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藏北凯歌》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6137
颗粒名称:
分类号: C55;I267;K825
页数: 14
页码: 15-28
摘要: 先遣连走出赛虎拉姆峡谷,接连行军五天,第六天的早上来到阿克亚大坂。高峻巍峨的雪山,好象一座闪闪发亮的银塔,塔顶直插蓝天。乳白色的云带象一条洁白的哈达,环绕在山腰。战士们兴致勃勃地行进在冰雪大坂上,向雪山顶峰攀登。
关键词: 解放西藏 一会儿 指导员 昆仑山 重病号

内容

先遣连走出赛虎拉姆峡谷,接连行军五天,第六天的早上来到阿克亚大坂。高峻巍峨的雪山,好象一座闪闪发亮的银塔,塔顶直插蓝天。乳白色的云带象一条洁白的哈达,环绕在山腰。战士们兴致勃勃地行进在冰雪大坂上,向雪山顶峰攀登。
  一班长张志德从后面赶上来,问李成:“小医生,你不是说今天要过雪线吗?那根线在哪里,我怎么看不见呀?”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快看吧!”李成笑着回答。
  小刘在一旁问:“昆仑山的雪线高度是多少?”
  李成解释道:“昆仑山的雪线大约在海拔五千六百公尺的高度上。雪线以上的积雪终年不化。今天我们就要闯过这条雪线。”
  张志德笑着喊道:“同志们,快来听呀!小医生给我们上地理课哩。”
  昆仑山象孩儿脸,说变就变。
  同志们正说说笑笑,行至半山腰,突然天空乌云滚动,狂风卷着飞雪由西向北,遮天盖日而来,立时吞没了山峦沟谷。刚才还是晴空万里的昆仑山,顷刻之间变成了风雪弥漫的世界。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赵虎,被风雪吹得直摇晃。眼前一片云雾风雪,除此之外,什么也看不见。现在队伍在什么位置上,行进路线对不对,心里没有把握。他命令连队停止前进,原地休息。他要去找杨卫国计议一下。一转身,看见杨卫国顶风冒雪地爬上来了。赵虎大声喊道:“老杨,你看,漫天风雪,老天爷又给我们出了难题。”
  杨卫国大声说:“是啊!今天又是一场攻坚战!”
  赵虎刚张口,一股风雪吹来,把话堵了回去,他忙转脸避过风雪问:“你说,今天这个仗应该怎么个打法?”
  杨卫国没有马上回答,他在想:“解放战争进展迅猛,什么防雪、防高寒、贮氧等等设备,我们都来不及去准备。我们就是凭着对毛主席对党和对人民的一颗赤胆忠心,凭着几件普通的棉军衣,要在这号称世界屋脊的昆仑山上踏出一条解放西藏的道路来!我们要拿出共产党人和革命战士的气派,发扬‘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彻底革命精神,在新的征途上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敢于攀登前人没有攀登过的高峰,敢于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想到这里,他握紧拳头说:“老赵,我们必须组织一支突击力量。”
  赵虎点点头说:“我想组织一个尖兵班在前面踏雪开路,加快行进速度。”
  杨卫国闪着坚毅的目光说:“就这么办。”
  赵虎从皮包里掏出地图,“呼”的一下被风刮得哗哗直响,他赶快把地图掖进皮大衣里,到一个避风的地方用手按住一点一点地摊开,说:“根据指北针判断,我们现在的位置可能在这儿。”赵虎用手指着,“这个大坂标高六千七百公尺,从鞍部翻过去六千一百公尺。这儿地形复杂,容易迷失方向,走不下山。现在只能凭它判断方位了。”赵虎用手指指戴在手上的指北针。
  杨卫国说:“老赵,这样的战斗我们还是第一次,缺乏经验,我们必须大胆,谨慎!”
  “你掌握队伍,我带尖兵班到前面开路。”赵虎说着转身就走,杨卫国一把拉住,说:“你把旺堆叫上,他是藏北人,过雪山有经验。”
  两人正说着,旺堆从后面走了上来,要求道:“指导员,连长,让我到前面带路吧!”
  赵虎一把拉住他,笑着说:“你来得正是时候,我正要去找你呢。我们决定组织一个尖兵班在前面开路,你就做我们尖兵班的参谋,好吗?”
