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藏北凯歌》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6172
颗粒名称: 三十七
分类号: C55;I267;K825
页数: 14
页码: 442-455
摘要: 清晨,太阳从雪山顶上露出盈盈的笑脸,草滩上炊烟缭绕,牛羊欢叫。
关键词: 解放军 毛主席 指导员 金珠玛米 共产党

内容

清晨,太阳从雪山顶上露出盈盈的笑脸,草滩上炊烟缭绕,牛羊欢叫。
  这两天先遣连驻地周围陆续搬来许多家牧民。帐篷星罗棋布,到处是蠕动着的羊群,到处可以看见欢欣的牧民和先遣连的战士们在一起紧张愉快地劳动着。草滩上呈现出一片新气象。
  为了防止土匪偷袭破坏,先遣连加强了武装护牧,派出两个班,在山口要道站岗放哨,加强警戒。牧民们在扎西的带动下,自动组织了三十几个人,在草滩上来回巡逻,凡是有生人进入草滩,他们总要寻根问底,查问明白。
  先遣连的战士们,除了外出侦察敌情、留守阵地和武装护牧的以外,其余的全部出动,帮助新搬来的牧民搭帐篷、拾牛粪,一边劳动,一边谈心,大力开展宣传活动。连队组织的牛羊清查核实工作组,吸收了萨姆及、顿珠和几名刚搬来的积极分子参加。他们不分昼夜,马不停蹄地分头调查了解,搞了两天两夜才把各家丢失牛羊的情况基本查清楚。经过上级党委批准,发还大会准备今天召开。
  中午,天空蓝湛湛的,草滩上阳光灿烂。
  金珠玛米召开牛羊发还大会的喜讯传遍了草原。牧民们眉开眼笑地从四面八方向先遣连驻地前面的草滩上走来。他们马上就要领回自己赖以生活的牛羊了,心里充满着对解放军的感激和敬爱,聚集在开会的地点等待着。
  一切准备就绪,杨卫国精神饱满,迈着矫健的大步走到会场前面,兴奋地注视着人们,高声宣布道:“老乡们,发还牛羊的大会现在开始了。”接着,他向牧民群众讲了祖国各地的大好形势和有关的各项政策,最后说:“老乡们,虽然我们这次剿匪取得了胜利,粉碎了反动派的阴谋,夺回了牛羊,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但敌人是不会甘心失败的。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擦亮眼睛,不要听信反动派的谣言,尤其要警惕敌人破坏民族团结的阴谋。我们人民解放军是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和老百姓是一家人。我们一定要加强军民团结,彻底消灭乌斯满残匪,把帝国主义势力从西藏驱逐出去,维护祖国统一。”
  杨卫国的话深深打动了牧民的心,激起了他们对毛主席共产党的无限崇敬,同时也激起了他们对乌斯满匪徒和反动领主头人的无比憎恨。他们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从心底迸发出高昂响亮的口号声:
  “共产党万岁!”
  “毛主席万岁!”
  “………………”
  杨卫国大声说:
  “现在开始发还牛羊!……”
  会场又响起一片热烈的口号声:
  “感谢共产党!”
  “感谢毛主席!”
  “感谢金珠玛米!”
  欢呼声震撼着藏北草原,显示着人们的觉醒,鼓舞着人们的斗志。
  发还工作是按照预先统计核实的花名册进行的。每宣布一户牧民的名字,他们都毫无例外地叫上全家欢天喜地地去领牛羊,情不自禁地含着激动的泪水高呼:
  “毛主席万岁!”
  “共产党万岁!”
  “感谢金珠玛米!”
  有个年老的牧民领走了十几只牛羊,过了一会儿又急匆匆地返回来说:“金珠玛米,你们多给了我一只羊,我不能要。”
  杨卫国温和地说:“经过核实的数字,不会多的,你快领走吧。”
  “金珠玛米对我们这么好,我怎么能欺骗金珠玛米?这多出的一只我不能要。”老人坚持着。
  杨卫国走过去数了一遍,应该发还他十八只羊,一头牦牛。现在有十九只羊,是多了一只。这时,那个发还牛羊的战士走过来,向老人解释说:“老大爷,不错,就是这么多。这只小羊是母羊刚生下的,不应作数。”
  在场的人听了都笑了起来。杨卫国再仔细一看,果真里面有只小羊羔。
  老大爷感动得用衣襟擦着泪水,嘴里低声自语着:“金珠玛米真是我们穷人的队伍啊!……”
  发还工作继续进行着,从人群后面急急忙忙挤过来一位老大娘,她拉着杨卫国的手,急迫地问:“金珠玛米,有没有我的牛羊?”
