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藏北凯歌》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6169
颗粒名称: 三十四
分类号: I267;G634;I247
页数: 14
页码: 404-417
摘要: 杨卫国听说牧民和武装人员在南山头上集结,立即叫上小刘,和万明一起跑到一号阵地的观察所里进行观察。这里居高临下,对周围情况看得真切。
关键词: 武装人员 解放军 指导员 马蹄声 南先生

内容

杨卫国听说牧民和武装人员在南山头上集结,立即叫上小刘,和万明一起跑到一号阵地的观察所里进行观察。这里居高临下,对周围情况看得真切。
  先遣连阵地坐东向西,背靠大雪山,人上不去。南面山头比较高,上面有武装人员。从望远镜里可以看出,这些人全是藏装,有背叉子枪的,有背步枪的,有的带着长刀。还有没带武器的牧民,男女老少都有。人数在不断增加。他们占据南面那个山头以后,慢慢向左右扩展,又占据了两侧的小山头。中间那个高山顶上有三个背盒子枪的,一个站在那里,一个指手划脚地讲些什么,一个在跑前跑后。看样子,这是一个指挥点。
  西面和北面的山头上还没见有人。
  杨卫国观察了一阵,肯定这是索南征集来的武装人员和被驱赶来的牧民群众。他们没有进入草滩,是从南山背面上去的。看情况,他们正在积极准备行动,但是又无马上行动的迹象。杨卫国想:“为什么西面和北面山头没有人呢?如果他们要围攻我们,就应该有人占领呀。是不是还在等待其他人马?……”万明的问话打断了他的思路:“指导员,是不是需要把队伍调上来?”
  杨卫国说:“不,现在还不需要。”
  小刘在身后喊了一声:
  “指导员,你看那面沟里腾起一片尘土,好象来了骑队。”
  杨卫国和万明同时望过去。果然西北沟里尘土飞扬。显然南面山头上那些人也发现了这个情况,骚动起来,有些慌张。杨卫国想,是怎么回事,哪来的骑队?为什么南面山头上的人感到惊慌?这股飞尘越来越近,而且渐渐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杨卫国脑子里转了一下,立即明白过来:一定是赵虎他们回来了。三个人密切地注视着沟口。
  西北沟口很快出现了一支人马。为首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第二个身材高大……,这队人马一出沟口,就向先遣连阵地直奔过来。他们飞驰在阵地前面的草滩上,蹄声震天,气势非凡。小刘高兴得喊叫起来:“指导员,连长他们回来了。你看跑在头前的是连长,后面是铁塔……”
  万明眉飞色舞地说:“嗨,回来得正是时候!”
  杨卫国心里更加欢喜,在这个节骨眼上赶回来,实在太好了。
  赵虎在巴木南山沟消灭匪徒,夺得牛羊以后,留下一个排担任护送牛羊和押解俘虏的任务。他怕家里有情况,自己带一个排提前赶回来了。他一出沟口发现南山头和南山两侧小山上都有武装人员活动,心里想,一定是反动派在向我们发起武装进攻了。你们来吧,只要你敢向我阵地攻击,我就打你个落花流水。到了阵地前面,他跳下马就往阵地上跑。
  杨卫国迎上前拉住赵虎的手,兴奋地说:“老赵,你们回来得真快呀!”
  赵虎精神抖擞地说:“还有些同志在后面,我们先走了一步。”
  杨卫国问:“情况怎样?”
  “这次战斗比较顺利。”赵虎说,“不过,还是让他跑掉了几个,没达到全歼的目的。”
  杨卫国眼望着精神振奋的赵虎,十分欣喜地在心里说:真是一个善于指挥,勇于战斗,敢于胜利的好战友啊!他说:
  “他们早晚是跑不掉的。老赵,现在我们要集中精力,对付眼前的情况。”
  赵虎抬头向南山头望了一眼说:“你说,我们怎么打吧?”
  “老赵,一切军事行动都得服从政治斗争的需要。我们现在处在一种特殊的环境,情况错综复杂,斗争策略就更需要讲究,一点也疏忽大意不得。我现在急于要知道,“牛羊什么时候能赶到?”