  旺堆笑了笑,高高兴兴地跟赵虎大踏步走了。
  队伍沿着尖兵班踏出的雪路又开始前进了。
  战士们拉着战马,顺着大坂逆风而上。地势越来越高,速度明显下降。有人开始呕吐了,大家知道这是高山缺氧的反应。
  杨卫国转过头笑着对李成说:“小医生,你是宣传组的成员,快给大家说段快板吧!”
  李成往旁一站,从口袋里掏出竹板,噼哩啪啦地打了起来。清脆悦耳的竹板声伴着他那流利清晰的口词,响彻在雪山冰峰上,立即吸引住了战士们。
  昆仑高,大坂滑,
  为了革命全不怕。
  放大脚步向上登,
  誓把昆仑踩脚下。
  这时大伙儿都活跃起来了。一个四川战士笑着夸奖道:“小医生,你的脑门来得真快哟!”
  李成没有答茬,脸上笑嘻嘻的,接着说下去。
  爬雪山,有经验,
  回忆一十五年前。
  红军北上去抗日,
  闯过岷山那道关。
  学习革命老前辈,
  昆仑再高也敢攀。
  人民战士心向党,
  不畏艰险永向前。
  李成正在说着,郎久从后面“呼哧呼哧”迈开两条长腿走了上来。李成脑子一转又有了新词儿,竹板噼哩啪啦打得更欢了。
  打竹板,响连天。
  郎久同志不简单:
  一个大包身上背,
  两挺机枪扛在肩;
  身躯高大像铁塔,
  两条粗腿似旗杆;
  风雪不敢和他斗,
  大坂让路站一边;
  唯有雪山不肯让,
  横在面前把路拦;
  铁塔一见生了气,
  两条长腿踏上边;
  左腿还在山脚下,
  右腿已经上山巅。
  他这么一说,把大家都逗乐了。战士们有说有笑地走着,无形中加快了行进速度。山势越来越陡,行进也越来越困难。队伍拉大距离,成“之”字形绕着山往上攀登。高山上股股凛冽的寒风,夹杂着雪片直往裤腿、袖筒、衣领里钻,冻得人直打寒战。这个大坂,究竟走了多少,还有多高,谁也说不清。现在是风雪云雾的世界,既看不到头,也瞧不着边。战士们从早晨走到现在没有休息,感到疲劳。但是,当前威胁最大的还是高山缺氧所引起的各种反应。开始是头痛、恶心、呕吐,接着使人感到头重脚轻,心脏急剧跳动,胸部沉闷、压痛,呼吸困难……,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开始有人掉队了。
  杨卫国停下脚,站在一块石头上大声鼓动道:“同志们,我们一定要克服困难,坚决完成党中央毛主席交给我们的为大军解放西藏开辟通路的光荣任务。眼前的风雪、大坂,就是阻碍我们进军的敌人,我们要和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一样,一定要战胜它。就是刀山、火海,我们也要闯过去。我们决不能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
  杨卫国的话鼓舞了战士们,一个个加大脚步奋力向大坂顶上爬去。
  杨卫国正走着,听到后面有吵嚷声,扭头一看,原来是炊事班老班长郑志高和通信员小刘正脸红脖子粗地在那里争论着什么。
  杨卫国走过去。小刘对他说:“老班长的身子骨不行,我让他把锅给我背,他死也不肯。”
  “你腿上的伤好了没有?还逞能。”老班长慢条斯理地说。
  “风雪这么大,你能背过去才怪哩!”小刘很有些不服气。
  “哼,你看着!”老班长一点也不示弱,站起身要走。
  杨卫国伸出手,一把抓住老班长的背带,深情地说:“给我吧。”
  老班长紧紧拉住背带说:“指导员,你指挥队伍要紧,不要管我!你放心,我能坚持。”
  “这样吧,把锅让马驮上。”
  “马驮不保险,万一碰坏了,同志们吃饭都成了问题。”
  老班长话刚说完,“哇哇”地吐开了。
  小刘急步走过来拉着老班长的背带说:“说你身子骨不行,你不信。还是给我背吧。”老班长不理茬,身子一转,挣脱了小刘的手。他歇了一会,背起那口大锅,踏实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山上走去。杨卫国深知老班长的脾气,不再说什么,只是向小刘使了个眼色,便由着他背着锅走了。
  小刘懂得指导员的意思,拉着马紧跟在老班长后面。他一面走,一面“蘑菇”,总想替老班长背那口大锅。老班长根本不理会,连头都没回。
  杨卫国看见后面有三个掉队的战士,喊了一声:“同志们,加把油呀!”便停下来等他们。
  三个战士走到杨卫国面前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这……这……这昆仑山,真……真吝啬,连空气也不肯多给点!”