  杨卫国问清了她的名字,立即发还了她仅有的八只羊,一头牛。她流着泪向乡亲们痛诉着匪徒的罪行。
  老大娘无儿无女,孤身一人,全靠这八只羊,一头牛活命啊!万恶的乌斯满匪徒,抢走了她的牛羊,还打伤了她。老大娘在绝望之中,听说金珠玛米从匪徒的手中夺回了牛羊,要发还给牧民,她连夜赶来了。
  一颗颗激动的泪珠从老大娘脸上滚下来,嘴里不断念叨着:“毛主席亚古都!共产党亚古都!金珠玛米亚古都!”
  她做梦也没想到牛羊还能回到身边,她还能继续活下去,毛主席共产党的恩情真是永世难忘啊!
  几个战士帮她赶着牛羊,就在草滩上选择了一块地方,给她搭起了帐篷。她更激动万分,拉住战士们的手不放,要他们等她把家安顿好了之后到她家做客。
  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领到了自己的牛羊,一直不走。他颤颤巍巍地走过来,拉住杨卫国的手,从上到下看了又看,两行热泪顺着他满布皱纹的脸上流下来,无限深情地说:“毛主席、共产党派来的人,心比天上的星星还亮,比月亮还明啊!金珠玛米,走,到我家做客去!”说着,就拉着杨卫国要走。
  杨卫国紧紧握住老人的手说:“老大爷,你先回去,我忙完了一定去看你。”
  老人请金珠玛米做客的心情是那样迫切,说什么也不愿先走,站在旁边等着。杨卫国再三劝说,并向老人保证一定去,老人踌躇半天,这才赶着牛羊和几名帮助搭帐篷的战士一同离开。
  老人刚走,人群中又钻出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她不由分说,拉住杨卫国的手就往人圈外拖。杨卫国抱起她来,问她有啥事。她天真地说:“阿爸、阿妈在搭帐篷,叫我来请金珠玛米去喝茶。”
  杨卫国答应一定去,小女孩这才欢天喜地地跑走了。
  加杨格及和五金次仁让管家带着几个人随同他们一起领羊来了。
  他们两个看着百姓的牛羊,解放军都一个个发还了,没有听到叫他们的名字。他们低声议论着:“共产党解放军对穷人好,头人的牛羊恐怕不一定发还了。”
  当杨卫国宣布他们的名字,喊他们来领牛羊的时候,他们才欢天喜地地叫各自的管家带着人去领。
  加杨格及、五金次仁看到他们被土匪抢走的好几百只牛羊,解放军全部发还了,两个人很感动。五金次仁对他岳父说:“我们拿出些羊去慰劳金珠玛米吧!”
  加杨格及立刻同意说:“我也是这样盘算。”
  他们两人马上叫管家从自己的羊群中,各赶了十五只羊,向发羊的战士说:“我们送三十只羊给金珠玛米,表示感谢,请你们收下吧。”
  发羊的战士向他们解释:“我们解放军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你们的羊不能收,请你们赶回去。”
  五金次仁、加杨格及一定要送。发还牛羊的战士跑去报告了杨卫国。
  杨卫国心想:“民族地区的问题,不能疏忽大意。”他立即跟着这个战士快步走到加杨格及和五金次仁面前。
  五金次仁和加杨格及迎了上来。加杨格及说:“杨指挥,贵军来到藏北剿灭土匪,不辞劳苦,我们送些羊子,谨表示谢意!”