  赵虎说:“最早也要在明天下午,或者在天黑以后。”
  杨卫国正要说话,万明报告说:“连长、指导员,你们看,西面山头和北面山头上也上去人了。”
  两人同时望去。西面山头上有十来个背枪的,北面山头上出现了二十几个武装牧民,看样子是从山背后爬上去的。后面还陆续有人爬上来。“这是索南的人还是加杨格及和五金次仁的人?为什么全是带武器的,没有一般牧民?”过了一会儿,两边山头也出现背手枪的人。杨卫国继续分析着情况:“索南不会有那么多武装人员,而且这两个山头上也有背手枪的,无疑是加杨格及和五金次仁的武装。啊,他们也来了!”杨卫国觉得情况严重,三个地区的头人都聚集来了。加杨格及和五金次仁不明真象,可能是受了才旦的煽动才来的。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尽快把牛羊赶回来,这样,真象大白,反动派的阴谋就会破产,我们就有了完全的主动权。他对赵虎说:“我们必须派人去告诉巴图,设法赶快把牛羊赶回来,越快越好。”
  赵虎也觉得情况严重,考虑了一下说:“叫小刘去吧。”
  小刘听说派他去执行这个任务,一步站了出来说:“坚决完成任务。”说着转身要走,赵虎一把拉住说:
  “为了争取时间,你从南沟过去,路近得多。”赵虎给他详细交代了路线,看了看快要落山的太阳,叮嘱他说:“天黑出发,小心南沟里可能有索南的武装人员。”
  小刘满有把握地说:“不怕,有办法过去。”
  杨卫国慎重地向小刘说:“如果遇上了武装牧民,一定要设法闯过去,但是绝对不能开枪。”
  小刘挺胸立正回答:“是!一定设法闯过去,绝对不能开枪。”
  杨卫国和赵虎都满意地点了点头。小刘跑下阵地做准备工作去了。
  杨卫国见赵虎两眼通红,想到应该让他休息,吃点饭。但他了解赵虎的脾气,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要他休息他是不会同意的。杨卫国想要把当前的事态立即报告上级,趁此便说:“走,我们到帐篷里研究一下,发个电报,把情况立即报告上级党委。”接着又对万明交代了几句,拉着赵虎下山走回驻地帐篷。
  万明留在阵地上继续观察。几个山头上的人越聚越多。万明特别注意南山头上那几个背手枪的人的动态。看身形,站在那里的细高个是才旦,指手划脚的肥胖的那个是索南,象瘦猴一样跑前跑后的那个是班公。
  索南敬山拜神一完,就带着人马,驱赶着牧民向先遣连驻地走来。中午就到了先遣连驻地附近。他选择了比较高峻的南山头,把人员都往高山顶上赶。才旦立即给他出主意,要他同时占据高山左右两翼的小山头,作为支撑点。索南采纳了这个主意。他把人马布置完毕,见西面和北面山头仍然空无一人,瞪着两眼问才旦:“税务官,加杨格及和五金次仁怎么还没来?他们的路程可比我近得多。”
  才旦也在焦灼不安。约好正午到达这里,怎不见来呢?他想不能久等,万一情况有个意外的变化,他苦心策划的这次行动就成了泡影。现在先让索南闹起来,逼使共军开枪,只要打死几个牧民,激起民愤,事情就好办了。于是他说:“他们一定会来的。我看,我们马上先开始行动吧。”
  索南看了看自己的人马,似乎感到孤单,怕吃亏,断然说:“不,还是等他们来了一同动手。”
  才旦的险恶用心必须利用索南才能实现。索南不完全听他的,他感到恼火。这时,他只得耐着性子对他说:“索南先生,你这样雄厚的武装力量,在这藏北谁能和你相比?就是加杨格及、五金次仁不来,你一定也能消灭共军。共军比你的武装人员少多了,何况他们现在正病着,饥寒交迫,哪有什么战斗力。我看趁天还早,行动方便,你就先下令动手吧!”