  杨卫国笑着说:“他不给,我们就抢!”
  “对,我们就抢!”一个战士说着也笑了。
  另一个战士说:“指导员,我的腿好象被啥扯住了,拖也拖不动。”
  杨卫国看了一下前面的队伍,笑着说:“我才不相信哩,你们看看前面的同志!”
  三个战士的目光集中到前面老班长和小刘的背影上。看到老班长背着一口沉重的大锅,小刘紧跟在他后面,两人迈着有力的脚步,正在和风雪搏斗的情景,他们心里一热,劲头来了。一个坐在地下的战士,猛然站了起来,说:“走,向老班长学习,一定要征服冰雪大坂!”
  “对,追上去,帮老班长背那口大锅。”三个战士拽着马追了上去。
  由于严重的高山缺氧,有人昏倒了。情况越来越严重。杨卫国派人到前面通知连长,让队伍进行短暂的休息,立即召开临时支委扩大会,商议对策。
  支委扩大会上首先发言的是连长赵虎。他习惯地用手在大腿上拍了一下,说:“没有什么了不起!困难吓不倒我们,就是天塌下来,我们也要顶住它!现在各排必须组织力量,把昏倒的病号背上走。轻病号可以拉着马尾,借着马的劲儿往上爬。不论轻重病号都不要骑马,风雪大,坡陡路滑,容易发生事故。治高山反应的药还有一些,各排去李医生那里领一点。”
  赵虎说完,副连长巴图“呼”的一下站起来,右手握拳,在胸前用力晃了一下,说:“我同意连长的意见。我们要发扬红军当年爬雪山过草地的那股革命精神。”他那墩实粗壮的身躯,象是钢打铁铸似的,立在风雪中动也不动。
  杨卫国等大家发表意见以后,抬起手来用力往下一压,斩钉截铁地说:“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说:‘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现在我们已把昆仑踩在脚下,快到达山顶了。再坚持一下就是胜利。各排要组织力量带走本排的病号。连部勤杂人员组成机动力量进行支援。共产党员和干部要象在战场上一样,冲锋在前;对病号要发扬阶级友爱精神,背的背,抬的抬,不能让一个同志掉队。”
  杨卫国讲完,看了看坐在雪地上的战士们。接着说:“一定要动员大家吃点东西!”
  “水壶里的水都冻成冰了,怎么吃?”一个排长在旁边插了一句。
  巴图接过话说:“没有水,雪有的是。”
  “就吃点雪吧!”杨卫国说,“一定要动员大家吃一点干粮,干部要带头。只有这样,行军才有保证。”
  队伍继续前进,速度明显增快了。
  杨卫国拿着一块干饼子,一面走一面啃着。时而从地上撮起一把雪放进嘴里。看他吃的那股香甜劲,战士们都受了感染,学着他,一口干粮一把雪地吃起来。突然,谁在队伍里喊了一声:“喂,你们快来看呀!一班长吃饺子了。”
  大家都转过头来望着张志德。他把雪夹在烙饼里正大口吃着。同志们这一看,他咬得更欢了,吃得更香了。
  “喂,我说班长,你吃的是啥饺子呀?”
  “昆仑餐厅的‘水饺’!”他举着夹雪的饼说,“你们看,烙饼作皮,雪作馅,咬在嘴里香,咽到肚里甜,不用锅灶,制作方便。”
  哄的一声大家都笑了。
  队伍继续奋勇前进着。干部、党员们有的争着背病员,有的抢着给战士们扛枪。
  一排长万明个子不高,身上背着个重病号,“呼哧呼哧”地走在队伍中间。张志德扛着两挺轻机枪赶上来,要求和他换肩,万明执意不肯。这时,杨卫国走上来,伸手抓住说:“一排长,来,换一下!”
