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藏北凯歌》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6158
颗粒名称: 二十三
分类号: D261;D262;C55
页数: 8
页码: 289-296
摘要: 谷空草地“谈判”以后,先遣连病号猛然增多。说起来也真有点奇怪,病号的病情都很相似。在发病初期,猛吃暴饮还不觉饱;过几天以后,又出奇地耐饿,几天不吃也不觉什么。这时,病人开始从脚上肿起,慢慢腿也肿了。
关键词: 高原病 详细研究 战胜疾病 指导员 浮肿病

内容

谷空草地“谈判”以后,先遣连病号猛然增多。说起来也真有点奇怪,病号的病情都很相似。在发病初期,猛吃暴饮还不觉饱;过几天以后,又出奇地耐饿,几天不吃也不觉什么。这时,病人开始从脚上肿起,慢慢腿也肿了。
  连里的领导和医生,开始都认为是一种传染病,便发动大家大搞环境和个人清洁卫生。同时,禁止病人参加重体力劳动,对病人采取隔离措施。该做的事都做过了,然而,一点效果也没有,病人还是一天天增加。同志们心里都很焦急。后来,经过分析判断,这是一种高原病。
  几天来,杨卫国反复地思考着先遣连面临的问题。当前摆在先遣连面前的敌人,除了阶级敌人,又增加了一个高原病。怎样才能尽快战胜疾病,而同时又不让敌人有机可乘,这是眼前急待解决的一个难题。在这困难的时刻,杨卫国又想起了出发前师政委对他们交代任务时的情景。
  那天一早,他和赵虎骑马赶到师部。政委满面笑容地接待了他们,向他们下达了组织先遣连向藏北进军的命令。然后政委亲切地问:“派你们去完成这个任务,你们有什么意见?有信心吗?”
  杨卫国和赵虎站起身来,同声回答道:“坚决完成任务!”
  政委望着他们,满意地微笑着。接着继续说道:“藏北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又是个高寒地区,平均海拔都在四千米以上,气候寒冷。到了那里,你们不但要和阶级敌人作斗争,还要和恶劣的高原气候作斗争,肯定会有很多想象不到的困难。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我全军将士必须时刻牢记,我们是伟大的人民解放军,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队伍。只要我们时刻遵守党的指示,我们就一定胜利。’你们要时刻牢记毛主席的教导,坚决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要发扬我军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要很好地团结和依靠贫苦牧民群众。师党委相信,一切困难都是能够克服的,你们一定能胜利完成这个任务。”政委说完,用满含信任和期待的眼光看了看他们,又问:
  “卫国、赵虎同志,任务明确了没有?”
  “明确了。”
  “有困难吗?”
  “有困难,坚决克服!”杨卫国和赵虎响亮地回答着政委的问话。
  杨卫国想到这里,充满了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他心里说:“没有什么了不起。过去红军北上抗日的时候,爬雪山,过草地,接着是八年抗战,困难那么大都胜利地走过来了,眼前这点困难算得了什么。我们一定要圆满地完成党交给我们的任务。”
  杨卫国兴奋地站起身来,在帐篷里来回踱着步子,继续考虑具体的工作安排。这时赵虎走来了,说:“老杨,这场高原病,给我们的压力可不小。今天又增加了三个病号,如果再继续增加,连站哨的人也不够了。”
  “是啊,五个阵地哨,一个带哨的,加上驻地警卫哨,每晚上就要六十来人轮换。昨晚上有的同志就站了双班,现在困难是越来越大了。”杨卫国说完沉思了一下又说:“这对我们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啊!”
  赵虎鼓起一双黑黝黝的大眼说:“就是天塌下来,我们也要用肩扛住!”
  “对!我们来详细研究一下,在目前情况下,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赵虎想了一下说:“首先要加强侦察,随时掌握敌人动态,不能让他们钻了我们的空子。同时,我们必须积极想法治好高原病。”