  五金次仁说:“你们为藏北除害,送几只羊,表示慰问。”
  杨卫国和他们握了握手说:“两位头人先生的心意我们领受了。你们送的羊一只也不能收,请你们赶回去。我军遵循毛主席的教导,坚决执行党的政策,保护各族人民的利益,团结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希望两位头人先生今后同我们一起,为完成解放西藏,驱逐帝国主义势力,统一祖国领土的光荣任务贡献力量。”
  加杨格及感动地说:“杨指挥,你放心,我今后决不和解放军为敌。请杨指挥到我家里来做客。”
  五金次仁说:“西藏历来是祖国的领土,应该统一。帝国主义势力应该清除。我拥护共产党解放军的政策。”
  说完,加杨格及和五金次仁让人赶上羊群回去了。
  发完牧民的牛羊以后还剩下一些羊只,是土匪由青海逃来藏北沿途抢劫的。根据上级党委指示精神,把这些羊只救济了贫苦牧民。香孜阿妈、江珠老人都分得了二十五只羊。还从缴获土匪的帐篷中选了一顶好的给江珠老人,给他安了个家。
  发还工作结束,杨卫国就赶回连部。老远就听见帐篷里人声鼎沸,笑语喧哗。走进帐篷一看,里面挤满了男女牧民,他们团团围住赵虎和巴图。牧民们听萨姆及说,是他们两个带领金珠玛米把牛羊夺回来的,都争着要拉他们去做客。他们两人都谦让着不肯去。牧民们拉住他们不松手。赵虎一眼看见杨卫国走进帐篷,找到了脱身之计,连忙对牧民们说:“指导员来了,你们拉他去。我还有事。”
  牧民们忽的一下又把杨卫国包围起来。他们怀着对金珠玛米的满腔热情,一齐伸手拉着杨卫国不放。杨卫国一见这个阵势,知道不去不行了。他说:“请大家先回去,我们还要办一点事,等一会一定去看你们。”
  牧民们哪里肯依,都想抢先把他拉走。
  赵虎见牧民们这么热情,心里很感动,笑着说:“老杨,你和副连长去吧!我在家里照看着。”
  巴图推让说:“指导员和连长去,我留在家里值班。”
  杨卫国心里热呼呼的。他想:“牧民们在实际斗争中提高了觉悟,对解放军更加亲热了。到牧民群众家去坐坐,这也是深入宣传、开展群众工作的好机会啊!”于是,同意了赵虎的意见。这样一来,牧民们争得更厉害了,谁都要求先到自己的帐篷里去。大家正吵嚷着,香孜阿妈跑来分开人群,一把抓着杨卫国的手说:“指导员,今天你一定要到我家去!”
  “指导员,无论如何也要先到我家去。”又增加了几只手捉住杨卫国不放。
  “怎么办?”杨卫国拿定了主意:“还是挨家挨户都走一遍吧。”便和巴图分了工,分头去访问牧民。
  杨卫国和巴图两人被牧民们簇拥着走出帐篷。刚到操场上,又被聚集在那里的牧民拦住了。杨卫国又费了好大一阵工夫,才说服他们先回去。有的牧民还不放心,一直跟在他们后面。
  家家帐篷都烧得暖暖的。热气腾腾的酥油茶,发出扑鼻的香气。他们象招待贵客一样,尽自己家里现有的最珍贵的食品都拿出来招待自己的亲人——金珠玛米。
  萨姆及一直跟随着杨卫国。在他进香孜阿妈的帐篷时,萨姆及在外面等了半个时辰。杨卫国一出来,硬把他拉到她家里。帐篷里旺堆和郎久正和顿珠高高兴兴地说笑着,见杨卫国来了,三人一同站了起来。顿珠端起一碗酥油茶,走到杨卫国面前说:“指导员,这一碗是给你留下的。”
  杨卫国坐下来,笑着说:“我这肚子没法装了,下次再喝吧。”
  可是既然已经来了,怎能推脱得掉呢?杨卫国最后还是喝了。
  当夜幕降临时,草滩上升起一堆堆牛粪火,把个宽阔的大草滩照得火红通亮。人们庆贺解放军剿匪的大胜利,庆贺搬来与亲人解放军作邻居,从此过上新生活。歌舞晚会不用组织就自动开始了。
  江珠老大爷坐在火堆旁边,弹着六弦琴,在为唱歌跳舞的人们伴奏。
  萨姆及最活跃,她在这一堆火旁跳一阵又跑到另一堆火边去,到处都能听到她响亮清脆的歌声。
  旺堆、郎久被多吉拉上几乎跑遍了所有的火堆。他们和牧民们一起跳着,唱着。运输队的同志和先遣连的一些战士们也被卷进跳舞的人群中,不会跳的在学着跳。
  杨卫国、江波两个人和江珠老大爷坐在火堆旁,看着欢乐的人群,静听着牧民们高亢豪放的歌声。
  萨姆及兴高采烈地跑过来说:“指导员,请你跟我们一起跳舞!”
  “我不会跳呀!”
  杨卫国话刚出口,顿珠从旁边大步走了过来,拉着他和江波的手说:“江队长,来,我们一块跳吧!”
  江波迟疑着,还没来得及说话,萨姆及却先开了口:“不会,我和阿爸教你们!”