  “指导员,你不要为我操心。这阵子我连汗都没出,正来劲着哩!”万明不肯松手。
  “哎,早该换了。”紧跟在后面的张志德,趁他们争持不下的空儿,接过病号背上就走。万明追上去夺过机枪说:“这回算让你钻了个空子。”
  杨卫国好不容易争着背上了一个病号,正走着,巴图赶上来不由分说地说了句“我来!”一把接过去,背着就走了。
  杨卫国望着巴图的背影,无可奈何地微笑着摇了摇头。这时小刘背着个重病号走上来了。他一手护着背上的病号,一手拉住马尾向上爬,走两三步停一会儿,走两三步停一会儿,累得脸色铁青,呼吸困难。杨卫国紧走几步迎上去,不容小刘说话,一把接过病号背上,关切地问道:“老班长哪里去了?”
  “在……在后面。他背着锅,还搀扶一个病号,走……走得太慢。”小刘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指导员,你……你……你前边走吧,我……我等他。”
  地势越来越高,高山反应越来越严重。战马也似乎精疲力尽了,每走几步都要停下来喘息一会。来到接近六千米高度的时候,有些战士头部肿胀,好多战马鼻孔开始流血。说来也怪,看上去距离山顶至多也不过几十米了,可是走呀,走呀,半小时过去了,一小时过去了,仍然爬不到顶。
  杨卫国背着病号不停地走着。他渐渐感到头昏脑胀,胸部闷痛,呼吸短促,心脏剧烈地跳动着,两脚沉重得拖也拖不动。但是他没停下来,坚持着一步一步往上走。前面又有一个拉着马尾前进的战士昏倒了。杨卫国意识到:要想办法尽快通过大坂,每拖延一分钟,都会给先遣连增加一分危险。他立即组织了一个抢救小组,救护昏倒的同志。自己背着病号,继续带头向山顶爬去。
  走啊!走啊!战士们多么希望马上就爬上山顶呀!
  猛然间,雪山顶上飘起一面鲜艳的红旗。啊!尖兵班已经上去了。大家含着泪花仰望着红旗,心情格外激奋。这是一面战斗的红旗,胜利的红旗啊!它在雪山顶上迎风舞雪,猎猎作响,召唤着先遣连的战士们前进。
  赵虎和旺堆用双手作喇叭筒状对着坡下大声呼喊:“到顶了!同志们,加油呀!”接着,他们从山顶上跑下来接应战友们。
  胜利的喜悦化成一股强大的动力,驱散了战士们的疲累。他们的步伐加快了。杨卫国把背着的病号送到山顶,又和赵虎、旺堆他们往返几次把重病号都接了上去。经过千辛万苦,先遣连终于全部登上山顶。
  赵虎命令连队在这里作短暂的休息。
  这时,风退雪止,云雾消散。霎时间天清气朗,阳光辉耀。放眼望去,远近峰峦历历在目:林立的冰峰,就象一把把雪亮、锋利的宝剑,金光四射;莽莽昆仑,银装素裹,英姿勃勃。祖国的山川是多么雄伟壮丽!
  先遣连的全体战士站在高山之巅,放眼宇宙,遥望北京,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敬爱的毛主席,敬爱的党:号称世界屋脊的昆仑山已被我们进藏先遣连踩在脚下,我们已在这鸟兽也难飞越的雪山上开辟了一条进军西藏的道路。请毛主席和党放心吧!我们一定能克服任何艰难险阻,胜利完成为大军开辟道路,侦察敌情,解放西藏的光荣任务!
  高山反应虽然还在威胁着同志们,但翻越大坂这段艰苦的路程已经走过来了,现在眼前又出现这样迷人的景色,战士们的情绪高涨起来,兴致勃勃地谈笑着。
  “哎,昆仑山呀昆仑山,你耍的什么鬼把戏!一会儿狂风大作,沙石横飞,显出一副凶恶嘴脸;一会儿你又是这样心平气和,眉清目秀,露出一副笑容,使人依恋不忍离去。”
  “嗬,多么悦耳动听的诗句呀!”
  “可惜,蒋介石那王八蛋不让我念书,要不然肚里有点墨水水子,我真的要把这歌颂祖国大好山河的诗句写到纸上去呢!”
