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文3 乌鲁木齐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岑参西域诗新释》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3686
颗粒名称: 附文3 乌鲁木齐河
分类号: F426;TV512;TV5
页数: 3
页码: 63-65
摘要: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诗中“一川碎石大如斗”之“川,则说的是今称乌鲁木齐河的古河道。
关键词: 乌鲁木齐河 乌鲁木齐市区 天格尔 向下游 乌鲁木齐

内容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诗中“一川碎石大如斗”之“川,则说的是今称乌鲁木齐河的古河道。
  乌鲁木齐河发源于天山山脉的天格尔山,溯大西沟而上,行百多公里,与天格尔Ⅱ峰相依的1号冰川的涓涓细流,便是乌鲁木齐河的正源。该河流经柴窝堡盆地,进入乌鲁木齐市区,消失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南缘,全长仅百数十公里,是一条既不长又不大的河。
  1号冰川左右的数条冰川和周围山域,构成乌鲁木齐河水系,河源处的山势,平均高度在海拔3000米之上,至博格达山口处(红山嘴),海拔高度仅800米,在百里之内,落差达2000多米。冰川水在河水中占比例并不大,仅10%左右,大量水流是雨水和融冰雪水,河水流量随天空降水量大起大落地变化。春末夏初,雨量一大,加上大量融雪水,山洪大作,如同脱缰的野马,夹杂着大量山石咆哮而下,河道被急流冲拉成深深宽宽的沟槽。大西沟之地貌就是其山洪造化的杰作,所称名副其实,沟谷数百米宽,几十米深,沿沟河道虽然没有出山口地带的雄伟之势,但其深其宽也是平川地区河沟不多见的。
  流经乌鲁木齐地区,尽管自新疆水泥厂之侧至米泉有400米落差,地形坡度还是锐减,水面变宽,多支流,流速降低,夹杂的泥沙细石沉积下来,抬高河床,阻滞河道,又开新河道,形成农业灌溉的可利用条件,成为该地发展农业耕种的基础。古时有轮台屯垦,据《新唐书·吐蕃传》载,“伊吾……轮台、屯田……禾菽弥望”。今天,乌鲁木齐发展成了美丽的跨河谷城市,米泉地区得获米之泉的美称,均受益于此河。
  洪期一过,冰川之水,山泉之水,勉强维持河道中细微之流,流在洪水期冲涮出的沟槽内、卵石间。此时大面积河底尽得出露,清一色的卵石十分清洁,这又是该河一大景观。
  到过冰川的人,都注意到冰川周围的山峰、山脊如砍如削,这便是大自然的造化之功。冷暖变化、日晒、风蚀、冰川体流动造成的刨削之力,带走了山表大大小小的石块,成为冰川的漂砾,在冰川运动过程中被送入流水。也有大量山石被山水冲入河道,或山体风化塌落,堵塞水流,被冲入河道。山石在河道中,受水力的冲激,进进停停,互相冲撞,成为卵石。卵石在水力的作用下,逐渐向下游移动,按其大小之别,自河源向下游分布开,很有规律。
  诗中“一川碎石大如斗”所述,则是唐轮台城之侧乌鲁木齐河河床内分布的卵石之状。溯源而上,河道内的卵石逐渐变大,山区河道内的巨石(石面也均为圆滑表面,呈卵石型),似牛如象;下行至乌鲁木齐的河滩,其卵石则如碗似瓢(由于水利工程,自然河道已经废止,河床表层卵石又经风化,已失去原貌,需去除表层,才得见其卵石情状);至米泉左右,卵石只能以杯以拳相喻。诗中对古城段卵石之比拟,确实可谓最为贴切。由诗人之作的广为流传,被人们所乐道,如斗之卵石又成此河中的一则景观。
  早年,乌鲁木齐发展为城市后,乌鲁木齐河在市区内多有分支,山洪一来,便使缺水干旱的一埠顿时成灾。解放前,水灾屡屡发生,不屑再多说了。解放初,曾发生一场洪水,接连冲毁了河上三架桥梁,今乌鲁木齐市区新华路、黄河路、长江路、友好路沿河地带尽成泽国,造成不小损失。此后,经过全面治理,实现河道工程化,变害为利,昔日的洪水终成为乌鲁木齐人民的幸福之水。
  一些诗集在解该诗句时,多有两大失当,其一,将该“川”与“走马川行雪海边”之“川”误为一川,不能与成诗背景的乌鲁木齐河和通过乌鲁木齐的东西大道相印照;其二,将该川之“石”与“随风满地石乱走”之“石”混而为一,且不要说川中之石位地表之下数米深的河沟内,即或在地表上,几十公斤乃至上百公斤的光滑卵石,自然风力也是无法撼动纹丝的。

知识出处

岑参西域诗新释

《岑参西域诗新释》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5

岑参以将军诗人之笔创作了诸多“神、精、气”浑为一体的诗作,成为中国古诗坛的泰斗之一。著者以在唐轮台故地30年的生活阅历,以唯物史观全新地释解评析了这些诗作,阐述了其爱国主义的高扬格调和民族融合的社会价值,开创了西域诗文学与史学研究相辉映的一代新河。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