  萨姆及和顿珠拉着他们不放,姑娘们发出一阵哄笑声。
  杨卫国和江波没有再推辞,站起身参加到跳舞的行列里去。他们都没有跳过这种藏族人民喜爱的“戈协①”舞,跳起来不很自然,一些战士捂着嘴在那里笑。
  火热的夜晚,欢腾的夜晚。人们围着火堆,尽情地跳呀,唱呀,直到深夜。
  赵虎查完哨,回连部已经夜深了。杨卫国还趴在用弹药箱垒起来的办公桌上向党委写汇报材料。他轻轻地在杨卫国对面坐下来。他想,明天运输队就要回去了。来到藏北,还没顾得上给姐姐写封信,应该写个信,让老江带回新疆给她寄去。他提起笔来,写了几个字,再怎么也写不下去了,往事一幕幕浮现在他眼前。
  赵虎是湖北人,一家四口,靠爸爸给地主当长工养活。他家原来还有几分地,母亲累死累活地滚在地里,每年还有些收成,刨闹一点吃用。这几分地挨在地主的地边上,被地主看中,硬要用山坡地来换。妈妈不同意。地主勾通伪保长,把父亲抓去关了起来,要送他去当壮丁。妈妈又气又急,一咬牙,只得把这几分地抵押出去,把父亲赎了出来。父亲回到家里就病得卧床不起,只十几天的时间,就含恨死去。妈妈变卖了仅有的一间破草房,把爸爸安葬了。全家搬进一个破庙安身,靠讨乞度日。不久,妈妈又病又饿,也离开了人世。在咽气的时候对姐姐说:“你一定要把弟弟带大,为你爸爸报仇啊!”
  这时,全家四口只剩下姐弟俩了。姐姐带着他,每天去要饭。夏天还好过一点,到了数九寒冬,又冷又饿,实在难熬啊!有时赵虎饿得直哭:“姐姐,我饿呀!饿呀!……。”姐姐紧紧拉住他,含着眼泪说:“小虎,忍着点,等要着了,姐姐就给你吃,啊!”每逢要上的东西不多,姐姐总是尽他吃,自己忍受着饥饿的折磨。那时赵虎只五六岁,但很懂事。他见姐姐不吃,自己也不吃,以后再累再饿也不再喊叫了。
  这年冬天,雨雪特别多,又是个灾年,哪里要饭去啊!穷人家自己都没吃的。地主老财家,姐弟俩从来不去,他们恨透了那些人。姐姐说:“小虎,我们就是饿死也不去向地主老财讨吃,去看他们的白眼。”
  小虎说:“姐姐,我长大了,把这些地主老财都杀光!”
  姐姐说:“嗯,长大了给爸爸妈妈报仇!”
  有一天,天黑了,姐弟俩还没要上吃的,回到破庙里,呼呼的北风把人的心都撕碎了。姐姐紧紧抱着他问:“小虎,冷吗?”
  他说:“姐姐,你不冷我也不冷。”
  姐姐一滴滴泪水落在他的脸上。小虎用小手给姐姐擦着眼泪说:“姐姐,你莫哭,我不饿,也不冷。”
  姐姐听出弟弟说话的声音变了,眼看着他渐渐昏迷过去,不说话了。她大声哭喊:“小虎,小虎!”
  弟弟睁睁眼声音微弱地说:“姐姐,我不饿,不冷……”
  姐姐心里慌了,急忙抱起弟弟走出破庙。往哪里去讨点吃的呢?附近一些人家已经跑过了。到山里远一点的地方也许能要上一点吧?她一直向山里走去。也不知走了多久,又冻又饿,实在走不动了,才停了下来。幸好,这里有几户人家。为了救弟弟,她顾不得已经深更半夜了,急忙敲着一家破草房的门。一会儿,里面点上了灯,门开了,走出一位大娘,把姐弟俩迎进去。她吃惊地问:“姑娘,深更半夜的,你找谁呀?”
  姐姐说:“大娘,我弟弟饿昏了,行行好,给点吃的吧!”
  大娘也是穷苦人,家里只有一个儿子,在给地主家扛长工。她赶紧端出一大碗红薯,让他们吃。多么难得的一碗红薯啊!小虎吃了一点,慢慢醒过来。姐姐十分感激大娘。大娘详细问了她的情况,非常同情姐弟俩的遭遇。她说:“姑娘,如果你不嫌我家穷,就住下来和我们一起过吧!”