  杨卫国说:“我们俩想到一块了。进入藏北以来,我们接连挫败了反动派几次阴谋破坏,有力地打击了他们的反动气焰,群众觉悟有了提高。目前他们不得人心,十分被动,我们则完全处于主动地位。但不能麻痹大意。我们接触的群众还不多,广大群众对我们还不十分了解;对我们有些认识的思想也还不稳定,应继续做好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防止反动派的挑拨离间。同时,要教育战士们,发扬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加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两人正商议着,李成背着药箱,跑进来说:“指导员、连长,药品已经不多了,赶快想点办法吧。”
  “坐下,我们一起研究一下。”杨卫国说,“我们必须立即着手发动群众,深入到牧民中去寻找土方、草药治疗疾病。现有的药品应该控制使用。”
  “前些天我访问过了,没结果。”李成说,“这里牧民治病都是去求神拜佛。”
  “不完全是那样。”杨卫国说,“据我了解也有用土方草药的。我们必须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
  赵虎说:“老杨,召开一次支委会,再详细研究一下吧。”
  支委会后,接连召开了党员会、团员会和全体军人大会。同志们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了当前的任务和要求。个个斗志昂扬,意气风发,紧张地投入了新的战斗。担负侦察任务的同志时刻监视着敌人的动向。有病的加紧治疗,病情较轻的和没病的同志都深入到牧民中去做宣传教育工作,同时寻找土方、草药。
  这天一早,杨卫国带着旺堆和小刘到草滩牧民中寻找土方、草药。他们先来到道地冬帐篷里。杨卫国问:“道地冬,过去你们这里有人得过浮肿病吗?”
  道地冬摇了摇了头。
  杨卫国接着又问:“你听说过有什么土方、草药能治这种病吗?”
  道地冬仍然摇了摇头。他因为自己不能为金珠玛米提供情况,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心里很不安。
  杨卫国说:“道地冬,请你在牧民中间帮助我们打问打问,好不好?”
  “好!好!”道地冬立即站起身说,“我马上就去!”
  杨卫国他们从道地冬家里走出来,接连走了几家,都说没见过这种病,也没听说有什么土方草药能治。小刘心里有点急了。他说:“真怪,这种病,牧民没得过,偏偏找到我们头上来了。”
  杨卫国说:“我们水土不服,牧民们是土生土长的,适应这里的气候。你看,旺堆就没得病。”
  正说着,迎面碰见了香孜阿妈,她热情地把亲人迎进帐篷,要给他们打酥油茶。杨卫国忙制止道:“香孜阿妈,你不要忙了,我们有件事想问问你。”
  香孜阿妈爽快地说:“有什么事你就说吧!”
  杨卫国说明了来意,香孜阿妈也回答不了他们急需了解的问题。
  杨卫国带着旺堆、小刘,在草滩上和远近三四十里的沟里整整跑了一天,都没问出个结果。刚才去过顿珠那里,恰巧他不在家。返回时又路过顿珠的帐篷门口。萨姆及欢天喜地地跑来迎接,说:“指导员,快进帐篷里坐,我阿爸回来了。”
  顿珠听到话音也跑出来迎接。
  杨卫国开门见山地问:“顿珠,你听说过有什么土方、草药能治浮肿病吗?”
  “听说有一种草可以治。”
  “什么草?”杨卫国喜得一双剑眉直闪动,急促地问。这是多么难得的一个消息啊!
  旺堆和小刘高兴得嘴都合不拢了,几双眼睛紧紧地盯在顿珠的脸上,都希望能得到回答。可是顿珠却迟迟不语,似乎在想些什么。
  萨姆及有点等不得了,埋怨她阿爸说:“阿爸,你知道就说吧,还等什么呀!?”
  杨卫国说:“别急,让你阿爸想想。”
  大家都强忍住焦急的心情静悄悄地望着顿珠。多么希望他一下子就说出这种草名来,好马上去找,为同志们治病啊!
  顿珠皱着眉头想了好一阵,说:“想不起来了。”
  顿珠的回答,使旺堆、小刘感到有点失望,萨姆及不满意地说:“阿爸,你不会再想想?”
  “嗯,我再想想。”
  顿珠心里也很着急,因为这是给自己的亲人金珠玛米治病啊。可是,他左思右想仍然想不起这种草叫什么名字。杨卫国临走时安慰他,等想起来了再告诉他们。
  半夜了,杨卫国、赵虎和李成还在灯下研究如何治疗疾病问题,几个人正谈着,顿珠急步走了进来。杨卫国估计他有什么急事,问:“顿珠,有事吗?”
  顿珠走得过急有些气喘,他缓了一口气,说:“指导员,依希穹培给我说过,他知道那种治病的草药。前些年他阿妈得过浮肿病,就用过这种草药。”这是白天杨卫国他们走了以后,顿珠想到半夜才想起来的。
