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的眼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霍尔果斯的早晨》 图书
唯一号: 320020020210062582
颗粒名称: 警惕的眼睛
分类号: A841;K825;I267
页数: 2
页码: 16-17
摘要: 口岸的重新开放,象征着中苏两个主权国家的友好。但在友好之中,又围绕着主权存在着很尖锐的政治斗争。
关键词: 维护国家主权 检查站 检查员 出入境管理法 边防检查站

内容

口岸的重新开放,象征着中苏两个主权国家的友好。但在友好之中,又围绕着主权存在着很尖锐的政治斗争。
  这是1985年的一天。
  一个体态肥胖的中年男子来到我国检查厅证件检查室,持苏方护照,且有中国驻苏使馆的签证,要求出境。敏感的我方检查员很快发觉此人是上级交待的内控对象。检查员及时报告了站领导,站上立即组成了重点检查小组,同时报告了上级。在对此人的9件行李检查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可疑的照片、录音带、笔记本和信件,均进行了翻拍、转录和摘抄,对他所带的一箱书也逐册进行了详细检查,不失时机地为上级提供了重要线索。
  在正常公务中,也无不夹杂着政治风云。
  1989年1月,苏联一中年人未获得中国驻苏大使馆签证,乘车到了我检查站。我们插旗会晤,苏联方面说不知。此人违犯了我国《外国人出入境管理法》,属非法入境,经与苏方交涉,拒绝此人入境。
  1984年1月23日,在我们口岸中苏举行会谈,休息时,苏检查站副站长巴尔托什上尉乘机跑到我邮局,顺手拿了几张《新疆日报》塞在怀里,被我方看见,当场要回。
  1985年2月,苏联邀我边检站在苏联欢度春节,在代表休息室里,我方代表助理郭金标发现茶几上摆的书中,其中有一本的部分内容是攻击毛泽东主席的。郭金标当即交我方代表谢永宽,向苏方边防代表提出谴责,迫其当即认错,赔礼道歉。
  1989年8月12日凌晨1点半,在国门站哨的19岁战士陈朝辉,在天阴漆黑的条件下,发现情况采取措施,在同志们的协助下,抓住了10天前越境未逞受教育释放后又企图外逃的甘肃省天水县无业人员刘文新。
  ……
  边防检查站在斗争风云中,为维护国家主权,发展中苏友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知识出处

霍尔果斯的早晨

《霍尔果斯的早晨》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2000

本书是反映霍尔果斯口岸重新恢复开放后的报告文学集。包括“国门卫士”、“国门第一哨”、“国门一条街”、“西部北斗”等16篇。

阅读