  索南得意地看了看聚集在山头上的好几百人;想着解放军不少人中了邪魔,不能动弹,他心里有些活动。忽然他的人员骚动起来,接着见西北沟里彪出一支骑队,人强马壮,甚是威风,心里一震。“啊?这是哪来的人马?”仔细一看,更愣住了。“共军不是中了邪魔了吗?怎还如此威风?”他立刻想到了:“他们还有机关枪和火炮呀!”刚被才旦煽起来的气焰,顷刻减少了一半,迟疑地说:“说好是联合行动,还是得等他们来了一同动手。”
  才旦又花言巧语地煽动了一阵,无奈索南只是不出声,他也只好焦急地等着。直到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才见西面和北面山头上有人上来了,这时心里才松了一口气。他说:“索南先生,天还没黑,行动吧!”
  索南犹豫了一阵,对班公说:“你去看看,和他们两人约定个时间,同时行动。”
  班公带着两个人,来到西山山头上。占领这个山头的是五金次仁的人。五金次仁见班公来了,冷冷地问:“你来干什么?”
  班公回说:“我们老爷叫我来联系一下,准备我们三家马上同时行动。”
  五金次仁不假思索地说:“回你们老爷说,天快黑了,明天再说。”说完转身走了。
  班公带着人又来到北面山头,见加杨格及,说明了来意。加杨格及心里暗骂:“你索南算什么东西,跑来指挥我!”忿忿地说:”我加杨格及用不着你们老爷来指挥。他人多势众,武器精良,他就先动手嘛,还有什么好商量的!”
  班公跑了两处回来,肚子气得鼓鼓的。对索南说了情况。索南咬牙切齿地冷笑两声说:“你加杨格及、五金次仁,早晚也逃不出我索南的手心。”
  才旦见苗头不对,眼前唯有紧紧抓住索南,忙说:“只要现在一举消灭了共军,何愁藏北草原不是你索南先生的天下!”
  这时天已黑下来了。才旦见马上联合行动是不可能了,现在再要强使索南自己动手,又怕闹僵了不好收场。不过他担心要是解放军晚上偷袭怎么办?搞不好连自己性命也保不住。但是,他又转念一想,解放军要来偷袭倒也好,只要他们一来,开了枪,杀死了牧民,那倒能激起三处牧民的公愤,三家头人不愿干也得干起来。他打算晚上再亲自到加杨格及和五金次仁那里去跑一趟,如果解放军今晚上没采取行动,就约定他们明天早上同时动手。他想好了主意,对索南说:“索南先生,今晚上你把那些没有武器的百姓,无论男女老少,都赶到山脚前面的草滩上去,让他们在那里过夜。”
  索南有些不解地问:“那为什么?”
  才旦反问了他一句:“共军夜里来偷袭怎么办?”
  班公抢着说:“对对对!税务官想得周到。如果今晚上共军要来偷袭我们,首先和他们接触的是这些人。只要共军开了枪打死人,百姓就会和他们拚命了。”
  才旦奸笑着说:“对了!这时百姓也就会更听你的话了。不过南沟里要加强防备,不要让共军摸进来,堵了我们的后路。”
  索南对这项措施很满意,叫班公去照办。
  杨卫国和赵虎在连部交换了一下意见,让赵虎他们去吃饭、休息,自己赶忙写了一份电报,向上级党委详细报告了南山沟的战斗和当前的紧急情况,然后又跑回阵地。天黑时,他要旺堆化装成牧民,到草滩上去摸摸情况。对守卫阵地的人,还有巡逻、夜哨都作了周密的部署。
  小刘骑着青鬃马,趁黑夜渐渐临近南面的山沟。周围一片沉寂,除了风声再听不到其他响动。小刘怕沟里有索南的人,不敢让青鬃奔跑,慢慢探索着前进,眼睛机灵地注视着前方和左右两面。他想,只要通过山口,进入深沟,再遇不上他们的人,就可以放开缰绳奔驰急进了。可是刚进沟口,就发现沟里有人影晃动,接着传来问话声:“索引①?”
  小刘没有回答。接着又传来命令声:“郎得②!”
