎久说:“现在一班由你负责。你带上两个人,赶到前面去侦察情况。”
  郎久带着两战士大步流星地往前面赶去。
  一大片黑云,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从雪山背后钻了出来,很快遮住了太阳,沟里骤然显得阴暗起来。深山旷野,除了从远处时而传来几声嗷嗷的狼叫,无声无息。先遣连的战士们,怀着激奋的战斗情绪,紧跟在巴图后面前进着。有谁跌倒了,后面的同志赶快上前扶起来又走;有谁跟不上了,前面的同志连忙返回身来,把枪夺过去扛在自己肩上。战士们谁也不甘落后。当他们来到逃窜的土匪将要经过的这条大沟里的时候,已近中午了。
  过了一会,郎久带着侦察组的同志跑来说:
  “副连长,沟里没发现一个马蹄印,看来土匪还没过去。离这里不远就是扎西说的那段狭窄地带,我看了一下,地形很好。”
  巴图带着战士们来到一个谷口上。谷口窄狭,便于火力封锁。谷口稍后的左侧还有一个几十米高的小石山,紧靠石壁,是一个很好的阵地。巴图带着人爬上去,站在上面一直可以看到沟的深处。郎久高兴地说:“副连长,我们这个阵地不赖吧!土匪一来,定叫他完蛋。”
  “是个好地方。”巴图心里高兴,有了这样的好阵地,消灭土匪就更有把握了。
  “副连长,土匪快来了吧?”小于问。
  巴图笑着说:“我们提前准备好,啥时候来,啥时候打。一定要‘热烈欢迎’他才行。”
  “那还用说。”郎久憨厚地笑了起来,“我这支枪,这把刀,这次要好好地‘招待’他们一下。”
  “铁塔,这次把你的力气都使出来,要不然就没机会了!”小于插了一句。
  郎久笑着说:“干革命哪能没机会!西藏解放了,还要守卫边防,保卫祖国社会主义建设。”
  “那当然,我是说,下次再没机会打土匪了。”
  “尽说废话!你是不是想把他放走了再打一次呀!”巴图的插话把大家都说笑了。
  “副连长,你真会开玩笑。费牛大的劲才找到这个好机会,哪能放过他。这次呀,不砍死他几个,也得抓几个活的。要不然我白跑了一趟。”小于说完也爽朗地笑了起来。
  “不要打嘴仗了,赶快修工事。”巴图收住笑脸说。
  “全是石头,咋修?”小于问。
  “就搞石头工事嘛!”巴图说。
  巴图仔细看了一下这个石头山包,他把机枪、冲锋枪、步枪的位置选好,大家紧张地干起来了。
  同志们都尽量想法把工事修得完善些。郎久搞得最好,他利用一个天然石洞,左右两侧垒上石头,搞了一个掩体,视线开阔,射击方便。
  工事修完,又到了天黑的时候了。巴图觉得应该让大家吃点干粮休息一会。同志们一天一夜只在路上吃了点干粮,喝了几口雪水,现在他们多么希望喝点开水吃点干粮,暖和一下身子啊!他宣布说:“同志们,我们先吃点东西,把肚子照顾好,敌人一来就没时间了。”
  郎久在一旁说:“副连长,我看先搞点开水喝吧。没开水,干粮也吃不下去,牛肉干更没法咽。”
  其实巴图也早想到这一点了。昨天追击土匪,夜里翻雪山,今天又抢修工事,嘴里都干得冒火了,要是每人能有一壶开水喝多好啊!但是,现在又不能架火烧水,晚上火光闪亮容易暴露目标。他说:“同志们再忍耐一下吧。我们不能点火烧水,不能让敌人发觉我们。”
  “副连长,我有办法,保险使敌人看不见烟火。”郎久说。
  “啥办法?”巴图问。
  “我会挖散烟灶,烧火做饭可以看不见烟火。”郎久认真地说。
  大家一听郎久会挖散烟灶,都惊奇地看着他,说:
  “那你就挖来试试看。”
  “郎久挖灶,哨兵留下,其他人拾柴禾。”巴图心里当然高兴,这样更能保证战斗力,消灭敌人嘛。他喊了一声,大家一齐行动起来。
  战士们在沟里雪地上刨了一些茶麻草拿回来的时候,郎久的散烟灶也挖得差不多了。
  大家七手八脚生着火,架起柴烧起来。战士们都把水壶架在散烟灶上烧开水。散烟灶挖得很成功,在夜空下瞧不着火光,也看不见炊烟升起。
  小于说:“铁塔,你是茶壶里煮饺子,肚里真有货哩。这一手从哪学来的?”
  “跟老班长学来的呗。”
  先遣连刚进藏北,开展侦察活动的那阵子,一次老班长跟着出去。晚上宿营做饭老班长挖散烟灶的时候,郎久走了过去,见他挖得奇形怪状的,心里感到奇怪,问:“老班长,这是干啥呀?”
  “挖散烟灶。”老班长答应了一声。见郎久不理解,接着对他解释说:“这种灶不论白天晚上都看不见烟火,不易被敌人发现。”老班长让郎久学着样挖了一个。对他说:“记着,以后外出也许什么时候能用上。”今天郎久真用上了。
  水一会儿烧开了。
  巴图说:“同志们,快抓紧时间吃点东西。”
  同志们吃着炊事班做的夹肉饼,咬着肉干,喝着开水,香甜极了。几口开水下肚,全身感到暖和有劲。
  小于说:“副连长,我们这次才是关门打狗哩!”
  另一个战士说:“他就是骑的千里驹也冲不出我们这个口子去。”
  “可不能麻痹大意!”郎久插话道,“打仗,千变万化,说不定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哩。”
  巴图认真地说:“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能放走一个敌人。”
  扎西见这些金珠玛米,已经一天两晚上没合眼了,仍然是这么欢乐,心里也很高兴。他说:“副连长,这次我也要和你们一起抓几个土匪。”
  巴图笑着说:“扎西,这次你就放心大胆地打吧,消灭十个八个我们也欢迎。”
  大家说笑着吃完了干粮,正要起身,哨兵在石山上向下面喊叫道:“副连长,敌人来了。”
  同志们都紧急行动起来,向石头山上跑去。

知识出处

藏北凯歌

《藏北凯歌》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79

这部小说,写的是一九五〇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的一支骑兵先遣连进军西藏北部,为我大部队从藏北进军、配合各路大军解放西藏开辟通路,侦察敌情而英勇战斗的故事。这支英雄连队在民族隔阂很深、社会情况复杂、不适应高原气候和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积极开展群众工作,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挫败了反动派的种种阴谋诡计,消灭了乌斯满残匪,终于在藏北站稳了脚跟。在统一祖国,驱逐帝国主义势力,解放西藏的斗争中,为人民立了大功。作者描写了连队指导员杨卫国、连长赵虎、战士小刘和藏族战士旺堆、郎久等英雄群像;描写了解放军战士英勇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藏族人民与解放军之间的鱼水深情。语言朴实,情节生动感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