  “这么说,你真的爱上它了?”不知谁在那儿逗趣地插了一句。
  “爱上了!就是完成了解放西藏的任务,也不回东北了,搬到这儿来安家。”
  “对,这里需要我们,我们就要到这儿来安家。”杨卫国从后面走上来说,“我们不但要完成解放西藏的任务,将来还要建设边疆,保卫边疆。同志们,你们说对不对呀?”
  “对!”同志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杨卫国问。
  “克服困难,继续前进!”
  太阳偏西,队伍开始下山。先遣连的指战员们经过这场攀登阿克亚大坂的战斗,锻炼得更加坚强了。一个个精神振奋,容光焕发。副连长巴图带着尖兵班在前面开路。除了少数重病号需要背着走,一些轻病号都能自己行动了。整个山峦沟谷洁白晶莹,象铺了一层雪白的地毯。
  队伍下到半山腰,不知为什么停了下来。小刘跑来报告说,前面有段冰路过不去。
  赵虎把手一摆,说:“走,看看去。”
  赵虎急步来到前面。巴图正在组织人力挖修冰路,见他来了,皱着眉头说:“这里全是冰坂,又陡又滑,脚都不敢沾边。我刚试了一下,差点儿掉到崖下去了。”
  赵虎走过去一看,伸了伸舌头,心里说:“哎呀,好玄乎!”
  这是一段五十多米长、一米多宽的冰坂。虽然是个坡度不大的台阶,但是看起来比玻璃板还光滑。左边是陡峭的冰峰雪崖,右面是一眼望不到底的万丈深谷。万一滑落下去就会粉身碎骨。
  赵虎站在那里两手插腰,皱起两道浓眉,一双大眼直打转。这是他的老习惯,每次行军打仗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只要他这么一站,用不了多少时间,手往大腿上一拍,嘴里说声“着”,办法就想出来了。这阵,战士们都眼巴巴地望着他,多么希望他来这么一着啊!果然,不到两分钟,赵虎手往大腿上一拍,说了声:“着”,转过头来对巴图说:
  “过去我听师首长讲过,他们在长征中过雪山的时候,就遇到过这样的冰坂。他们是在冰坂上撒上沙子,再铺上麻袋片走过去的。这办法我们试试看。”
  巴图兴奋地说:“这办法好。我们有毡子,就用它铺上试试。”
  赵虎立即命令一排把毡子都拿出来;二排集中力量找些沙子。
  小刘用马料兜装了满满一兜沙子,首先提来,高兴地向赵虎说:“连长,我来撒。”
  紧接着巴图也提来满满一皮囊沙子跑来说:“我来撒。”
  赵虎说:“这个地方危险,你们俩不要争,还是我来撒。”
  说着从小刘手上拿过马料兜,稳住脚往冰坂上撒沙子。小刘紧跟着就把毡子铺上去。赵虎站在毡子上再往前撒沙子,小刘又铺上毡子。不一会儿,一条毡子路就铺好了。这时巴图拉着马要过,赵虎一把拉住说:“别急,看来人走没有问题;马走,情况怎样还难说。我先来试试。”
  “我来!”巴图说着要走,赵虎拉住不放,说:“还是我来,你留下,等队伍全部过去了在后面收毡子。”
  赵虎不等巴图再开口,拉上自己的战马,小心谨慎地一步一步走上铺着毡子的冰路。他稳稳当当地过去了,没有危险。接着连队全部通过了冰路。
  傍晚时分,先遣连顺利地下到山脚下宿营了。

知识出处

藏北凯歌

《藏北凯歌》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79

这部小说,写的是一九五〇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的一支骑兵先遣连进军西藏北部,为我大部队从藏北进军、配合各路大军解放西藏开辟通路,侦察敌情而英勇战斗的故事。这支英雄连队在民族隔阂很深、社会情况复杂、不适应高原气候和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积极开展群众工作,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挫败了反动派的种种阴谋诡计,消灭了乌斯满残匪,终于在藏北站稳了脚跟。在统一祖国,驱逐帝国主义势力,解放西藏的斗争中,为人民立了大功。作者描写了连队指导员杨卫国、连长赵虎、战士小刘和藏族战士旺堆、郎久等英雄群像;描写了解放军战士英勇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藏族人民与解放军之间的鱼水深情。语言朴实,情节生动感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