  小刘听见叫他站住,想强行通过,两腿一夹,脚跟在马肚上磕了一下,加快了速度。没跑几步,前面“啪啪”传来两声枪响,子弹从他耳边“嘘嘘”擦过。看来强行通过是不行了。他赶紧勒住马缰,用右手轻轻在马颈上一拍,在青鬃耳边小声下达命令:“青鬃,卧倒!”青鬃止住四蹄,立即卧倒在地。恰好这是一块洼地,人马都隐蔽在里面。小刘抬起头来,见前面有几个人影,还听见叽哩咕噜的说话声。小刘从背上取下冲锋枪,打开保险,准备还击。但他马上想到不能这样做。现在的任务是找到副连长,提前把羊赶回来,开枪打伤或打死了人就会误了大事。他警告自己:“应该沉着,想办法过去,不能蛮干!”
  小刘趴在地上细心地观察着。他看见前面的几个人影既不敢靠拢,也不后退,在那里盲目乱转,似乎还没发现目标在哪里。右面山脚下没有动静。他想,那里可能没有守沟的人,不如从那里绕过去,摆脱这几个家伙。于是,他比着手势,在青鬃的耳边小声说:“青鬃跟我前进!”用手轻轻提动缰绳,青鬃站起身,紧跟在小刘后面慢慢往前走。到了山边,小刘正想跨上马鞍冲过去,还没来得及上马,山头上就发出问话:“索引?郎得!”
  紧接着就是两声枪响。小刘一看过不去,发现这里地势较高,容易暴露目标,忙又转回洼地。青鬃跟着主人往返两次,时而卧倒,时而前进,累得嘴里喷出一股股白气。小刘心疼地摸着青鬃的背。忽然,青鬃竖起两只耳朵不安地摇着头,两眼瞪着前面,似乎发现了什么东西,小刘往前细看,发现前面有几个人影,慢慢移动过来。小刘想:要是在战场上,我可以扣动扳机,扫上一梭子,放倒他几个,再扔出一颗手榴弹,趁敌人混乱之际,借着夜幕浓烟的掩护,一口气冲过去,象这样的去送信也不止是一回两回了。可是现在不行啊,怎能轻易开枪射击呢?
  前面的人影还在继续向前蠕动,一百公尺,五十公尺……“怎么办?退回去吗?见了连长、指导员就说:‘连长、指导员,我没完成任务……’这对一个革命战士来说,简直是可耻!”他想到这里,感到脸上在发烧。
  小刘在心里盘算着:“对,首先应该使他们感到草木皆兵,然后来一个调虎离山计。”
  小刘把青鬃安顿好,不让它暴露目标。他把嘴贴近青鬃的耳边,用手给它比划着,小声下达命令:“青鬃,不许动!等会儿我就回来。”青鬃抖动鬃毛,竖起两只耳朵,似乎已经懂得了主人的意思。
  机灵的小刘向右爬动几十公尺,站起身猛跑几步,故意咳嗽两声,待那几个人影发现目标,向他发出问话的时候,他又迅速卧倒在地,匍匐前进,爬上十几公尺以后又站起身猛跑几步。他就这样反复几次,故意引动那几个人向他移动。那几个人确实也听他调遣,跟着他跑了百十来米,没弄清究竟是几个人。小刘想把人引远一点好脱身。他又站起身猛跑几步。发现前面有好些黑点,起初心里一惊,以为是人,但仔细一看,却原来是乱石堆。他心里很高兴,几步蹿过去,故意把石头弄得稀里哗啦响,在这里出现一下,又闪到另一处。那几个人又被吸引过来,摸到离乱石堆大约五六十米的地方时卧倒,架起叉子枪,向石堆瞄准。小刘又故意跳动几下,便机灵地从石堆后面绕回洼地,向青鬃匍匐过去。青鬃见他到了跟前,直摇头哼鼻子。小刘见四周不再有黑影转动,一跃而起,右手猛一提缰,跨上战马,压低声音说:“青鬃,快冲!”青鬃呼啦一声从洼地蹿出,往前直冲过去。那几个人,正昏头转向地寻找着乱石堆中的人影,突然听到急骤奔驰的马蹄声,转过头一看,夜幕中一个庞大的黑影,早已风驰电掣般的奔了过去。等他们清醒过来时小刘已经奔出去八九十米,随即隐没在深沟里。
  把守这条沟的原来是索南的管家班公带领的十来个人,见有人骑马冲过去了,着急地乱吼乱叫道:“快追!”“抓住他!”
