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顺应历史,抓住机遇,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业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2006中国西部(四川·成都)文化产业博览会论坛文集》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5027
颗粒名称: 三、顺应历史,抓住机遇,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业发展
分类号: F426;G239;G633
页数: 3
页码: 5-7
摘要: 数字出版技术出现20多年来,我们经历了由不认识到认识的过程。最近几年这一技术进入了我国出版业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其势头锐不可挡,预示着21世纪出版业的技术方向和潮流。我们必须顺应历史、把握趋势、抓住机遇,千方百计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业的发展。特别要抓好“十一五”规划的重点项目,整体推进数字出版业的发展。
关键词: 传统出版 数字化 数字出版 数字技术 出版业

内容

数字出版技术出现20多年来,我们经历了由不认识到认识的过程。最近几年这一技术进入了我国出版业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其势头锐不可挡,预示着21世纪出版业的技术方向和潮流。我们必须顺应历史、把握趋势、抓住机遇,千方百计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业的发展。特别要抓好“十一五”规划的重点项目,整体推进数字出版业的发展。
  列入《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数字出版工程有八项:1.数字化多媒体开发工程。2.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3.“中华字库”建设工程。4.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出版工程。5.国家动漫创作生产振兴工程。6中华古籍数字化工程。7.国家版权保护技术开发工程。8数字化文化传播工程(包括广播电视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报刊数字化等)。再加上与此相配套的电子纸开发、数字管理平台建设、数字出版标准研制、数字印刷技术推广、大容量存储技术开发等一系列高技术项目的实施,整个“十一五”期间就是数字出版发展的峰期,五年之后中国的数字出版就是另外一种局面,这既是我们出版业发展的历史前景,又是我们出版业实现现代化的艰巨任务和光荣使命。
  要完成这个任务和使命,我们必须站在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全局上,瞄准世界数字化技术前沿,加快对数字内容、数字技术、数字存储、数字出版产品开发等核心技术的研究,自主开发制造、加工、传输、存储的装备和技术支撑体系;加快对数字传播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在流通上掌握主导权;加快对新媒体、新载体的开发和应用,推动数字出版新业态更加完善。在出版行业内,要选择一些突破口,扎扎实实地推进出版数字化。
  一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对任何新技术都要积极学习,使之为我所用,不要采取不承认的态度。要充分认识推进数字出版工作对我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大力使用数字技术才是出版业自身发展的根本出路,不前进就要落后,落后就被淘汰,这是规律。
  二是重视技术投入,把数字出版放在出版业总体规划的重要地位上,从规范标准、改革体制、科学管理等方面入手,尽快建成出版业全国统一的内容资源管理、信息服务管理的新一代技术平台,形成融服务与管理为一体的出版网络系统,为全行业实现数字出版提供科学技术装备方面的基础条件,防止无效劳动、重复建设的发生。
  三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出版产业。传统出版产业在我国已经历了一千多年,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力量,积累了不少的资源,在出版业现代化中仍然是一支主力军。改造传统出版的生产模式、传播方式,推进产业升级,延长产业链,使之与数字出版相适应,是当务之急。积极应用数字技术改造印刷业和编辑出版、出版物流通业,拓展新型出版物和出版服务领域,是整体提升出版产业实力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出版业现代化的最实际的切入点。
  四要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培育大批的内容提供商。数字出版容量大、效率高、周期短,没有大量的创意企业和创意队伍是不行的。要建立创意产业的基地,扶持作家、理论家、艺术家、设计师、软件工程师创作用于数字化的文章、作品、漫画、图片、符号、音像、艺术品等,为数字出版提供内容源泉。
  五要发展电子商务,开拓数字出版物市场。数字出版从创作到制造、流通、消费,都是全新的商业模式,必须与数字化流通相结合,要与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相结合,构建出版生产、信息资源各要素公开交易平台,降低交易成本,推动电子出版物流通。建立知识资源共享和在线交易安全、信用机制,制定出版行业电子商务规则,为数字出版产品的用户和消费者提供快捷、方便、安全、实用的服务。
  六要加强数字出版基础和基地建设。数字出版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的大工业产物,不是个体生产,必须要集中资源、集中优势、集中力量去发展。特别要加强基础条件和出版基地的建设,创意产业园区、动漫制造园区、出版印刷复制产业园区都是集中资源、扩大协作、节约投资的好形式,应当有计划地加快建设。相应的研发中心、批销中心、技术服务中心、示范工程的建设也要加快,使之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
  政府作为数字化、信息化产业的推动者,将会以更大精力关注新兴知识产业的发展,并且适时出台相应的政策给予大力支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目前已经出台了鼓励创意产业、动漫产业以及数字印刷、光储存等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支持民族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流通的政策,鼓励出版“走出去”的政策,转制文化企业的扶持政策等,在进出口、税收等方面给了特别优惠。并且将通过专项资金、科技开发费用、自主创新投入等渠道加大资金投入;通过立法和执法来规范市场、保护知识产权,为数字出版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
  出版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紧密联系起来的,中国历史上造纸技术和印刷技术的发明,使我国的出版长期领先于世界水平,为我国文化积累做出过历史性贡献。当今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也给整个新闻出版业带来了深刻的技术革命。可以想见,随着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进一步普及,第二代互联网的应用,3G手机的上市,数字广播电视电影的推广,宽带进入百姓家,新媒体和文化传播载体的不断涌现,数字化、多媒体融合的出版业将会造就中国出版业的再度辉煌。
  (本文系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于今年10月13日在“2006中国数字出版年会”上所做演讲的演讲稿整理而成)

知识出处

2006中国西部(四川·成都)文化产业博览会论坛文集

《2006中国西部(四川·成都)文化产业博览会论坛文集》

出版者:2006中国西部(四川·成都)文化产业博览会组委会

出版地:2006

2006中国西部(四川·成都)文化产业博览会,由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文博会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论坛”和“专家论坛”等一系列论坛。为了给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献计献策,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领导、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西部省区市的党政领导、专家学者、业界精英纷纷撰写论文,向文博会论坛提供理论研究成果。论坛收到论文近100篇,由于篇幅有限,选取了其中58篇编辑成文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