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文3 百丈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岑参西域诗新释》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3740
颗粒名称: 附文3 百丈冰
分类号: I267;G634;G78
页数: 3
页码: 143-145
摘要: 诗人岑参第二次使西域,留传下来大量诗文,从这此诗文可见,此间多活动在庭州和轮台之间,两地均可目及博格达峰。博格达峰由三个山峰构成,三峰并立,如斧砍刀削,棱角分明,峰脊如刃,直插青天,非常壮观。博格达峰是天山第一峰,海拔5445米,峰腰之上长年积雪,远远望去,冰雪晶莹,所见冰雪即是冰川。博格达峰是诗人天天得见的雄峰,曾亲登否,不可考,但是,就引起注目,内心中生出此念,逗引观察情趣,当是在情理之中的事。
关键词: 艾维尔沟 博格达峰 真实面貌 第二次 乌鲁木齐

内容

诗人岑参第二次使西域,留传下来大量诗文,从这此诗文可见,此间多活动在庭州和轮台之间,两地均可目及博格达峰。博格达峰由三个山峰构成,三峰并立,如斧砍刀削,棱角分明,峰脊如刃,直插青天,非常壮观。博格达峰是天山第一峰,海拔5445米,峰腰之上长年积雪,远远望去,冰雪晶莹,所见冰雪即是冰川。博格达峰是诗人天天得见的雄峰,曾亲登否,不可考,但是,就引起注目,内心中生出此念,逗引观察情趣,当是在情理之中的事。
  位于天山谷地中的轮台,南望,还多有冰雪皑皑的山峰,这些山峰即是天山主脊,均在海拔4000米以上。由轮台向南,有一条道路进山,沿山间沟谷带可通往天山南焉耆、龟兹等地。该路即今称乌鲁木齐通往艾维尔沟的公路。自艾维尔沟至鱼儿沟,要翻一个达坂,海拔高度约2800米左右,上下达坂均平缓。今行机动车辆由于路陡,未建设,有些难度;而在古时,乘马行当是颇好走的。所以在沟通天山南北麓上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在鱼儿沟和艾维尔沟中留有一些古城古迹,能说明该沟谷带古时是通行的。该路在至艾维尔沟之前,便行进在天山主脊间的沟壑之中,终年积雪的山峰近在咫尺。
  岑参第二次使西域,身兼安西、北庭两地军职判官,由该路来往于两地当是必然之事。鉴于其人的认真和善观察特性,相信他会借用其便,曾登临过冰川,见识过冰川的真实面貌。
  夏季,雪线以下的冰雪消融一尽,即或雪线以上,无积存条件的地方,在太阳光的辐射下,冬天的积雪也均被消融,唯有山谷、沟槽之处,才能形成终年积存的冰雪。所积冰雪,经过消融、浸入、冻结、再浸入,自重压实,重新结晶,历数年、数十年反复,深化结晶过程,成为大山之中的冰川体。年复一年的融蚀,又年复一年的补充,形成稳定的一道道冰川。在重力的作用下,固态的冰川也在缓慢地向下滑动,也可以称为流动,每年可流动几米乃至上百米。在冰川的作用下,地表留下各种地貌特征,U型冰川槽谷、冰碛垅,巨大的漂砾,以至山前的冲积扇平原;大山之峰也形成固有的特征,锯齿般的刃脊,金字塔状的山峰,这些均令人深感大自然威力之壮有。
  冰川体是很庞大壮观的,以距乌鲁木齐仅120公里的1号冰川为例,冰川依天格尔2号峰而卧,山峰海拔高度为4476米,雪线高度4050米,冰川尾部(称为冰舌)过雪线直伸延至海拔3746米的高度,长度达2.2公里,宽度过500米,最厚处139米,真是一块硕大之冰。其实在冰川之中,1号冰川仅能卑称为小弟弟一位,去艾维尔沟公路之侧的冰川绝不弱于1号冰川。如此之冰川体,无论从感观而言,或从量值的约成而言,称之为“百丈冰”,当是恰到好处的。
  在消融期内,冰川是冰,其表面也是冰。冰面上还有条条冰河,流水潺潺。没有到过冰川,很难想象冰川之貌,更会生出许多误解。远望冰川,是一片冰雪覆盖的山峰;近至十数里,乃至数里望之,也只有一片冰雪之原的感觉。唯有临于其侧,才能一识庐山真面貌。只要一见真实面貌,便如大悟大彻,才能对环其地南北的众多冰雪山峰尽可理解。诗人能写出“百丈冰”的诗句,说明曾亲临其境。
  以冰川解岑参诗中的“百丈冰”,当是最为准确地解释。舍此,在这片干旱的戈壁之地,去哪里找寻那百丈厚的坚冰呢!

知识出处

岑参西域诗新释

《岑参西域诗新释》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5

岑参以将军诗人之笔创作了诸多“神、精、气”浑为一体的诗作,成为中国古诗坛的泰斗之一。著者以在唐轮台故地30年的生活阅历,以唯物史观全新地释解评析了这些诗作,阐述了其爱国主义的高扬格调和民族融合的社会价值,开创了西域诗文学与史学研究相辉映的一代新河。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