  夜海茫茫。小刘骑着青鬃,象只飞燕贴伏在马背上,风声在他耳边呼呼掠过,清脆的马蹄声,象一个个鹅卵石扔在了身后。深沟草地好象一条长蛇,在夜海里迎着马头向后奔去。
  小刘奔跑一阵,正要放缓马速,隐约听到后面有马蹄声,知道有人追赶,心里冷笑道:“真是笑话,既然已经过来了,还能让你追上!?”小刘跑出山口,跃过不大的一片草滩,不知把后面的马蹄声扔到哪里去了。
  下半夜的时候,发现前面不远的地方有篝火。他爬上一个山头观察,见火堆周围有成群的牛羊,有人在火堆旁边走动。当他辨认清楚确实是副连长他们的时候,心里一阵高兴,骑着快马急奔过去。
  巴图他们已经赶着牛羊群走了一天一夜,正准备休息半晚上再走。接到小刘的通知,立即起程,加速往回赶。
  黑夜沉沉。在索南占领的山头上,人们都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小声地议论着。多吉两腿不停,在索南征集来的武装牧民中到处奔走,悄悄地告诉他们抢羊、杀人事件的真象。桑珠也悄悄地从这里跑到那里,告诉牧民们,共产党领导的金珠玛米是我们的亲人,是保护人民的。一切坏事都是才旦、领主头人和甲巴干的。
  多吉从索南占据的山头上跑下,正往左面的小山头走去的时候,突然从一个大石背后蹿出一个人来,拉住他问:“多吉哥,索南、才旦今晚上有什么活动?”
  多吉先是一惊,见是旺堆,便说:“刚才才旦又带着两个人到加杨格及、五金次仁那里去了,不知道干什么。”
  旺堆问了一些情况,在其他地方转了一圈,就返回驻地了。
  江珠老人没有走动,他坐在远离头人草滩上的牧民中,弹动着他心爱的六弦琴。老人伴着激越、昂扬的琴音,低声地吟唱着:
  草原上虽然刮起了风暴,
  雄鹰仍在高空飞翔。
  天空虽然出现了乌云,
  它遮不住金色的太阳。
  草原上的人们啊,
  快把眼睛擦亮。
  看清谁是我们的朋友,
  谁是吃人的豺狼。
  不要被那狡猾的狐狸欺骗,
  把我们的亲人错伤。
  “阿爸江珠啦,你快说说:是谁抢走了我们的牛羊?是谁杀害了多桑?”
  围坐的人群中,突然有人发出了问话。
  老人伴着琴声,继续低声吟唱着:
  草原上虽然刮起了风暴,
  雄鹰仍在高空飞翔。
  天空虽然出现了乌云,
  它遮不住金色的太阳。
  草原上的人们啊,
  快把眼睛擦亮。
  抢劫牛羊的是山里的匪徒,
  领主头人杀害了多桑。
  为草原除害的是金珠玛米,
  解救人民的是共产党。
  ………………
  铿锵的琴声震荡着夜空;激昂的歌声,拨动着人们的心弦。一晚上,才旦、索南暗杀多桑,匪徒抢羊、杀人的罪恶,悄悄地传遍了草滩和几个山头。

附注

藏语译音:谁。;藏语译音:站住。

知识出处

藏北凯歌

《藏北凯歌》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79

这部小说,写的是一九五〇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的一支骑兵先遣连进军西藏北部,为我大部队从藏北进军、配合各路大军解放西藏开辟通路,侦察敌情而英勇战斗的故事。这支英雄连队在民族隔阂很深、社会情况复杂、不适应高原气候和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积极开展群众工作,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挫败了反动派的种种阴谋诡计,消灭了乌斯满残匪,终于在藏北站稳了脚跟。在统一祖国,驱逐帝国主义势力,解放西藏的斗争中,为人民立了大功。作者描写了连队指导员杨卫国、连长赵虎、战士小刘和藏族战士旺堆、郎久等英雄群像;描写了解放军战士英勇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藏族人民与解放军之间的鱼水深情。语言朴实,情节生动感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