  就这样,姐弟俩在大娘家落了脚。过了三年,姐姐和大娘的儿子结了婚。赵虎长到十来岁,就上山打柴卖,帮助家里度日。姐姐对他体贴入微,姐夫对他也好。小虎苦熬着,一九四二年长到了十八岁。黑心肠的狗地主不放过他,又串通伪保长,来拉他的壮丁。
  那天赵虎正在山上砍柴,伪保长带着人围了上来。他等那些家伙走到跟前,抡起砍柴斧劈倒两个,撒腿跑了。在深山里找到了毛主席领导的革命队伍,参了军,打日本鬼子。后来姐姐也参加了革命,入了党,在村里做地下工作。解放战争开始以后,过了一年,他的家乡解放了。赵虎随部队路过家乡的时候,回去看了一次姐姐。她已调到县里做妇女工作。临走时,姐姐对他说:“小虎,好好听党的话,彻底消灭反动派,解放全中国,让天下的穷苦人都能翻身,不受地主老财的欺负。”
  “应该向姐姐说些什么呢?”赵虎思索着,“啊!对了,把我们这次翻越昆仑山到达藏北,看到藏族同胞苦难的生活和我们坚强地克服了想象不到的困难,与敌人英勇斗争的情形告诉她。赵虎提起笔迅速地写了下去。杨卫国把报告写完,抬起头来问:“老赵,是给大姐写信吧?”
  “嗯,写完了。”赵虎放下了笔。
  杨卫国问:“你代我问大姐好没有?”
  “那还少得了!”赵虎笑着说。随手把信递给杨卫国说,“你看通顺不通顺,有错别字你给我改一下。”说着,背起手枪就往外走。
  杨卫国忙叫住问:“你到哪里去?”
  赵虎说:“去查查铺哨。”
  “我去,这两晚上你都没好好休息了。”杨卫国站起了身。
  “嗨!你昨晚上就一夜没睡觉,还叨叨我哩。你快休息一会儿吧,天也快亮了。”赵虎没等杨卫国再开口,转身就走了出去。
  杨卫国望着赵虎的背影,高兴地笑着自语道:“真是一个铁打的汉子,从不知累。”他对赵虎的脾气最了解。赵虎参军时,他是班长。杨卫国当了排长,赵虎接替他当了班长。杨卫国当了指导员,他当了排长。后来连长牺牲了,赵虎提升为连长。两人一直亲密地在一起工作、一起战斗。杨卫国对赵虎的姐姐也象和自己的亲人一样。抗日战争时期,部队经常在山里活动。有一次,他挂了彩,在赵虎的姐姐家里养伤。赵虎的姐姐精心地护理他,使他的伤很快好了,返回了战斗岗位。
  天都快亮了,杨卫国还坐在灯下,聚精会神地阅读着油印的毛主席光辉著作《将革命进行到底》。杨卫国转战南北,把它一直珍藏在身边,有空就学,也不知读过多少遍了。每读一遍,他就觉得领会深了一层。他一字一句地念着:“敌人是不会自行消灭的。无论是中国的反动派,或是美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都不会自行退出历史舞台。……”他边读边想:“是呀,美帝国主义不甘心他们的失败,不是还正在这里搞什么‘西藏独立’,妄图破坏我们伟大祖国的统一吗?我们一定要坚决按照毛主席的指示,把帝国主义势力,从中国土地上彻底、干净地驱逐出去,将革命进行到底……。”杨卫国正在全神贯注地学习、思考的时候,师部运输队的江队长来和他告别。他们休息了两天,现在准备返回了。杨卫国把向上级党委的汇报信交给他,紧紧握住他的手说:“江队长,我代表先遣连的全体同志向运输队的全体同志表示感谢。请你向师首长汇报,我们感谢党和首长的关怀,一定坚决完成任务,为早日解放西藏贡献我们的力量。”
  “杨指导员,我祝愿你们在已经取得的重大胜利的基础上夺取更大的胜利。这次我们还带着几十个俘虏回去,这给我们运输队也增加了光彩。”
  “你们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要不然我们还得派人押送俘虏。”
  “好,以后押送俘虏的任务都交给我们吧。”
  “那你不成了押运队长啦!”
  “哈哈……”两人同时爽朗地笑起来。

附注

藏语译音:流行于广大农村、牧场中的一种人数不限的环形舞。

知识出处

藏北凯歌

《藏北凯歌》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79

这部小说,写的是一九五〇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的一支骑兵先遣连进军西藏北部,为我大部队从藏北进军、配合各路大军解放西藏开辟通路,侦察敌情而英勇战斗的故事。这支英雄连队在民族隔阂很深、社会情况复杂、不适应高原气候和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积极开展群众工作,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挫败了反动派的种种阴谋诡计,消灭了乌斯满残匪,终于在藏北站稳了脚跟。在统一祖国,驱逐帝国主义势力,解放西藏的斗争中,为人民立了大功。作者描写了连队指导员杨卫国、连长赵虎、战士小刘和藏族战士旺堆、郎久等英雄群像;描写了解放军战士英勇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藏族人民与解放军之间的鱼水深情。语言朴实,情节生动感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