  三个人都很兴奋,赵虎上前一把抓住顿珠的手,激动地问:“他在哪里?”
  “住处不定,经常搬动。”顿珠停一下说,“你们先到多尤玛草滩看看。”
  杨卫国心里很感激,紧握住他的手说:“谢谢你。”
  指导员“快派人找去吧。”李成心里乐得直翻腾,巴不得马上找到他。
  杨卫国说:“老赵,你在家里主持工作,我马上出去一趟,我们一定要找到他。”
  送走顿珠后,杨卫国叫上小刘和旺堆出发了。
  “友好谈判”的阴谋破产以后,才旦一时无计可施。这天班公走进他的小屋,向他低声咕哝了一阵,才旦一下子来了精神,和班公说了半天,两人兴冲冲地一同从屋里走出来。
  这两天索南见了一切都不顺眼,对他的狗腿子也不是打就是骂,十分凶狠,连班公也不敢来见他。刚才他走到大门口,见丹真拉着马走过来,就从狗腿子手里夺过皮鞭,骂道:“偷懒的东西,马都放瘦了。”劈头盖脑地打了丹真一顿;走进房里,央中提着茶壶来倒茶,他骂了一句:“其里根①!”把央中踢了出去。这一阵他正坐在屋里,两只发红的眼睛无精打采地朝门外望着。才旦和班公一前一后走了进来。才旦坐下了。班公站到索南旁边,弯着腰对他说:“老爷,共军得了浮肿病了。”
  索南转过脸,盯住班公问:“你怎么知道?”
  “是我们派到共军草滩上的甲瓦来告诉的。这两天共军到处在找草药。”
  索南心里似乎松快了些,停了一下,咬住牙说:“哼,要在我藏北立脚,休想。要不了一个冬天,准保叫他一个不剩!”
  班公接着说:“老爷,听甲瓦说依希穹培知道有种草药能治这种病,现在共军正去找他问这种药。”
  “哈哈!”索南大笑两声说,“没有神灵保佑,佛爷护身,怎么能治好病?”
  “共军有战胜困难的非凡本领。”才旦盯住索南说,“还有一件事没告诉你,你的百姓才仁杰并没死,共军救了他,前些时候跟着共军的骆驼队走了,你知道吗?”
  索南正要开口,才旦又接着说了下去:“现在你必须马上行动:第一,派出人去,禁止他们采药;第二,要很快找到依希穹培,不准他告诉共军治病的草药,把他的家搬到你的草滩上来;第三,去人告诉彭措,就说才仁杰被共军弄到他们驻地当奴隶去了,让彭措去向他们要人,要是交不出人来就说是被共军杀害了。这样就会给他们造成混乱,使他们不得安宁,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迫使他们撤离藏北;或者到他们精疲力竭的时候,我们趁机动手消灭他们。”才旦一口气说出了他和班公策划好的阴谋。
  才旦说完,班公立即给他帮腔说:“老爷,这可是个好机会,不能错过了。”
  索南想了一阵,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忙对班公说:“就按税务官的主意办,快把人派出去。”
  班公应声跑了出去。才旦望着他的背影,心里感到满意。具体行动,刚才在他房里已经给班公布置好了,用不着担心。不过征集武装的事还得加快才行。他说:“索南先生,你征集人马的速度太慢,必须加紧。”
  索南说:“税务官,凡是有枪的人都已经征集来了。”
  “这还不够。”才旦说,“必须把有长刀的人也都征集来。”
  “好,我马上就派人去办。”

附注

藏语译音:狗东西。

知识出处

藏北凯歌

《藏北凯歌》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79

这部小说,写的是一九五〇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的一支骑兵先遣连进军西藏北部,为我大部队从藏北进军、配合各路大军解放西藏开辟通路,侦察敌情而英勇战斗的故事。这支英雄连队在民族隔阂很深、社会情况复杂、不适应高原气候和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积极开展群众工作,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挫败了反动派的种种阴谋诡计,消灭了乌斯满残匪,终于在藏北站稳了脚跟。在统一祖国,驱逐帝国主义势力,解放西藏的斗争中,为人民立了大功。作者描写了连队指导员杨卫国、连长赵虎、战士小刘和藏族战士旺堆、郎久等英雄群像;描写了解放军战士英勇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藏族人民与解放军之间的鱼水深情。语言朴实,情节生动感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